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1-16 06:25于春雨
关键词:双轨制校企旅游

“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于春雨

(黑龙江工业学院 经济系,黑龙江 鸡西158100)

摘要:针对国内旅游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双轨制”是该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三全”是该模式实施的重要环节,科学的旅游企业选择机制是该模式实施效果的有力保障,“五能”“四促”型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是该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校企全方位合作的领域、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企业收益的主要方面是该模式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旅游人才培养;校企合作;“543”双轨制

作者简介:于春雨,硕士,副教授,黑龙江工业学院。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2013020021)。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3-0012-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in the training mode of domestic tourist talents and pointed out the key facto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543” dual-track system of tourism talents training .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543” double-track system training mode, which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mong the “543” double-track system, the “San Quan”in Chine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link ,however the scientific selection mechanism is the powerful guarante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odel. The “Five Can”, the “Four Promotion” are the core of the mode. Cultivating the abilities of the students and obtain the benefits are important tasks for enterprises which reflected the value of the model.

旅游企业需要既能操作,又能管理,既有创新创业能力,又有发展潜能的人才,但目前高校人才的培养规格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够科学合理,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不够,使得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为适应企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旅游企业与高校的双赢,应该构建一种有效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内旅游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旅游专业校企合作比较多的形式是工学结合,以订单式、“2+1”、“股份合作”模式居多。

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与旅游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实训、实验、师资培养等方面合作,通过学习与实习方式在学校和旅游企业进行教学,毕业生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旅游企业参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解决了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可是限制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择业单位多向选择,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在现今人才市场日臻完善、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形势下,订单式已经不适应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要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旅游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是实行理论教学以校内为主,把实验、实习作为辅助实践性教学环节,顶岗实习以企业为主,把在企业进行部分专业课学习作为辅助,要求学生结合实践问题选择毕业设计项目,要求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模式。旅游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走上导游、计调、酒店经理等工作岗位后上手快、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的营利性特点和企业人员教学水平的限制,使学生在企业往往学不到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却成为企业的“专职劳动力”,导致学校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的真正目的。

旅游专业“股份合作”模式是旅行社、景点、酒店等旅游企业和职业院校通过订立章程,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货币等多种形式向职业院校注入资金,双方形成一个新的股份合作实体的模式。同简单的合同合作模式相比,股份合作模式更为稳定,校企之间因为是股权关系,只要股权关系没有变化,合作关系就不会解除,始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旅游专业“股份合作”模式使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与学校的关系更加牢固,合作也更加密切和顺畅,在解决贫困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问题上,不仅注入资金的企业可以利用自已的股东地位与学院协商和贫困生签订劳动合同的预合同,由企业代学生缴纳学费,待学生毕业后可用其工资偿还,而且还可以开展半工半读实现免费职业教育。但由于企业趋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性与教育的公益性会产生矛盾,企业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忽视人才的培养,使得学生沦为企业的廉价甚至免费劳动力,阻碍了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由于企业是投资入股,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有可能受到企业经营的某些负面影响,可能会因为企业的倒闭解除校企合作关系或影响甚至终止了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

目前现行的旅游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其优点,也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端,在这些模式培养下的学生,只是单纯地掌握技能技巧,比如带团的技巧、餐饮服务的技能,但其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足、职业道德缺乏、管理水平过低,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不足,学生发展潜力过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水平。我们需要一种既能满足企业需要又能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 “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543”双轨制模式是以“理论学习、认识学习”+“企业训练、创新学习”的双轨制培养思路,以校企合作共赢为基础,签订协议,相互促进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543”模式保障了双轨制的有效实施,能够培养出既满足企业需要,又能有良好职业生涯的人才。以“五种能力培养”为目标,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使学生不仅仅能够就业,还能有发展的潜力,不仅能动手操作,还能从事管理工作,还能创新、创业和爱岗敬业;以“四个促进”为手段,加大双师比率,促进企业人士与教师的交流,加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促进专业理论学习,加大技能大赛获奖率,促进职业素养养成,加大实践教学比率,促进专业技能提高;以“三全”为保证,通过全方位的合作、全体师生的参与、对全部实习和学习过程的监督指导,实现企业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共赢。详见下图。

三“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双轨制”是“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校企合作共赢为基础,签订协议,实现学校与企业相互促进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在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之后,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把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际运作结合起来,学校教学形成“理论学习、认识学习”+“企业训练、创新学习”的双轨制培养思路,校企合作双方都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该模式把企业从辅助的角色调整为和学校一样重要的角色,充分调动学校,尤其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实现校企共赢,使合作更长久。

2.“三全”是“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环节。

“三全”通过校企全方位的合作、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全部教学与实习过程的监督指导实现企业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共赢。只有学校和企业真正实现“三全”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三全”是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环节。企业方可以对专业班级出资冠名,以奖助学金等形式资助学生;企业可以派资深员工到学校讲课;企业可以与学校共建实验室等。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学校教师与企业员工合作做课题,所有的老师都要有进驻企业兼职和服务的经历,所有学生都要有企业实习的经历,实现学生在学校或在企业都有实习单位或指导教师的全过程的监督指导。

3.科学的旅游企业选择机制是保障“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的有力保障。

选择适合的旅游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关系到校企合作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是“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有力保障。要建立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的机构,负责对合作企业的审批、校企合作的日常管理、年度效益评价和周期评估等,制定新建和取消合作企业的工作流程,限定合作企业的条件。合作的企业应具备如下条件:独立的法人资格、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较高的合作诚信度,通过与该企业的合作可以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带动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等。

4.旅游专业“五能”“四促”型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是“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

以五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四个比率促进为手段,构建“五能”“四促”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旅游专业“五能”“四促”型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是“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内容,也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有效途径。

通过到多所高校和多家旅游企业走访调研,学校与合作的旅游企业共同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五能”“四促”型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重要载体。人才培养方案分为理论、实践、企业实战三个模块。

理论模块以“五能”为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餐饮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旅游礼仪》《急救知识》《旅游心理学》等课程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形体训练》《营养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设计SYB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将《政策法规》《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黑龙江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等导游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模块中将学生技能大赛获奖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计入人才培养方案学分。

企业实战模块中将学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分。

5.校企全方位合作的领域、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企业收益的主要方面是“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

校企全方位合作的领域:教师双师资格培养,由师生员工参加的大赛的组织,教师的企业挂职锻炼,实验室建设,企业员工培训,学生课堂教学,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企业冠名班等。

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模拟、社会实践、企业顶岗等。

企业受益的主要方面:合作企业可以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可以优先获得学校优秀专业教师的智力支持、可以从学校获取企业战略规划制定需要的重要信息、可以优先取得学生大赛和专业班级的冠名权等。

总的说来,“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较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实践锻炼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创新能力,使学生更有发展潜力,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助力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雪丽.基于ACR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20):292-294.

[2]张培茵,王玉. 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63-165.

On 543 Double- track Training Mode for Cultivation of Tourist Talents

Yu Chunyu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xi, Heilongjiang 158100,China)

Key words:cultivation of tourist talents;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543” Double-track System

Class No.:G642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双轨制校企旅游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旅游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浅谈我国无效婚姻制度
新时期双轨制高考的改革路径
双轨制:转型期的建筑业生产政体——基于Z、H两个工地的个案研究
我国社会保障双轨制并轨背景下现收现付制的隐性债务探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