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辣椒-秋晚稻种植模式效益好

2015-12-27 08:26邹来华高学锋抚州市经济作物推广站胥木林广昌县农技中心
江西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广昌县穗肥浅水

◇文/邹来华 高学锋(抚州市经济作物推广站) 胥木林(广昌县农技中心)

春辣椒-秋晚稻种植模式效益好

◇文/邹来华 高学锋(抚州市经济作物推广站) 胥木林(广昌县农技中心)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广昌县旴江镇农民在发展蔬菜生产过程中,探索出“春辣椒-秋晚稻”的种植模式,采用“早辣椒-秋晚稻”的水旱轮作模式,比种植双季水稻的年纯利增加4700元,经济效益显著。此模式有效防止辣椒连年种植导致病害发生严重的问题的同时改良了土壤,增强了肥力,达到了连年稳粮增收的目标。

春辣椒技术要点

选择良种,适时播种移栽。辣椒宜选用早熟、高产、抗病、耐低温、抗弱光、长势强并适应市场消费习惯的品种,如赣椒1号、2号、9号等为主的优良品种。播种期一般安排在10月下旬。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按10cm×10cm的株行距移植到育苗大棚内并浇足移苗水,再用小拱架薄膜覆盖。

整地和施肥。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耕地,在晚稻收割后,抢晴翻耕晒坯,提高土温。定植前30天进行第二次翻耕,并施腐熟有机肥3000kg/亩,定植前15天整地做畦,施腐熟饼肥75kg/亩,45%复合肥60kg/亩。畦宽80-100cm,高20cm;畦沟30-40cm,畦覆盖地膜等待种植。

定植。选择2月下旬的晴天,在覆盖地膜的畦面上打穴栽苗,每畦栽2行,株行距50cm×50cm,每亩栽2500株左右,栽后浇足定根水,没有大棚设施的,用小拱架薄膜每畦进行覆盖。

温度管理。定植后保持膜内温度,以防寒保温为主。白天小拱棚温度达30℃时,要揭开畦两头拱膜通风;低于25℃将畦小拱棚两头膜封闭,外界温度逐渐升高。

肥水管理。辣椒定植成活后尽量少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增加湿度。在门椒坐果后,亩施三元复合肥10kg对水浇施。采收一批果,增施一次肥。

植株调整及采收。辣椒生长中后期以增加植株通风性,疏掉一部分徒长枝、弱枝。门椒、对椒要尽早采收,以防止影响植株进一步生长发育和上部果实膨大而影响产量和品质。采收要勤,只要果实充分大,变硬就采收。

秋晚稻技术要点

选用品种,适时播种。晚稻宜选用以中早熟类型、米质优、高产、抗性强的组合品种。如五丰优308、五优华占、五丰优T025、庆丰优7998等组合。安排在6月下旬播种,以确保在9月20日前安全齐穗,秧龄25天左右。

培育壮秧,适时栽插。播种前用25%咪鲜胺2000倍溶液浸种消毒,秧田施足基肥,一叶一心期用多效唑100g/亩,对水50kg喷施,同时施好断奶肥和送嫁药,培育三叉以上多蘖秧。7月下旬,辣椒收获后,清除秸秆,灌水翻耕及时移栽。

合理密植,精确控苗。大田移栽规格为20cm×18cm,丛插2粒谷苗,亩栽1.8万兜。

科学管水,合理灌溉。水分管理以湿润灌溉为主。分蘖期浅水勤灌;移栽后5-7天和15天后排水露天1-2天,当每亩苗数达到18万左右时,开始晒田,控制高峰苗;穗期浅水养胎;抽穗扬花期灌3cm左右的浅水层,进入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防止断水过早。

科学施肥。施肥原则是“稳促结合”。做到“前促、中控、后保”,提倡氮钾肥适当后移,氮、磷、钾施肥总量分别为12kg、5kg、10kg,氮肥基、蘖、穗肥施用比例为5∶2∶3,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基、穗肥各半。

防止病虫。坚持“防治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晚稻病害主要有南方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稻曲病。在移栽后10天内和抽穗期亩用5%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0g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0g对水50kg喷雾,防治南方黑条矮缩病;在叶瘟发生初期和破口初期(抽穗5%左右)施用75%三环唑30g,对水45kg喷雾防治稻瘟病;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ml或30%苯甲丙环唑10ml,对水40-50kg喷施防治纹枯病。虫害主要有螟虫、稻飞虱和卷叶螟。采用化学防治在虫害发生期综合施药。

猜你喜欢
广昌县穗肥浅水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江西省广昌县竹坑铜银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又到白莲丰收时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广昌县“五+”产业扶贫模式促精准帮扶全覆盖
江西省广昌县9万亩藕种俏销
带阻尼的随机浅水波方程的随机吸引子
(2+1)维广义浅水波方程的Backlund变换和新精确解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