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120例颈动脉检查应用价值

2015-12-27 08:00吴迪娟
交通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颈动脉彩色多普勒

吴迪娟

(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22653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120例颈动脉检查应用价值

吴迪娟

(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226531)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老年脑梗死疾病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脑梗死120例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次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外动脉。自近段向远段仔细探查,观察走行测量内径,内膜厚度,斑块大小、位置、声学特征、表面连续性等情况。结果:检查脑梗死120例颅外段颈动脉488条,动脉粥样斑块89例,颅外段颈动脉共检出斑块175个,其中颈总动脉分叉部88个,颈内动脉47个,颈动脉主干40个。颈总动脉分叉部与颈内动脉起始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7,P<0.01);颈总动脉分叉部与颈总动脉主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78,P<0.01)。120例脑梗死患者中不稳定斑块124个,稳定斑块51个,内膜增厚20例。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检查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颈动脉粥样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损伤。脑梗死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动脉硬化是本病的基本病因,颈动脉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的检查窗口,能准确反映动脉硬化病变程度,作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指标[1]。而超声是检查颈动脉斑块最方便、最快捷的手段。本研究2014年1月—12月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颈动脉诊断脑梗死120例,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早预防和治疗,降低脑梗死的发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脑梗死120例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50~89岁,平均70±9岁。合并高血压患者87例,合并糖尿病61例,所有脑梗死患者均经CT或MRI证实。

1.2 方法 (1)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PHILIPS 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10MHz。患者平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并偏向检查侧的对侧,依次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外动脉。自近段向远段仔细探查,观察走行测量内径,内膜厚度,斑块大小、位置、声学特征、表面连续性等情况。(2)颈动脉斑块诊断标准:颈总动脉IMT≥1.0mm,分叉部≥1.2mm为增厚。IMT>1.5mm时诊断为斑块[2]。根据斑块内不同组织成分声学特征差异,将混合回声及低回声斑块定为不稳定斑块,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定为稳定斑块。计算管腔的狭窄程度:狭窄率(%)= [D1-DS/D1]×100%,D1为狭窄近段正常动脉管腔内径或彩色血流宽度,DS狭窄处残留管腔内径或彩色血流宽度。狭窄率<50%,PSV<125cm/s为轻度狭窄,50%~69%,PSV125~230cm/s为中度狭窄。>70%至闭塞,PSV>230cm/s为重度狭窄。完全闭塞,灰阶、彩色及能量多普勒均无残留管腔。若同一血管存在多处斑块或狭窄,分析时考虑狭窄最严重部位。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动脉粥样斑块检出情况 脑梗死患者120例中,有动脉粥样斑块89例(74.17%),在分叉部88例(73.33%),是斑块的多发部位。颅外段颈动脉488条检查分析中颅外段颈动脉共检出斑块175个。其中不稳定斑块124个(70.86%),见图1,稳定斑块51个(29.14%),见图2。颈总动脉分叉部88个,颈内动脉起始部47个,颈总动脉主干40个,颈总动脉分叉部与颈内动脉起始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0.27,P<0.01);颈总动脉分叉部与颈总动脉主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78,P<0.01)。20例患者内膜增厚,表面连续均有间断现象。

2.2 颈动脉狭窄情况 动脉粥样斑块89例中,轻度狭窄52例,中度狭窄27例,重度狭窄7例(图3),颈内动脉完全闭塞3例(图4)。

图1 颈总动脉分叉处不稳定斑块

图2 颈总动脉分叉部稳定斑块

图3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

图4 颈内动脉完全闭塞

3 讨 论

近年来脑梗死发病率成上升趋势。由于大脑半球的前2/3脑区由颈动脉供血,颈部动脉疾病常导致脑部供血异常,颈动脉粥样硬化最早病变脂纹形成,脂纹进一步发展为纤维斑块,纤维斑块深层细胞坏死发展为粥样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病变。斑块表面有纤维帽与平滑肌细胞连接,其核心部分是脂质和碎片状坏死组织。如果纤维帽较薄或不完整的斑块,容易破裂出血或形成溃疡,且形成新鲜血栓脱落进入颅内,引起脑动脉阻塞,最终引起脑梗死。脑梗死120例患者488条颅外段颈动脉中共检出斑块175个,说明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有显著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颈动脉分叉部是斑块的多发部位,原因是血流动力学对颈动脉分叉部造成的影响最大,因此极易导致内膜损伤以及血小板大量聚集,从而更易导致患者出现颈颈动脉粥样斑块[3]。120例脑梗死患者中,其中不稳定斑块124个(70.86%),稳定斑块51个(29.14%),稳定斑块表面光整,主要成分为纤维组织,较稳定,不易破裂而脱落。而不稳定斑块,表面不光整,斑块外覆盖薄层纤维帽,内部富含脂质成分,易破裂出血,容易引起脑梗死。在脑梗死患者中,不稳定斑块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4]。

颈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的病变是内膜增厚,当增厚1.5mm时,向腔内突出,形成斑块,进一步发展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变。颈动脉粥样斑块89例中,狭窄50%为轻度狭窄51例,狭窄50%~69%为中度狭窄27例,狭窄>70%为重度狭窄8例,颈内动脉完全闭塞3例。当狭窄小于50%时,不会引起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狭窄在50%~69%时,斑块局部层流消失,频带轻度增宽,血流速度增快,出现涡流;狭窄>70%时,不仅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彩色多普勒显示“五彩镶嵌”花色血流,频谱充填,同时造成远段颅内大脑半球血流速度和灌注压的下降。当完全闭塞时,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不显示血流信号。国内外将颈动脉狭窄>70%,作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血管内治疗的选择标准。因此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前和术后评估,特别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随访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5]。

在检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肥胖患者,颈内外动脉位置较深,或者颈内外动脉分叉过高,二维初次漏诊5例颈总动脉分叉部斑块,2例颈内动脉斑块。而彩色血流显示充盈缺损,见高速血流,在改变低频凸阵探头,调节探测深度后,获得满意的血管影像,从而减少漏诊。

本研究中误诊3例颈动脉中度狭窄,二维清晰显示颈动脉内未见斑块,彩色血流显示花色血流,速度明显增快,频谱多普勒提示颈动脉狭窄在50%~69%之间。复查发现探头用力压迫血管造成血管狭窄假阳性1例;血管走行弯曲2例,血流流经弯曲血管截面会突然加速,而造成血管狭窄假像。因此不能单凭血流速度增高来诊断狭窄。而应用二维超声,彩色血流图,多普勒频谱相结合,灵活运用手法,多点多角度取样,近段远段流速对比,综合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被认为是评价血管结构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主要方法之一。它能清楚的显示颈动脉走行、内径,内膜的厚度,有无斑块,斑块的大小及声学特性,评估血流动力学。可作为中老年人群的初步筛查手段,为临床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1]陈钰仪,赵萍,卓文杏,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研究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2):120-122.

[2]郭万学.超声医学(上,下册)[M].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689.

[3]李静.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120例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4):32-34.

[4]芦淑华.超声在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115-116.

[5]李秋萍,华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与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6):317-321.

R445.1

B

2015-04-15

1006-2440(2015)03-0290-03

猜你喜欢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一种改进的多普勒雷达跟踪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