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措施

2015-12-24 02:18段小锐
吉林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收获播种病虫害防治

(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咸阳712034)

摘要:大豆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作物,是目前供给人类蛋白质单产最高的作物,是世界各国最重视的作物之一。影响大豆产量的因素很多,本文对大豆良种选择与处理、播种、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优种;播种;密植与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

中图分类号:S565.148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7.008

1优选良种

要根据地理及环境不同,合理利用有效积温,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高产优质特性。生产用种精选后要达到无病粒、小粒、杂质,粒型均匀一致。种子净度确保达到99%以上,纯度98%以上,发芽率95%以上,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100%。通过优选良种,降低用种成本,确保种子质量。

2抢抓农时,及时播种

2.1适时早播

当连续5日气温稳定通过5℃~7℃时开播,全部采用气吸及气吹式播种机垄上精量点播,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控制播深,播深压后3~4厘米。

2.2标准要求

机车要匀速作业,确保播向笔直,百米弯曲度不超正负10厘米,达到播量准确、分布均匀不断条;播深适宜一致,种、肥定位良好;覆土严密、不出现开口垄,播满播严、到头到边、不重不漏、不露种不露肥,地头整齐;播后视土壤墒情及时镇压。

3合理密植与施肥

3.1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就是合理的种植密度,最佳的匀度,向植株群体空间要潜能,向植株个体要潜力。合理密植可有效增加群体数量,使植株分布均匀,长势好,通风透光好,减少田间漏光损失,提高光能利用率;合理利用垄上面积,使增产幅度加大。

3.2合理施肥

科学合理施肥是保证大豆高产稳产的关键。为确保养分均衡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近几年,在大豆施肥方面,坚持推行立体分层施肥,以满足增加株数所需营养,为大豆优质高产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豆施肥要坚持“前轻后重,浅少深多”的原则,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做到化肥深施。每亩留3~4公斤二铵做种肥,其余肥量全部于种下分层定量定位深施(第一层于种下3~4厘米,肥量占40%;第二层8~10厘米,肥量占60%),以满足大豆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坚决杜绝尿素与种子同床现象,以防烧种,造成缺苗断条。

在保证常规肥料施用的基础上,增加施用叶面微肥,可以起到提质增产、促进早熟的作用,同时加入杀虫药剂或防病药剂,兼治大豆食心虫、大豆灰斑病等。可选用丰产素、增产菌浓缩液、爱丰有机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等。

4中耕管理

确保大豆高产,机械中耕可以起到疏松土壤、提墒抗旱、消灭杂草、防寒增温、促苗生长之目的,更有促进根瘤固氮的作用。对于垄作的大豆,要求必须达到中耕四遍的标准。注意:不要伤及根系,严禁湿耕,进入开花期后应避免中耕作业。深松作业注意封墒、碎土。

5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草害防治从以前的人工、机械喷雾,发展到现在的以飞机航化作业为代表的超低量茎叶喷雾。

5.1防病

消灭大豆种子所带的病菌,主要以种子的药剂处理为主,大豆以防治根腐病、立枯病为主,每100公斤种子使用2.5%适乐时160毫升+克百威100克,可兼治地下害虫,均匀搅拌在种子表面;种子处理应提前进行,一般需要闷种5~7天。

5.2除草

采用人、机、药综合除草方法,化学除草从以前的以苗期茎叶处理为主发展到现在的以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为主,减轻了除草剂对大豆的危害;应该尽量扩大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面积。

5.3防虫

地上虫害主要是苗期:蚜虫、草地螟,草地螟一般年份不发生,防治草地螟用触杀、胃毒等药剂皆可奏效。

5.4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做到“六定一安全”,即定药量、水量、挡位、油门、压力、地头地边加药,保证人畜作物安全。必须配制母液,粉剂、乳油分别配制,半罐水加药。做到抽水、加水、喷雾三过滤。喷雾机药箱清洁,回水搅拌可靠,过滤装置齐全有效,药罐有明显的落液指示,药泵压力稳定。喷嘴要通过检测,各喷头流量差不大于3%,实际喷液和计划喷液量误差不大于5%,否则不准作业,作业中机车恒速7公里/小时,各连接管路不滴漏,防后滴可靠,喷到头、到边。喷液量准确。

避免高温状态下用药,不同作物喷洒农药必须严格清洗药灌和喷药管,要多次用火碱或清洗剂清洗机械,喷药作业时要选好风向,注意避免农药漂移对临近作物的危害。

药量可根据杂草大小来确定,如遇干旱要加助剂。对喷杆的高度、喷雾的扇面角度都要认真检查调整,防止错喷、重喷、漏喷和在地内加药,造成药害。相邻喷头重复宽度为5~15厘米,且宽度一致,往复喷洒重复宽度不大于30厘米。

6适时收获

根据大豆的长势,主要以联合收获为主,宜联则联、宜割则割的原则。对于特别矮小的地块,收获机拨禾轮疏尺应加装拨禾板,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于低洼、易炸荚、熟期不一致、倒伏等现象的地方,可采取人工分段收获,以降低机械联合直收损失,提高商品质量,减少“泥花脸”和“草花脸”比例。大豆全田进入摇铃期,商品豆含水量低于17%时进行,种子收获含水量降到15%以下时进行收获,收获种子田时必须将收获机、运输车辆清理干净,严防混杂。

作者简介:段小锐,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与推广。

猜你喜欢
收获播种病虫害防治
浅析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舒玛栎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关于岐山县玉米机械化收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收获》推出“行距”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