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腹腔镜技术和常规开腹术进行子宫切除的效果对比

2016-01-15 09:16张晓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0期
关键词:韧带开腹切口

张晓华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手术。临床上通常使用该手术治疗子宫肿瘤、子宫内膜疾病等[1]。过去,临床上常使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子宫切除,接受常规开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后遗留的疤痕较大。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为了比较使用腹腔镜技术与常规开腹术进行子宫切除的效果,我们对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130例患者。我们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有65例患者。常规开腹组患者的年龄在43~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4.8)岁。在这些患者中,有子宫肌瘤患者4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1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5例,子宫脱垂患者4例。她们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为Ⅲ级。腹腔镜组患者的年龄在46~76岁,平均年龄为(54.9±5.1)岁。她们中有子宫肌瘤患者4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9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例,子宫脱垂患者3例。她们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为Ⅲ级。两组患者在年龄、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我们对常规开腹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开腹子宫切除术[3],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切断患者的子宫圆韧带及卵巢固有韧带,打开其子宫阔韧带的前叶及膀胱腹膜反折处,分离其膀胱,依次分离子其宫动脉、静脉、主骶韧带,环形切开其阴道壁并切下其子宫,缝合其阴道残端,关闭其腹膜反折处后,缝合其腹部切口。

对腹腔镜组患者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4]。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其进行导尿后在其腹腔内置入举宫器,在其脐孔上方2~3cm处作一长约10 mm的纵切口,置入气腹针后建立人工CO2气腹,气腹内的压力约12mmHg。将长度为10mm 的腹腔镜置入其腹腔,用腹腔镜探查其盆腔内的情况,在其左下腹做2个长约5mm的两个穿刺口,在其右下腹做一个长约10mm的穿刺口,在其左下腹的两个穿刺口分别置入2枚直径为5mm的腹腔镜,在其右下腹穿刺口置入1枚直径为10mm 的腹腔镜。使用双极电凝刀切断患者左、右子宫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用电切刀切断其子宫阔韧带的前后叶并将其膀胱反折处的腹膜打开,适当地下推其膀胱,分离并切断其子宫动脉及静脉、主骶韧带,暴露其阴道穹隆后,切除其子宫,将切除的子宫从阴道取出。若其子宫较大,则将其子宫进行分块后取出,缝合其阴道残端,用生理盐水冲洗其盆腔,用腹腔镜检查其各个子宫血管切口,确定其各个子宫血管切口无渗血现象后,放尽气腹中CO2,取出腹腔镜,缝合各个穿刺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术毕至排气的时间(h)、术中出血量(mL)、术毕至下床活动时间(h)以及术后并发症(如发热、阴道出血、切口感染、尿潴留、肠粘连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数据值均小于常规开腹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观察指标的比较(x± s )

3 讨论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手术。临床上通常使用该手术治疗子宫肿瘤、子宫内膜疾病、子宫脱垂等[1]。过去,临床上常使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子宫切除,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术野广阔等优点,但该手术也具有一些缺点,如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多、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患者的术后遗留疤痕较大等[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在术后遗留的疤痕较小等优点。但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操作难度高于进行常规开腹子宫切除术,该手术的难点在于如何妥善地处理患者子宫血管的切口。医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其被切断的子宫血管,患者被切断的子宫血管切口在术后会发生渗血,渗血易引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医生在切断患者的子宫血管时需精确地解剖其子宫血管,紧贴其子宫侧切断其子宫血管,常用的方法是先对其子宫血管进行电凝闭合,再剪断其子宫血管[6]。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子宫切除的效果优于使用常规开腹术进行子宫切除的效果。

[1] 郑玉梅.腹腔镜下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的疗效对比[J].医学信息,2014(5):351-352.

[2] 布占红,熊小琴,朱虹,等.腹腔镜与开腹行复杂性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5,16(2):60-61.

[3] 刘晓岩.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比较及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4):81.

[4] 孙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与经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72-73.

[5] 朱和琳.腹腔镜下子宫切除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比较分析[J].医药前沿,2014(33):142.

[6] 夏勤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4):61-62.

猜你喜欢
韧带开腹切口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