英语专业师范生入职适应性调查

2015-12-21 20:57楼超张艳顾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3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

楼超+张艳+顾敏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嘉兴学院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入职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总体入职适应性较好,但师范生在教师教学技能、教学评价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得出要调整师范生课程,注重教学实践,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从而使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教师这一职业。

关键词: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入职适应性;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65-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准入和验查门槛也不断提高,同时,师范生入职后的教学适应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困难也越来越多。为此,本研究以近三年嘉兴学院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为例,对其入职适应性做了相关调查研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提出解决的措施,加快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加快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入职后的教学适应。

一、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得量化数据。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毕业生入职前的实践教学情况;二是毕业生入职后的个人教学能力;三是毕业生的个人素质。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实收35份,有效率为100%。再通过访谈相关专业教师,走访往届毕业生,获得课题所需的质化数据。通过对量化数据和质化数据两者进行结合,增强研究的可行性、针对性以及科学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基木特征

问卷调查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嘉兴学院近3年毕业的在职英语专业师范生,本研究抽取的调查样本中包含了2011届或者更早的毕业生7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20%;2012届的毕业生6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17.14%;2013届毕业生11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31.43%;2014届毕业生11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31.43%。总体来看,受调查者随机分配在各地和不同年龄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二)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入职前实践教学情况分析

调查得知,嘉兴学院师范生在教育见习、实习过程中,有57.14%的受调查者表示在实习单位的上课机会较少,说明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师范生真正得到锻炼的机会很少,缺乏对教学理论的实际运用。调查发现,在嘉兴学院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实习机制中,有65.71%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实习指导教师在见习、实习期间很少对自己进行指导,更甚者有17.14%的学生表示从未得到过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缺少上课机会,缺少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会直接影响到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从而延长师范生入职适应期。这一发现与师范生对自身知识结构的认识是一致的,因为当问及被调查者哪方面知识最欠缺时,有77.14%的人认为,他们缺少教学实践技能,11.43%的人缺乏教育研究方法,8.56%的人缺乏教师教育类知识,2.86%的人缺乏学科专业知识,这恰好说明教学实践技能是往届师范毕业生最缺乏的内容。

(三)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入职后个人教学能力分析

1.教师教学技能。(1)讲授技能。从调查所反映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受调查者中的74.28%,也就是大部分英语专业师范生能根据课堂教学情况,选择并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学习活动。但仍有25.72%的英语专业师范生不太能甚至不能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学习活动,可见一部分英语专业师范生在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环节之间存在脱节情况,不能很好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2)组织教学技能。调查显示,77.14%的英语专业师范生能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掌握教学进度,但其中也有22.86%的英语专业师范生不太能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掌握教学进度。(3)课堂管理技能。调查显示,77.14%的英语专业师范生能较轻松甚至很轻松地应对课堂突发情况,但也有22.86%的师范生较困难甚至非常困难应对课堂出现的突发情况。说明嘉兴学院有一部分师范生还是没有很好地掌握课堂管理的能力,缺乏处理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4)课堂创新能力。从调查得知,只有37.14%的英语专业师范生认为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己课堂设计的形式较多样,其余的都处于一般或者介于两者之间。说明英语专业师范生在课堂设计方面还是缺乏创新,新意、亮点不是很多。

2.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评价情况分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42.86%的师范生有参与过出卷,57.14%的师范生没有参与过出卷。而在这42.86%有参与过出卷的师范生中,66.66%的英语专业师范生对自己出的试卷质量很满意,能够遵循教学目标,科学编排试卷,但是33.33%的师范生对自己出的试卷质量不是很满意,说明他们还不具备熟练出卷的技能。

3.班主任工作。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其中有57.14%的受访者没有当班主任的经历,而42.86%的受访者有过当班主任的经历。两个数据比较接近,说明新手教师会面对班主任工作的压力,所以开设“中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调查显示,开展的班级活动中有81.82%是德育活动,18.8%是实践性活动,而娱乐性活动和知识性活动则没有开展。由此可见,班级活动所涉及的类型比较单一,多以德育活动为主导。

4.教研活动。调查显示,有94.29%的毕业生所任职的学校都开展过相关的教研活动,只有5.71%的毕业生所任职的学校没有开展过相关教研活动,由此可见,几乎每所学校都会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那么在这些教研活动中,69.7%的毕业生能积极参加,只有3.03%的是不怎么参加。我们发现虽然半数以上的会积极参与,但仍有很多人积极性不高,不是很重视教研活动。

(四)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个人素质分析

1.人际交往能力。调查得知,所有受访者都表示能够在工作中与同事、领导以及学生家长愉快相处。

2.心理适应能力。调查数据中,有68.57%的受访者表示在工作中经常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由此可见在新教师入职后,要面对的工作压力很大。在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很大的工作压力下,95.83%的受访者倾向于自我调节,只有极少数人会选择寻求他人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较好。

三、研究结论

(一)新教师课堂教学适应性总体情况

入职前由于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和教育实习中忽视了对学生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新教师虽然基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对讲授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课堂管理技能、课堂创新能力等多种实践教学技能的运用不熟练,存在明显的不足。新教师在任职初期所表现出来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较好,但是在课堂管理上情况不是很乐观。

(二)建议

1.调整师范生课程,丰富教学课程。(1)注重教学实践,理论实践相结合。建议在课程中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在今后的课程中加强实践操作,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熟悉如何处理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实践能力。(2)注重技能,加强课堂管理能力。从调查分析中得知,一部分师范生缺乏课堂管理的能力,缺乏处理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的过程中,除开设如“班级管理”这类课程,还可以开设一些小型课程,例如课堂管理技巧、教学应变方法等。(3)开拓思维,培养创新人才。在班主任工作中,不仅要合理规划班级工作,还要开展各色创意趣味班级活动,引导形成有鲜明特色的班集体。师范院校应该与时俱进,在培养师范生创新教学形式等方面多加努力,开设形式多样的课程。

2.改善师范院校教育见习、实习机制。针对问卷调查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就嘉兴学院实习见习的调查情况来看,传统的教育实习时间是两个月的时间,但实习期间除去长假和运动会等,真正上课实习的时间大打折扣,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方面进行洽谈,适当延长实习时间。(2)增加见习、实习实践机会。见习、实习期间,英语专业师范生主要的任务就是听课、批改作业等,而实际上课的机会却少之又少,备课能力和课后的反思以及课堂掌控应变能力等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对于在重点学校实习的师范生来说,这样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师范院校应与实习学校做好沟通,增加见习生和实习生的实践机会,从而获得宝贵的教学经验。(3)加强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的指导。在实习期间,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起着引领的作用,不仅要在学科教学方面对实习生进行指导,也要帮助实习生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实习班级的学风学情,同时也要对实习生的个人情况进行了解;介绍班级管理经验,做好管理示范,并且按照实习学校的师资标准,对实习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对于新教师而言,在入职初期应该做到以下两点。(1)学会自我疏导,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调查得知,有68.57%的受访者表示在工作中经常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新教师入职时面对来自工作、同事、领导、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压力,要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新教师必须学会自我疏导,通过自我调节、寻求他人帮助等方式面对压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2)学习交流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新教师在初入职时,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宝贵的教学经验,同时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朋友的方式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喜好,洞察学生的心理,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加强同家长的交流,了解家长心理,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邹斌,陈向明.教师知识概念的溯源[J].课程.教材.教法,2005,(6).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
中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调查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