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本科应用型转型探讨

2015-12-21 20:58段艳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3期
关键词:本科高等院校应用型

摘要:2013年中国教育部提出了关于高等院校本科应用型转型的计划,2014年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初见成效。本研究介绍了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背景或必要性、原因、理解、认识和推进以及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所采取的措施,可以为同行提供应用型转型的依据。

关键词:高等院校;本科;应用型;转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67-03

通过新乡学院这一阶段组织的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文件的学习、去新乡市中粮集团的调研和学习以及教研室组织的多次应用型转型学习和研究活动,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思想的转变已经初见成效。

一、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背景或必要性

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社会所求。从其背景上讲,主要体现在:①转型是我们这个特殊时代的环境所造成的。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发展时期,教育改革使得转型成为大势所趋。社会的整体转型使得大学、教师和学生转型成为主要的话题,新乡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正是在这个转型的大背景下对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提出要求,鼓励大家去思考和行动。②学生就业难也是大学转型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现在为社会所关注、教师和家长与学生考虑的焦点问题,因此,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是十分必要的[1,2],学院也应该紧随其后加快转型。

二、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原因

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提出了“应用型和地方性”的教育理念,许多高校已经付诸行动,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新乡学院也必须走建设应用型本科这样一条必然的发展道路,新乡学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如在2014年本科评估期间就强调“应用型和地方性”的办学定位。高校本科应用型转型意义就在于:①响应上级有关部门的号召,积极、早点、加快和适应转型;②可以学习兄弟院校好的教师、好的学校、好的学生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集思广益,找准新乡学院的办学定位、思想和方向,早点规划和行动,做好顶层设计,并且尽快付诸实施。

三、理解本科高校应用型的转型

因为应用型转型是国家的战略方针和大计,所以笔者就要认真地思考以下问题。

1.把新乡学院的教育放在高等教育的整体框架下去进行考虑。高等学校的职业教育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新乡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平原大学应用生物系,大部分教师都去企业、林场、农场和食用菌养殖基地以及医药企业等锻炼过,有些教师去一些著名的高校参观学习或攻读博士学位,学生也经常被安排去企业实习和锻炼,去植物园、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学习和参观[3]。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本科应用型转型还是比较容易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学院有60%以上的教师是“双师型”,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②在就业问题上强调的是学生“持证上岗”,因此,学院有许多学生在校期间都拿到各种上岗证件,为今后找到好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③学院的教师在教学和实践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园林专业“大学化学”课程结合能源、环境、生态以及新乡市水污染情况进行教学和研究,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强调绿色化学和享受低碳生活的方式;食品添加剂课程除了结合社会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外,教师和学生还到新乡市的一些食品企业如娃哈哈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亚特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新乡市中粮集团等单位去实习和锻炼,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本科应用型”代表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高校“本科应用型”最重要的内涵是新乡学院所培养的学生要符合社会的需求,让学校培养出更多服务地方和行业、有用的高级职业拔尖人才,让所培养的学生在各行各业都使得社会和人民满意,因此,办学的落脚点是让社会满意和让人民满意,坚定不移地走本科应用型发展道路。“本科应用型”代表着一个办学方向,作为一个学校、教师、学生和民众等都要给予关注。笔者作为新乡学院的一名生物教师,应该更快适应这种改革的发展和需要。根据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的“2011计划”,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要求,要融入“产学研”的滚滚洪流之中,自己督促自己发展提高各方面的素质,“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准备一桶水”,认真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4]。

3.对高校本科应用型转型的认识。(1)国家层面。把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国家教育体系的背景结合起来一起考虑,把新乡学院的高等职业教育放到国家高等教育的大框架下去考虑和认识,制定一些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方案去实施、改进和提高,同时结合“新乡学院的顶层设计”开展以后的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鼓励教师去基层锻炼和学习,将“产学研”有机结合起来加以实施和改革。(2)学校层面。对于新乡学院而言,要有自己的办学定位,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新乡学院的顶层设计”和应用型的内涵建设。如:将办学理念定位在“以人为本、厚德强能、开放创新、和谐发展”;将“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作为新乡学院的办学思想;将“开放、包容、求实、创新”作为学校的校训;将“行胜于言”作为学校的校风;鼓励教师敬业爱生、严谨笃学、尽职尽责、为人师表、开拓创新;鼓励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刻苦、积极向上、认真诚信。新乡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好符合国家2013年提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所以其办学定位是恰如其分和恰到好处的。在今后的发展思路上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面的质量观、厚重的文化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提升质量、培育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一个中心、两点突出、三类改革、四点着力、五种保障、六大战略,统筹兼顾,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加快转型,实现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精尖应用型和创新型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作为新乡学院的一员,笔者要积极去做、认真去做、努力去做,不达目的不罢休。时时刻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转型改革的急先锋。(3)教师层面。对于教师而言,除了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和教会学生理论知识以外,更要与企业、林场、农场和社会结合起来[5],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把教师、科研和教学发展作为自己的任务去积极实施,产生积极的效果,实现最佳转型。(4)学生层面。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办学定位,时时处处为学生考虑,实现全方位育人。让学生走出去,去企业和社会锻炼,把专家请进来,言传身教,使得学生受益。

四、推进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

1.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1)调整专业结构。根据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教学观念,对于像新乡学院这样一个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应该在培养通用型人才方面下大力气。而对于新乡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来讲,应该对生物技术和园林本科专业的结构和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为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好的基础和找到更好的出路,学院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2)注重专业课教改。在专业课教改方面,可以进行模块教学。教学方法可以使启发式、研究式、探究式、多媒体和微格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和实践知识。如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可以采取九大模块教学的方式:①绪论;②调色类食品添加剂;③调香类食品添加剂;④调味类食品添加剂;⑤调质类食品添加剂;⑥食品防腐剂;⑦食品抗氧化剂;⑧食品酶制剂和⑨食品营养强化剂。

2.积极走应用型道路。(1)注重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打下坚实基础,如学院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园林专业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科建设,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文章;使得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技巧,提高学生适应职场和社会的综合能力[6]。(2)找准科研定位。对于教师自己而言,要找准今后的科研方向: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如何将科研与教学结合?如何将科研与企业结合?如何将科研与学生结合?如何将产学研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去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南省科技开发项目?等等。这些问题是笔者在今后转型中应该考虑和努力的方向。(3)双师型教师的定位问题。笔者是双师型教师,今后应该为社会、为学校、为学生做什么,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学院可以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学科研团队,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教学[7],这样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4)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新乡学院而言,无论是管理干部、教师、教辅人员还是学生,启动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今后转型应该努力的方向。在学生中可以开展辩论赛、演讲赛、制图赛、技能赛、挑战赛、设计赛、创新赛和论文赛以及实验操作赛等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

五、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所采取的措施

1.加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根据新乡市经济的发展,考虑学生的就业去向,加强新乡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在生物技术、园林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三个专业上逐步建立“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育人教育”的新课程体系。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11名博士成立的博士教学科研团队,不仅带动了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也使得学生受益匪浅。

2.构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根据2015年3月6日《新乡学院进一步推进转型发展大讨论活动学习材料》上的学习内容,探讨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一些与学生素质教育有关的课程,如现代生物技术进展、烹饪与化学、化学与社会、园林植物与花卉欣赏、插花艺术、文献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书法理论与实践、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中国花鸟画赏析与创作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

3.加强本科应用型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新乡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努力加强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建立21个实验室和16个实习实训基地,购置设备500多台(套),总价值近千万元,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切实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适应未来个人发展的需要。

4.健全有效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①培养高水平的教学精英是学院应用型转型的基础。积极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鼓励他们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其教学和科研水平,打造更多的教学科研团队,促进转型。②经常监控专业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学校评教、督导组评教、同行评教和学生评教的机制,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③积极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聘请校外教授和博士,举办学术讲座,使得学生眼界大开。④充分利用毕业生资源。通过走访、座谈和问卷,了解毕业生情况和社会的需求,加速转型。

六、结论

经过学校本科教学评估,这一阶段的应用型本科转型文件的学习和去企业参观学习,笔者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高。“行胜于言”不仅是学校的态度,也是自己的态度。在新乡学院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过程中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想什么方法去做,为社会做什么,为学校做什么,为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做什么,为相关企业做什么,为学生做什么,这些都是笔者今后应该积极考虑和付诸于行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达人.关于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一些思考[C].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四次研讨会上的发言,2014,(11).

[2]顾永安,陆正林.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研判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31(33):14-19.

[3]段艳红.高等院校《普通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5,(04):158-159.

[4]张家年,范露,邱朝坤,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培养食品产业应用型人才[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312-314.

[5]熊运海,王大平.园林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152-154.

[6]段艳红.高等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教改与实践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8):357-359.

[7]张丽霞,曲丽娜,汪洋.生物技术专业“产学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4):12394-12395,12398.

猜你喜欢
本科高等院校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