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5-12-23 06:06顾群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期
关键词:食管癌住院发生率

顾群芳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外一科,河南 南阳 473000)

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顾群芳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外一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4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2例,围手术期给予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患者仅采用外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减少。

食管癌切除术;临床护理;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是威胁我国人民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成熟,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较少,然而由于肿瘤多发在上皮组织,具有护理强度大、难度高、危险系数高等风险[1]。因此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手术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将我院收治的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4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相关临床诊断,符合WHO关于食管癌的诊断标准。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其中观察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63.25±2.44)岁;参考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4.01 ±2.5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参考组:术前给予相应的检查,同时预防性给予抗生素治疗,术后给予抗感染等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术前对其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详细评估,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清洁皮肤;术后加强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同时给予饮食干预、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优质护理干预。期间对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拔出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2例吻合口瘘、1例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7.1%,参考组患者术后出现6例吻合口瘘、3例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1.4%,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引流管拔出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胸引流管拔出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3 讨 论

在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充分了解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从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护理干预,从而实现手术的顺利安全进行。

本次研究采用护理措施具体如下。术前护理:①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血型及生化等检查,同时通过胸部CT、胸片、肺功能、心电等检查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②手术前1周给予患者8万U庆大霉素联合生理盐水口服治疗;术前3 d改为流质饮食,术前1 d禁食,患者洗澡并更换衣物;手术当天早晨留置胃管及导尿管,术前1 h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术前半小时输注阿托品0.5 mg联合鲁米那0.1 g。③手术前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对于紧张情绪过于强烈患者,可对其进行安抚及解释,同时将本院及主治医师的优势告知患者,保证期情绪的稳定,从而避免不良情绪对免疫力产生影响,保证机体处于良好的状态[2]。术后护理:①术后患者至少保持6 h的去枕平卧,给予充分的吸氧,加强心电监护,同时严密监测其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在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立即改为半卧体位,鼓励患者进行咳嗽排痰及深呼吸等活动。手术后患者若出现突发性呼吸急促、胸痛加重、氧分压下降,则需要警惕是否为吻合口瘘的出现[3],告知主治医师后进行积极治疗。②术后为促进吻合口的痊愈,常需要进行胃肠减压,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对鼻肠管及胃管等护理,保证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及通畅,加强对引流管内引流物的性状及量的观察;可每天常规采用低压对鼻肠管及胃管进行冲洗,从而有效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经常性挤压胸腔闭式引流管,从而对引流液的数量、颜色及性状等进行观察,加强对脉搏、血压等基本体征的观察。③加强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监测及护理。术后加强对患者病情及引流液的观察,避免术后出血现象的发生;当患者出现发热、胸闷、血压下降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是否为吻合口瘘,立即停止饮食,并充分引流、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术后疼痛、紧张、手术创伤等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可适当延长吸氧时间,同时指导患者采取有效方法镇痛,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手术后分泌物可能对胸膜造成污染,而长期进食不良、肿瘤消耗等可导致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体质差,因此患者可出现脓胸现象,此时医护人员要将胸腔积液抽出,必要情况下可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同时采用抗生素等,部分患者进行输血,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深呼吸训练,加强其呼吸功能的训练,通过叩背、翻身等方法帮助患者排痰,排痰难度较大患者可通过雾化吸入对痰液进行稀释,从而预防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通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胸引流管拔出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相较参考组较短,由此可知,在食管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1]余鑫.联合胸腹腔镜胸段食管癌切除术对高龄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9):1023.

[2]张林.不同术式对老年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5017.

[3]黄旭.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3,40(19):1189.

R473.73

B

1671-8194(2015)02-0278-01

猜你喜欢
食管癌住院发生率
妈妈住院了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