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静脉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

2016-01-15 09:16余启松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0期
关键词:导丝光纤下肢

丁 峰 余启松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此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下肢浅静脉的第一对瓣膜关闭不完全,使其静脉腔内的血液出现反流,从而增加了患者下肢静脉的压力所致[1]。临床上对此病患者通常进行手术治疗。近年来,临床上多用静脉腔内激光手术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不错。为了进一步验证此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我们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激光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5例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29例。他们的年龄在46~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3±7.8)岁。其中,有65例患者的左侧下肢出现静脉曲张,有45例患者的右侧下肢出现静脉曲张。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抽剥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让患者取平卧位,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在患者腹股沟的韧带处做一个手术切口,找到大隐静脉。对腹股内外侧的浅静脉进行结扎。在距患者股静脉主干0.5cm处切断大隐静脉,对其进行缝扎,并保留远端的大隐静脉。在患者左内踝的前上方做一个手术切口,找到大隐静脉,对保留的远端大隐静脉进行贯穿缝扎。在近端的大隐静脉内放入抽剥条,直至患者的腹股沟,然后,将大隐静脉完整剥除。对成团的静脉进行分段剥除,以完整清除其静脉团。最后,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止血、缝合处理。为激光组患者使用静脉腔内激光手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在进行手术前,通过超声检查找到患者大隐股静脉瓣膜及内踝处大隐静脉主干的具体位置,并进行皮外标记。让患者取平卧位,对其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用套管针对患者的大隐静脉进行穿刺,退出针芯,置入导丝,沿着导丝置入导管,使导管进入患者下肢的上端静脉,退出导丝,将激光的光纤插入导管,连接激光闭合系统,沿着导管将光纤送至皮外标记处。将导管向后撤,露出光纤的顶端(长度约为1cm)。将激光的发射功率设置为12W,将两次脉冲的间隔时间设置为1s,将每次脉冲的时间设置为1s。在发射激光的过程中,同步后撤导丝和光纤。与此同时,沿着大隐静脉的走向对其进行加压,使其管腔闭合。对于出现曲张的静脉属支,可使用套管针对其进行多点穿刺,直接插入光纤,使此处的静脉管腔闭合。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3~5天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2]

①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下肢疼痛、肿胀的症状明显减轻。②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下肢疼痛、肿胀的症状有所缓解。③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下肢疼痛、肿胀的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 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1,表示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结束后,激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结束后,在激光组中,出现切口疼痛的患者有2例,出现发热的患者有1例,激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45%。在对照组中,出现切口疼痛的患者有5例,出现发热的患者有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36%。激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上多用静脉腔内激光手术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治疗。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该术式的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可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3]。该术式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来使患者曲张的下肢静脉血管因血液凝固、管腔收缩而永久闭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静脉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

[1] 陆耀良,康涛,韩松等.腔内激光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单纯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3(4):688-691.

[2] 刘惠洁.腔内激光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26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5):611-612.

[3] 王志刚,雷泽华,余慎林等.静脉腔内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4):372-375.

猜你喜欢
导丝光纤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FIBBR King-A系列HDMI光纤线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
一条光纤HDMI线的诞生长飞/长芯盛FIBBR工厂走访实录
全国产1550nm 窄脉宽光纤放大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