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岁月 春华秋实——纪念《税收征纳》杂志公开发行2200周年

2015-12-23 03:24本刊编辑部
税收征纳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纳税人税务武汉

本刊编辑部

一、杂志在全国报刊整顿调整中曲折地发展

从1996年元月1日始创刊,迄今年第12期,便是杂志创刊的20周年。《税收征纳》杂志的20年是在曲折坎坷中艰难行进、不断发展的。

《税收征纳》杂志的创刊号伴随着1996年元旦的钟声,跟随着全国人民奋战“九五”宏伟计划的起航,同亲爱的读者见面了。从建国后就已存在的《武汉税务通讯》,到后来的《武汉税务》,是《税收征纳》的前身。在长期产品经济体制下,受“非税论”的影响,曾经几起几落,时不时停办。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适应商品经济体制的需要,武汉市税务局创办了《武汉税收宣传》小报,1989年5月,恢复《武汉税务》月刊,1993年起刷新版面,以立足税收面向社会、立足税务面向经济、立足征税者面向纳税人为办刊方针,刊物受到各方面好评,成为湖北省优秀期刊;编辑部成为武汉市新闻出版工作先进集体。1995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武汉税务》改名《税收征纳》,授予全国统一刊号,从1996年元月始,国内外公开发行。2001年被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市出版发行协会授予“武汉市优秀期刊”,是目前全国省级以下唯一一个主要面向为纳税人服务的公开发行的税刊。

二十年来,《税收征纳》杂志的发展曲折坎坷。全国先后对大型报刊整顿有两次。第一次是1998年,由于本刊提前谋划,改变杂志的主管部门,使杂志得以保留,同期全国三十三家省及以下税务部门创办的公开发行的税刊(包括湖北的《纳税人》杂志等),几乎无一幸免。2011年在对全国报刊的整顿中,本刊又经历波折,最终再次得以过关。成为全国省级以下唯一保留下来的主要为纳税人和基层税务人员服务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税刊。2012年对全国非时政类报刊的改革中,本刊作为全省首批十三家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单位,进行了转企改制工作。

二、杂志已成为全国颇有影响力的专业税刊

经过二十年的历史沉淀,《税收征纳》杂志已经成为全国学术界有影响力的专业税刊,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一份杂志的声誉和影响力,既要看读者的订阅量,也要看报刊的学术标准,即其在中国核心期刊的引用和转载率。《税收征纳》杂志近二十年来,发行量一直保持在六万份左右。本刊从其创刊到成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再到具有权威信和品牌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现在已是全国期刊界颇有声誉和影响力的税刊。

杂志的影响力需要通过一套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来获得。据拥有超过2.5亿条中国学术文献源数据的《超星发现系统》刊物对《税收征纳》杂志进行数据收集、综合,客观分析后认为:

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是其生存和兴盛不衰的根本保障。目前,尽管存在各种的局限性,人们还是基于核心期刊目录、来源期刊目录、影响因子、被引率等评价指标来认识和评价期刊的影响力。

2001年,杂志社老主编周常伦(左一)、主编彭继传与本刊编委高培勇(中)教授在杂志社亲切交谈。

在《超星发现系统》检索首页,点击《税收征纳》刊名,即可看到,该刊自创刊以来,共出版发行20年,累计发文量达5722篇。

从《税收征纳》发文量的历史变化分析情况看:每年发文的数据,《税收征纳》杂志创刊初期(1995年到2005年)年发文量在27~538篇左右;2005年出现一次1005篇的年访问峰值后,一直维持在每年120篇左右的发文量,反映出《税收征纳》杂志较为稳定而适度扩容的办刊风格。

从《税收征纳》在核心期刊的统计情况看:中文核心期刊(北大)436篇;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南大)166篇;统计源期刊(中信所)23篇;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中科院)5篇。中文核心期刊占69.1%,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占26.3%,统计源期刊占3.65%,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占0.79%。

从《税收征纳》的相关关系情况看:与机构关系: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山东大学等。与地区关系:湖北省63篇、北京23篇、江西省33篇、辽宁省9篇、浙江省9篇。与学科关系:经济类8109篇,政治、法律类721篇,文学类638篇,历史、地理类89篇,医药、卫生类69篇,工业技术类67篇,艺术类66篇,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65篇,社会科学总论17篇,综合文献6篇。

从《税收征纳》历年影响因子的发展趋势情况看:综上分析,《税收征纳》自创刊以来,学术影响持续增加,稿件来源具有全国性,质量较高且稳定,主要作者均为该领域知名学者,一批文章发表后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通过采用现代传播手段和渠道,不断扩大刊物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税收征纳》影响因子将可能持续维持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必将更好地发挥学术传播和科学创新的学术刊物作用。

杂志历年的图文资料被《中国知网》悉数收录,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三、杂志是纳税人和基层税务人员熟悉和实用的税刊

《税收征纳》杂志,与共和国同龄,为新中国最早的税刊,是全国目前仅有的几种税刊之一,已经成为湖北武汉地区纳税人、税务干部和广大读者十分熟悉和认可的税务杂志。

《税收征纳》杂志在宗旨上,始终坚持从税收与经济、税收与社会的结合点上,宣传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财税政策,以及税收法律、法规,传播税收有关的知识,是税务机关与社会、纳税人双向沟通、交流的桥梁,发挥了舆论导向作用,让社会上理解、支持税收,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增强税务干部依法征税、依法行政的责任感,维护国家税收和纳税人合法权益,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增强税法的遵循度。

《税收征纳》杂志在定位上,始终坚持立足税收,面向社会;立足税务,面向经济;立足征税人,面向纳税人。主要满足基层征收人员、纳税人在政策执行和办税工作需求,促进税收遵从,沟通征纳,促进税企和谐。

《税收征纳》杂志在风格上,经过1998年和2000年《税收征纳》杂志的两次大的改版,其间与时俱进,也进行了小的改进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庄重、大气、朴实和内敛的沉稳风格。

《税收征纳》杂志在栏目上,遵循指导性、辅导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要求,从征、纳税人两个维度进行设计,重点为纳税人量身订做。经过两次调整,《税收征纳》杂志的栏目设置:分特别策划、征税、纳税、税政及综合等五大版块。特别策划主要栏目有:“征纳要文”、“纵横论税”、“税事焦点”、“专家访谈”、“税案追踪”等。征方版主要栏目有“稽查网页”、“征管广角”、“纳税服务”、“税苑写真”等;纳方版主要栏目有“纳税与会计”、“纳税筹划”、“纳税辅导”、“咨询服务台”、“纳税人故事”等;税政版主要栏目:“最新法规”“税政解析”等;综合版主要栏目有“大家谈”、“鹦鹉洲”、“古今中外税”“新闻故事”、“税苑摄影”等。

2000年,本刊编辑部迁至市国税局附楼办公,《税收征纳》杂志社全体编辑人员在门前留念。

1996年,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项怀诚为本刊题词。

《税收征纳》杂志在整体策划上,坚持杂志的整体思路成熟清晰。每年、每期的策划,都是围绕阶段性的国家和税务部门的中心工作及征、纳税人的具体业务需求进行的。

《税收征纳》杂志在设计上,杂志的整体设计,内质外观等均考虑了读者的阅读审美和经济承受力需要来进行。

《税收征纳》杂志在文化品位上,前沿后台始终跳动着一颗炽热的心:一切为了亲爱的读者!反映出本刊人员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以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近20年来,《税收征纳》杂志也是培养和造就各类财会、税务人才的摇篮和平台。全国,特别是湖北武汉的各级税务干部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大都曾在《税收征纳》杂志上留下过自已的文章。不少企业的财务经理、办税员和会计人员,从杂志中吸取了税收知识,促进了工作,也滋养了灵魂。

多年来,本刊被读者亲切地誉为“税海知音,税事顾问”。这源于本刊努力将《税收征纳》杂志,打造成“查阅税政法规的档案,辅导正确纳税的向导,交流办税技能的园地,透视税事热点的视屏,学习研究税收的益友,求助答疑解惑的顾问,了解涉税要案的网页,维护合法权益的知音,赏析税收文化的艺苑”的要求作为奋斗目标,用辛勤的工作去践行这一目标。

四、杂志已成为武汉税务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税收征纳》杂志,无论是在过去市国地税分设前,还是分设后,一直是宣传武汉市国地税工作的基本宣传阵地和平台,是联系国地税务部门的纽带。也是武汉税务面向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武汉市国地税务局,市税务学会、市国际税收研究会的领导及办公室、税收科研所等相关部门,在与同行交流时,都以武汉有一本《税收征纳》而引以为自豪。外地省、市税务部门也非常羨慕武汉市税务部门有这样一本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税刊。在当前国地税深度合作中,《税收征纳》杂志这个联系国地税务部门的纽带,一定会在国地税务部门的深度合作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五、杂志已成为武汉二十年税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史

《税收征纳》杂志运用自身的特质,通过多角度、多手段,如实记录了二十年来武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税收的波澜壮阔的鲜活历史。以独特的视角全方位见证了武汉新一轮税制改革、税收征管、纳税服务、依法治税和队伍建设的历程。如,从税制改革讲,湖北武汉税制改革的实践生动说明,税制改革必须以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为先导和支撑;税制改革必须顺应国际潮流、结合我国国情、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税制改革必须坚持以公共财政为导向,保持总体税负基本稳定;税制改革必须与税收征管改革相互协调、与税收征管能力相匹配;税制改革必须坚持依法治税、遵循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征纳》记录反映了各级领导、各级税务部门、知名专家、教授、社会各方精英在湖北武汉的涉税情况等。这几年,围绕着国家经济和税收以及各方面的发展,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纪委原书记吴官正到市地税等部门调研;国家税务总局原局长金鑫、项怀城在汉视察期间,亲自为本刊题辞;国家税务总局原局长谢旭人、肖捷等到汉视察,本刊都作过纪实长篇报道;武汉市委、市政府的老领导赵宝江、李岩、苏忠遂等为本刊题辞;省国地税局的辛则民、胡金山、刘楚汉、刘勇、桂文奎、王文童等;市国、地税局的郑世庆、白荣庆、刘行景、汪康、覃先文、孙亚、徐会希、罗涛等的重要税事活动,本杂志均从不同角度和方式予以反映和记载。

此外,全国知名专家教授:陆百甫、高培勇、贾康、周旺生、吴俊培、刘隆享、罗飞、郭道扬、杨灿明、陆现祥、陈光炎、许建国等。社会名流、艺术家:宋祖英、程琳、潘长江,诗人曾卓,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夏雨田,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何作欢,湖北大鼓表演艺术家张明智,单弦拉戏艺术家顾耀宗、相声演员陆呜、赵卫国,曲艺演员田克兢,以及书法家陈义经等。武商原董事长毛冬生等企业界精英、名流等。上述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企业界精英人士或接受过本刊的专访,或本刊刊登过他们涉税活动及及税收方面的文章或担任本刊编委。

2001年,本刊副总编杨斌(左)采访著名诗人曾卓时共同阅读本刊杂志。

猜你喜欢
纳税人税务武汉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