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清肺化痰合剂治疗肺热咳嗽的效果分析

2016-01-15 09:16蔡成华蔡明月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0期
关键词:肺热清肺糖浆

蔡成华 蔡明月

肺热咳嗽是中医内科的常见病。中医认为,此病属于外感咳嗽之一,多发生于春夏季节。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声嘎哑、气粗、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液稠黄、咳时汗出、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体酸楚、恶风、身热、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等。在临床上,麻杏石甘汤、泻白散是治疗肺热咳嗽的主要药物,但其疗效常不理想。近年来,我院采用自制的清肺化痰合剂治疗肺热咳嗽,取得了确切的效果,现将相关的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286例患者均为近年来我院门诊收治的肺热咳嗽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为18~65岁,其入院时的体温为37.6~39.1℃,发病的时间为4~7d,其中有男性161例,女性125例。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肺热咳嗽的诊断标准。采用双盲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有178例患者,对照组有108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川贝枇杷糖浆进行治疗,其用法是:每次服50ml ,每日服3次。为治疗组患者应用清肺化痰合剂进行治疗。此药的制用法为:取黄芩30g,金银花20g,石膏30g,天花粉20g, 地龙20g,杏仁20g,胆南星20g,法半夏20g,天竺黄20g,柴胡20g,浙贝20g,炙紫菀20g,葶苈子20g,炙甘草20g,单糖浆、苯甲酸钠各适量。将半夏、贝母分别捣碎,将杏仁进行燀制,与其他的药物一起用8倍量的水浸泡1h,分别煎煮2次,每次持续煮沸60min。将两次所得的药液合并后静置1h,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为相对浓度为1:1的药液。将此药液冷却至室温后静置冷藏24个小时,取上清液进行过滤。将此滤液加95%的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60%,静置冷藏24个小时,取上清液进行过滤,并回收其中的乙醇直至无乙醇味,再加入5%的单糖浆与0.25%的苯甲酸钠搅拌均匀、煮沸、过滤。将此滤液加纯水至6000ml,灌封于100ml的玻璃瓶中即成,可每次服50ml,每日服3次。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不为其使用其他的药物,在用药5d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

2.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的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其临床疗效分为以下级别:治愈:经治疗,患者的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显效:经治疗后,患者咳嗽的症状减轻,痰液清稀、量少。有效:经治疗,患者咳嗽的症状减轻,痰黄稠、量多,咯痰不爽,咳时汗出,并有轻微的咽痛。无效:经治疗,患者的病情无明显的改善,甚至在进一步加重。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最新的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Ridit对等级资料进行μ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在治疗组患者中,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136例,为显效的有28例,为好转的有8例,为无效的有6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3%。在对照组患者中,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55例,为显效的有26例,为好转的有9例,为无效的有18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μ=3.97、μ0.01/2=2.58、μ>μ0.01/2,2), 差 异 显 著(ρ<0.01,R治<R对)。详情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4 讨论

清肺化痰合剂是我院中医科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多年的验方。此方是根据热邪犯肺的病因病机,采用水提纯沉法制备的纯中药制剂。在此方中,柴胡有清热解表的作用,黄芩、金银花、石膏、天花粉有清热解毒、清泄肺热的作用,地龙、杏仁有解痉、平喘、止咳的作用,胆南星、法半夏、天竺黄、浙贝、炙紫菀、葶苈子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炙甘草有调和诸药的作用。将上述诸药合用制成的清肺化痰合剂具有清热解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可有效地治疗外感肺热咳嗽。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ρ<0.01),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与应用川贝枇杷糖浆相比,应用清肺化痰合剂治疗肺热咳嗽的效果确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附录9页.

猜你喜欢
肺热清肺糖浆
双叶茶治肺热咳嗽
糖槭树——流糖浆的树
清肺排毒汤为什么要配大米汤
穴位贴敷可治小儿肺热咳喘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参麦止嗽糖浆中8种成分
冬清肺火用橄榄
天冷肺热令人咳
枇杷糖浆
学习煮糖浆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