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户口梦

2015-12-29 13:01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47期
关键词:户口落户人口

积分落户政策来了,北京户口还远吗?虽然《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只发布了征求意见稿,但已搅动802.7万“北漂”的心。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一个人只要有北京居住证、不满45岁、在京连续缴纳社保7年以上、符合计生政策、无犯罪记录等条件,便有机会变成“北京人”。

作为中国户口指标最难弄到的城市(没有之一),此前想落户北京,需要回答几个问题:在不在国家部委工作,算不算高端人才;再或者,名下有没有一个年纳税几百万的企业?眼下,这些高不可攀的标准,一下子降到了“无犯罪记录”这一低点,还真让人不适应。

很多“北漂”迫不及待算起了账,看看自己能拿多少分。同时炸锅的,还有北京土著。北京市近日公布《“十三五”规划建议》,其中“2300万人口天花板”最受关注。根据建议,未来5年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左右。这意味着各区人口将不增反降,减少近200万人。而为了人口减量,要“让北京老人去河北养老”的说法也流传于网络,引发刷屏。虽然《新京报》严正声明个别网络媒体断章取义、造谣传谣,但滚开的油锅中已滴入水,免不了油花四溅。

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正在遭遇安全感危机,又来了个积分入户,“排外情绪”随之抬头。反对者打出的理由是,外来人口蚕食他们的资源,霸占他们的家园,侵占他们的故乡,好像北京只是“北京人的北京”似的。新华社察觉到这种情绪,连忙发文安抚:《实行积分落户,北京人口会“爆”吗?》。

新华社首先声明,北京的积分落户是大势所趋,是全国户籍改革的一部分。深圳、天津、重庆、广州、上海等15座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均已提出积分落户。当然,北京也不能例外。不过北京人也不必担心。从目前已经落实积分制落户政策的城市来看,严控人口仍是前提。报道显示,2013年至2014年通过积分制得到广州户口的人数仅为六千人。而北京的积分落户政策,和广州上海相比,只会更严。

有好事者给篮球明星、“北京荣誉市民”马布里算了算积分。虽然他毕业于美国名校乔治亚理工学院,在北京打拼多年,年薪在150万美元左右,还有自住房,但积分总共只有50.5分。另外,老马就是得100分,他也无法落户北京。为啥?因为他没有连续缴纳社保7年。

马布里尚且如此,一般人更难达标。北京积分落户的加减分项已经明确地说出了这个城市的好恶。大学专科(含高职)9分,博士39分;中级职称2分,高级5分;在自有产权房住一年积1分,租房0.5分;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工作的,工作满一年加2分,而在区域性专业市场、一般制造业、北京市疏解行业工作的,就业每满一年减6分。合起来看,如果你是一个已在京买房、从事高新技术并获得高级职称的博士,落户成功概率最大。如果你没有房子、学历大专及以下、且在工厂打工或在农贸市场摆摊,就基本不要想户口了。

虽说积分制是一大进步,由原来渠道狭窄的户口争夺变成了阳光下的大排名。但公平本身就意味着竞争,而凡是竞争都有规则导向。户口积分背后的精英化导向,仍是为了限制人口,优化市民素质和人才结构。

《中国青年报》评论不愧为业界良心,引用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陆杰华的话说:“积分落户制不应只是针对少数高端人群的,那样和之前的人才引进计划区别不大。”顺着不要忘了底层劳动者这一思路思考,当前的积分制度并非一视同仁,也不能让城市白领在同一起跑线公平地竞争。

漠视外来人口数十年的贡献,让其成为“大城市病”的替罪羊和人口治理的牺牲品,无疑是不恰当的,甚至是不道德的。但北京落户政策超乎想象的苛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著名学者周其仁在评论此政策时强调,“人往高处走”的趋势是拦不住的,光说把城门打开,未免又太书生气。那怎么找平衡呢?更根本的是城市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增加它的承载力。

猜你喜欢
户口落户人口
Who They Are Decides Where They Go
人口最少的国家
坐井观天石头国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
户口
农村地区因婚嫁被注销户口的如何申请恢复
八类“黑户”可登记户口
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
意大利空军F-104落户航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