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阿米卡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及经济性分析

2016-01-15 09:09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6期
关键词:米卡舒巴坦西林

刘 彬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以及反复咯血等。另外,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胸闷、乏力或发热等症状。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03%~0.05%[1]。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抗菌类药物治疗该病。为了探讨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阿米卡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性,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标准[2],均伴有咳嗽、咳痰及反复咯血等临床症状,且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这些患者中,排除患有血液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以及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症的患者。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甲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其年龄为15~83岁,平均年龄为(54.2±6.5)岁。在乙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龄为16~81岁,平均年龄为(53.6±8.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我院对甲组患者使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生产企业: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72)的用法为:将适量的氯化钠注射液加入到3.75g的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中进行稀释,然后将稀释后的药液与1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治疗3次,连续治疗7天。我院对乙组患者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阿米卡星进行治疗,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的用法与甲组患者相同。阿米卡星(生产企业: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699)的用法为:将适量的氯化钠注射液加入到0.6g的阿米卡星中进行稀释,然后将稀释后的药液与2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7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我院参照《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3]中规定的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评定标准将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分为治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治愈: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与体征无变化或在加重。治疗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与治疗的总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4.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X±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乙组中治疗结果为治愈的患者有8例,为有效的患者有18例,为无效的患者有4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甲组中治疗结果为治愈的患者有2例,为有效的患者有19例,为无效的患者有9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住院的平均时间为(11.2±3.1)d,甲组患者住院的平均时间为(16.7±2.8)d。乙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治疗的总费用为6650.8元,甲组患者治疗的总费用为8496.6元。乙组患者治疗的总费用明显少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住院的时间以及治疗总费用的比较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呼吸道反复感染和炎症反应破坏了肺部正常的组织结构,使呼吸道气流受限,肺功能出现障碍,免疫力下降,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性肺损伤。该病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从而危及其生命。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之一。该药是由美洛西林钠和舒巴坦钠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的美洛西林钠是一种苯咪唑青霉素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而舒巴坦钠是一种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二者联合使用可有效地杀灭大多数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阿米卡星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以及沙门菌等均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4]。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阿米卡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患者的治疗费用较低。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住院的时间以及治疗的总费用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阿米卡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并能减少其治疗的费用。

[1] 潘慧明.支气管扩张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148-149.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

[3] 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第二稿[Z],2007.

[4] 《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课题组,刘国恩,善联,等.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2011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1,6(03):6-48.

猜你喜欢
米卡舒巴坦西林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experimental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uranium monoxide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鲍曼不动杆菌对舒巴坦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西林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