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对小南海水电站“判死刑”?

2015-12-24 07:04蓝颖春
地球 2015年5期
关键词:环保部保护区水电站

本刊记者 蓝颖春

比起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等水电站梯级开发,长江干流上紧接着这些巨无霸电站的一座“小水电”——小南海水电站建设,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关注。近日,环保部批复了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提交的《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部在批复中提出:“不得在向家坝水电站坝址至三峡水利枢纽库尾长江干流河段和支流岷江、赤水河河段等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再规划和建设小南海水电站、朱杨溪水电站、石硼水电站及其它任何拦河坝等涉水工程。”这不是环保部第一次叫停小南海水电项目,保护区和小南海水电站在2006年狭路相逢,至今十年。

重庆市发电量最大的水电项目

小南海水电站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中坝岛,工程计划总投资约320亿元,总工期7年6个月。总库容1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02.06亿千瓦时。是重庆投资最大、装机规模最大、发电量最大的水电项目。

小南海水电站项目于20多年前开始酝酿。1990年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中提到:“长江干流三峡之上、向家坝之下,应当修建小南海、朱杨溪、石硼等大型电站。”2012年2月4日,小南海水电站拿到了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文,在争议中举行了“三通一平”奠基仪式。

小南海水电站位于长江宜宾至重庆河段重庆境内,是《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推荐梯级开发方案的重要枢纽,是三峡水利枢纽的上游衔接梯级。坝址位于珞璜镇下游约1公里处、上距江津几江城区约38.5公里,坝址控制流域面积70.5平方公里。而为水电站配套的前期“三通一平”工程,则包括重庆市跳磴大渡段综合整治应急工程、罐子溪渣场排水及防护工程、以及直接在大中坝岛上建的防渗工程。

小南海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面积96.34平方公里,工程建成后淹没区涉及大渡口、九龙坡、巴南、江津四个行政区。江津区域的淹没区涉及13个街镇,城镇面积4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0余万人,涉及影响城镇道路长24公里,面积19.12万平方米,大小桥梁15座,给水主干管12.2公里,取水工程设施6处,污水管道46.2公里,雨污混流管渠128.1公里。

开发小南海项目,对带动重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向重庆提供清洁、可靠的电能,提高重庆境内长江干流航道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南海水电站的建设对三峡工程拦沙减淤和优化运行有积极作用,对重庆能源供应和节能减排有显著作用,对带动三峡库区发展和确保移民长期稳定有促进作用,对重庆西部的取水条件和农业灌溉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开发小南海水电站项目,将为重庆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大发展奠定基础条件。电站竣工后,年均售电量4617万千瓦时,上网电价0.27元/千瓦时计,年销售收入1246万元,年创利487.22万元,年创税168.78万元,电站建成后拥有的水库综合开发利用收入100万元。

小南海水电站具有发电、通航、拦沙减淤、供水灌溉、滞洪错峰等功能,开发两条支流两岸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将开发成一条水上黄金旅游线,在库区和支流域开展绿色生态保护库区水质活动,实现了库区绿色自然生态景观与水质保护双赢目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小南海水电工程的效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称,小南海水电工程对重庆电力保障作用突出,这一水电站所发电力将“全部直供重庆主城”,每年可节约原煤500多万吨,不仅可以缓解重庆能源紧张状况,还有助于重庆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形成新的能源保障体系。

十年争议中缓慢开工

作为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的重大能源项目,重庆市十余年来不遗余力地推进。但由于处在长江鱼类保护区内等原因,小南海水电工程反对者众多。有专家称其涉嫌缩小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建水电站“让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四川省就对小南海水电站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工作,并于1997年12月开工,但最终因为建设资金未落实,于1998年停工。1997年成为直辖市的重庆,继续筹划小南海水电站,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突破小南海水电站”。

2009年1月8日,小南海水电首入重庆政府工作报告。18天后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意重庆“积极开展小南海水电工程前期工作”。

2009年2月17日至18日,农业部组织专家对重庆市政府提交的《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建设项目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及其减免对策专题研究报告》进行了论证。专家组实地考察了预选的小南海水电站坝址。

该报告称,鉴于小南海水利枢纽的建设将对保护区及长江珍稀特有鱼类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同意重庆市有关部门和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编制“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建设项目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专题研究报告书的前期工作。

专家组就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针对小南海水电站对鱼类资源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栖息地保护、仿生态通道建设、人工增殖放流等补救措施。根据相关调查,长江小南海江段是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重要的栖息地和生态通道,每年有约150亿尾(粒)鱼类的苗(卵)通过该水域(其中四大家鱼苗(卵)约10 亿尾(粒))。小南海水电站的修建将会改变该区域的鱼类栖息地,淹没部分鱼类产卵场,阻隔鱼类洄游通道,水轮机和溢洪道会造成鱼类特别是卵苗的损伤,对水生生物资源以及保护区的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专家组建议补充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受影响程度。明确保护对象,细化栖息地保护、人工增殖放流措施,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主要补救措施是仿生态通道过鱼设施建设,经严谨的论证和科学试验,统筹考虑长江上游梯级水电站规划和建设,特别是梯级水电站运行的叠加累积效应,研究长江上游水生生物保护生态补偿的长效机。

然而2009年5月,数位学者发表联名信:“希望决策层能够统筹权衡开发和保护,包括否决经济效益有限而环境影响巨大的小南海、朱杨溪、石硼电站项目。”尽管反对声一片,但小南海水电站还是冲破了重重阻碍,于2012年2月4日拿到了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文,宣布“三通一平”工程开工。

2012年3月29日,小南海水电站举行了奠基仪式,但仅过了不到两天,3月31日,多家环保组织及专家学者联名向国务院发出公开信,呼吁紧急叫停小南海水电站工程,“严格依法保护长江干流唯一的国家级鱼类保护区。”而奠基仪式后,“一路高歌”的小南海工程建设却没有动工。一位去过现场的环保人士描述,工地已经长满杂草。小南海水电站总设计师周良景则表示,2012年的奠基仪式更多是纪念性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开工。

沉寂了三年,重庆市长黄奇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将启动建设小南海水电站。在《关于重庆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中也称:重庆力争开工小南海及其配套工程。

2015年3月30日,环保部重申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在乌东德水电站的环保批复中“顺带”叫停了小南海水电站。

环保叫停,建设仍续

在环保人士看来,环保部对小南海水电站“判了死刑”。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表示:“小南海水电站是国家规划项目,是不能更改的,要改也是国务院来改。环保部的批复只能代表其部门意见,并不代表水电站要完全停下来。”

在小南海的反转剧里,环保部的文件并不能彻底否决小南海项目,只有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中,取消掉小南海项目,才能彻底“否掉”它。小南海水电站总设计师周良景也表示,自己注意到了环保部的批复,不过他的团队并未接到叫停通知,“还在正常工作,该研究的研究,该写报告的写报告。”他说,“我们都还没有申报工程环评,环保部怎么否决?项目前期论证很快能结束,正准备申报,目前我们没有接到任何新的指示和通知,工作照常。”

不过,周良景指出,自己的团队一直对生态问题特别重视,做了近10年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专门针对鱼类洄游、生态保护报告就有20本,已经找到有效措施解决生态问题。“基本上是建立生态通道、加强栖息地的保护、增殖放流、禁渔、加强水生态监测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资源所所长王浩则表示:“水利工程最不好处理的就是鱼类回游通道问题,现在用大水箱来回双向过坝,也做一些鱼道,但是坦白说,在国内特别成功的例子现在还不是特别多,还在探索之中。”

小南海水电站何去何从?据重庆市委一位匿名官员表态:“原则上讲,小南海项目正在依法依规地进行,包括环评等还没有进行到那个程度。”

猜你喜欢
环保部保护区水电站
里底水电站工程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水电站设计》2020年总目录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环保部有机食品基地名录(十四)
环保部有机(食九)品基地名录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环保部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