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化解企业病灶

2015-12-28 22:48
企业文明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国资体制病灶

企业诞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不断与企业自身毛病和病变斗争博弈的过程,胜出者就得到发展,反之则萎缩,甚至夭折。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因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在管理机制和管理职能方面会不知不觉地滋生与企业发展不融合、不适应甚至有抵抗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来自体制机制的惯性,也来自习惯思维的依赖,还来自闭关保守的排外,长此以往就逐渐形成机制僵硬的“僵化症”、决策迟缓的“迟钝症”、管控困难的“失调症”、墨守成规的“自闭症”、夜郎自大的“阿Q症”,企业将在这种慢性综合征中逐步丧失竞争力,最后走向倒退甚至衰亡。这种情况在体制机制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痕迹的国有企业中更容易产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关注国资国企发展,多次召开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会议,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标志,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拉开了新一轮国资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不可否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应该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一些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作用被弱化。这些问题和病灶,与国有企业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和责任是极不相符的。

国有企业要破解病灶,当下唯一的出路就是掀起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要求,认真把握好“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根本要求;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三是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重要关系;四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五是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采用的科学方法。国有企业必须勇敢地正视现实,挺身迎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到2020年,国有企业将在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将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提供强大而坚实的支撑。

我们企盼这一天如期到来!

猜你喜欢
国资体制病灶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