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优选10%氯化钾口服溶液处方及配制方法

2016-01-13 03:06张海霞,冯锐,胡丽敏
药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氯化钾乙酯水温

正交试验优选10%氯化钾口服溶液处方及配制方法

张海霞,冯锐,胡丽敏,孙绍伟,马静,王玉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3)

摘要:目的优选10%氯化钾口服溶液处方及配制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5%羟苯乙酯溶液的用量(mL)、水温(℃)、溶解用水量(mL)作为试验因素,取5个水平,组成3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按标准正交表L25(53)安排。以10%氯化钾口服溶液的外观性状和微生物限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结果最佳处方为:氯化钾100 g 、5%羟苯乙酯溶液6~7 mL、 加常温纯化水至1 000 mL;最佳制备方法:将氯化钾溶解于水温为60 ℃的600 mL纯化水中,在搅拌状态下慢慢加入5%羟苯乙酯溶液6~7 mL,搅匀,最后加常温纯化水至量。结论正交设计法优选的10%氯化钾口服溶液处方性质稳定,制备方法简便易行。

关键词:10%氯化钾口服溶液;制备方法;正交设计

作者简介:张海霞,女,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byfyzhx@163.com

中图分类号:R944.1文献标识码:A

Formula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best 10% Potassium Chloride Oral Solution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ZHANGHai-xia,FENGRui,HULi-min,SUNShao-wei,MAJing,WANGYu

(AffiliatedHospitalofBinzhouMedicalCollege,Binzhou2566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formula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best 10% Potassium Chloride Oral Solution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Methods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used.The dosage of 5% hydroxy ethyl benzene solution(mL),water temperature(℃) and dissolving water quantity(mL) were experimental factors.Adopting 5 levels together composed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three actors and five levels arranged according to standard orthogonal table L25(53).The appearance of 10% potassium chloride oral solution and the composite score of microbial limit were indexes.ResultsThe best formula was potassium chloride 100 g,5% hydroxy ethyl benzene solution 6~7 mL and normal temperature purified water add to 1 000 mL.The best preparation method was purified water 600 mL of 60 ℃ dissolving the potassium chloride,slowly adding 5% hydroxy ethyl benzene solution 6~7 mL in the condition of stirring,till evenly,finally joining the normal temperature purified water.ConclusionThe property of best 10% potassium chloride oral solution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stable.The preparation method was simple and easy.

Key words:10% Potassium Chloride Oral Solution;Preparation method;Orthogonal experiment

10%氯化钾溶液在临床上为口服电解质补充药,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由于医院制剂配制的10%氯化钾口服溶液,属于非最终灭菌制剂,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变质,因此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收载的10%氯化钾溶液处方中加入防腐剂5%羟苯乙酯溶液10 mL·(1 000 mL)-1[1],羟苯乙酯的含量为0.05%,以保证该制剂的质量。但在储存和应用中发现10%氯化钾口服溶液不够稳定,特别在20 ℃以下易析出许多小结晶,使得制剂性状不合格。为此,人们做了很多实验,有的从制备方法着手试验研究[2~5],有的从防腐剂用量进行试验研究[3]。作者参照文献做过多次试验,按照规范的配制方法用常温纯化水配制10%氯化钾溶液,即时析出大量羟苯乙酯结晶,用热水配制时虽短时间不析出羟苯乙酯结晶,但成品在(20±1)℃储藏月余即析出羟苯乙酯结晶。羟苯乙酯浓度过低起不到防腐作用,过高又影响制剂的质量,为此,作者采用正交试验,从羟苯乙酯防腐剂的用量、制备用水的温度、溶解用水量进行优选,现介绍如下。

1仪器和试药

1.1仪器JH502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8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1 000 mL烧杯、500 mL量筒及5 mL刻度吸管(上海玻璃仪器厂)。

1.2试药氯化钾(天津开发区海光化学制药厂,批号:20111101),羟苯乙酯(广东省台山市新宁制药厂,批号:20110406),5%羟苯乙酯溶液(本院制剂室,批号:20120318)。

2方法与结果

2.1正交实验方法

2.1.1处方氯化钾100 g,5%羟苯乙酯溶液适量,加常温纯化水至1 000 mL。

2.1.2实验方法及流程本试验以影响制剂质量的3个因素:5%羟苯乙酯溶液的用量(mL)、水温(℃)、水量(mL)作为试验因素,取5个水平,组成3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按标准正交表L25(53)安排,试验设计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水平表

注:水温指溶解氯化钾时的温度,水量指溶解氯化钾时的用水量

2.1.3考察指标氯化钾水溶液的外观性状和微生物限量。

2.1.4考察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采用直观分析方法,以极差R的大小及方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2样品制备

2.2.1首先按照中国医院制剂规范配制5%羟苯乙酯溶液500 mL,含量合格后备用。

2.2.2试验分组按表1及表2设定的水温和水量分5组(A、B、C、D、E)进行。

A组:由1号、10号、14号、18号、22号组成,实验水温为30 ℃;B组:由2号、6号、15号、19号、23号组成,实验水温为40 ℃;C组:由3号、7号、11号、20号、24号组成,实验水温为50 ℃;D组:由4号、8号、12号、16号、25号组成,实验水温为60 ℃;E组:由5号、9号、13号、17号、21号组成,实验水温为70 ℃。

2.2.3样品配制方法精密秤取处方量的氯化钾,分别置于带有编号的1 000 mL烧杯中,按表1、表2设定的因素水平,量取各编号相应温度数量的纯化水搅拌溶解,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各编号相应数量的5%羟苯乙酯溶液,最后加常温纯化水至1 000 mL,搅匀,分别分装于100 mL药用聚乙烯塑料瓶中,储藏于(20±1)℃观察,7 d观察1次,并详细记录。

表3 方差分析表

2.3评分指标及评分标准以10%氯化钾溶液性状(羟苯乙酯结晶析出的时间)和微生物限量为考察指标。综合评分满分为60分,性状占30分,微生物限量占30分。

2.3.1外观性状考察以羟苯乙酯结晶析出的时间的早晚评定,满分30分,在室温(20±1)℃放置9个月无结晶析出者为30分,结晶析出时间每提前30 d减5分,配制后90 d以内析出和配制即时析出者判0分。

2.3.2微生物限量考察满分为30分,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J项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薄膜过滤法检测[6],于配制后1、3、6个月检测,取3次平均数进行比较分析。细菌、真菌均低于20个为满分,各增加10个减5分,80个以上判0分。

2.4结果分析

2.4.1直观分析由表2可见,以10%氯化钾溶液的外观性状和微生物限量为评价指标,综合评分后,经直观分析,由极差R的大小显示,因素B>A>C,且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A1B4C2和A2B4C3。

2.4.2数据采用SPSS 13.0 处理,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因素A和因素B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因素C对试验结果无显著性影响(P>0.05),方差分析与直观分析结果相一致,即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A1B4C2和A2B4C3。最佳处方为:氯化钾100 g、5%羟苯乙酯溶液6~7 mL、水温为60 ℃、溶解用水600 mL、加纯化水至1 000 mL;最佳制备方法:将氯化钾溶于60 ℃ 600 mL纯化水中,在搅拌下慢慢加入5%羟苯乙酯溶液6~7 mL,搅匀,最后加常温纯化水至1 000 mL,搅匀即得。

2.6验证试验按正交试验优选出来的2个处方分别制备3个批次的10%氯化钾口服溶液,按“2.3.1”项、“2.3.2”项综合评分。综合评分与正交试验优选的4号和9号方结果相近,详见表4。

表4 验证性试验结果

3讨论

从综合评分结果分析,因素A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特别对10%氯化钾溶液性状作用最显著。随着5%羟苯乙酯溶液用量增大其评分降低,而且当5%羟苯乙酯溶液用量增大到8 mL以上,明显降低。而因素B恰恰相反,随着温度增高其综合评分增高,当水温降到30 ℃,明显降低。因为羟苯乙酯几乎不溶于水,温度低时,羟苯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显著。据文献报道[7],羟苯乙酯在水温25 ℃时的溶解度为0.17 g·mL-1,在水温80 ℃的溶解度为0.86 g·mL-1;另外由于盐析效应,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羟苯乙酯在氯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比水中更小。所以在天冷时氯化钾溶液中羟苯乙酯含量稍高,羟苯乙酯就有可能在氯化钾溶液中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导致该晶体的析出。本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因素C虽然对本实验影响较小,但从综合评分结果也能看出,溶解用水量较高时得分较高,溶解用水量较低时得分较低。试验操作中发现,溶解用水量低于500 mL,溶解较困难。因此本实验优选的10%氯化钾口服溶液处方及制备方法(A1B4C2和A2B4C3)性质稳定,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既能够使10%氯化钾口服溶液的性状稳定,在天冷时不会析出羟苯乙酯结晶,又能够达到防腐作用,从而保证制剂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另外,从表2综合评分结果分析,溶液性状栏各水平差异非常显著,1水平和2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个水平。而微生物限量栏各水平差异不显著,除10号方外,微生物限量均在100个以下,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作者分析,10%氯化钾口服溶液中析出的羟苯乙酯结晶,有可能是其在氯化钾溶液中达到过饱和状态及盐析效应所致,溶解部分已达到抑菌效果。这一点在前面已描述过,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政局.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 [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2]寇培艳,张丽华,郭欣玲,等.氯化钾溶液配制方法的改进[J].包头医学,1998,22(1):22.

[3]庄志铨,曾佳,沈勇刚,等.氯化钾溶液配制方法的改进[J].今日药学,2012,22(10):610-611.

[4]陈立.氯化钾溶液配制方法改进[J].西北药学杂志,1999,14(1):19.

[5]陆小儿.氯化钾溶液中羟苯乙酯的质量控制[J].医药导报,2008,27(8):994-995.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107-116.

[7]罗明生,高天惠.药剂辅料大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53-354.

猜你喜欢
氯化钾乙酯水温
氯化钾与萝卜汤促进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术后排气的临床分析
豉香型白酒中三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在蒸馏及原酒贮存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应避免在低于10℃水温条件下给温水性鱼类接种疫苗
氯化钾镀锌层发雾故障原因
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分析方法研究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太平湾发电厂坝前水温自动化观测系统改造
晶莹的彩色树枝
一种氯化钾盐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去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