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荐轩辕

2016-01-16 08:03李零
读书 2016年1期
关键词:抗战苏联

李零

二○一五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战争 ”二字很沉重,“胜利 ”二字很悲壮。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幕,血流成河,泪流成河。

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将军眼里,在史家笔下,也许只是冰冷的数字,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对失去他(或她)的亲人来说,那却是一切。

网上的数字极不准确,也不可能准确,只能当作大概。

战胜的一方:美国死了二十九万人,英国死了二十六万人,法国死了二十一万人,中国死了一千八百万人,苏联死了两千六百六十万人。

战败的一方:德国死了三百五十万人,日本死了一百八十五万人,意大利死了二十万人。

德国屠杀犹太人,据说死了六百万人。

这里的数字,无论怎么统计,都是苏联最多,中国其次。

二○一五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本来应该普天同庆,但在这个充满偏见的世界上,各国有各国的庆祝法,人类的感情并不相通。

说起 “二战 ”,美国想起的是珍珠港,日本想起的是广岛、长崎,西方只纪念犹太大屠杀和诺曼底登陆,苏联死了多少人,中国死了多少人,没人关心。不只不关心,中俄两国的纪念活动,西方还坚决抵制。有位德国汉学家甚至理直气壮地跟我说,我们德国可以向犹太人忏悔,但中国不配让日本忏悔。

二○一五年五月,我在日本东方学会第六十届会议演讲。他们给我安排了很多活动,其中一项是参观东洋文库。日本有太多的中国资料。他们对中国的研究,既深且广,对中国琢磨得很透。

东洋文库的收藏,特色之一是中国方志。可能事先了解到我是山西武乡县人吧,他们特意为我准备了康熙版的《武乡县志》。展厅中有一幅新收的藏品,《大明地理之图》(一八一四年细史玄俊临摹于京都)。那幅地图很大,英文说明,题目是 Large Map of East Asia,下面的解释是,它不仅包括中国,也包括朝鲜、日本、琉球群岛和越南。

站在大洋彼岸,从日本人的角度看,我看见了中国,看见了山西。我用手一指,瞧,那块绿色的地方标着武乡县。我说,这就是我的老家。

武乡是个著名的抗战圣地。东边是太行山,西边是太岳山,漳河水,九十九道湾,哗啦啦流过我们县。一九三三年,武乡就有共产党,阎锡山称 “四大赤县 ”之一,它的第一个党支部就在我们村,北良侯村。武乡过去的县城,是座石砌的台城,非常漂亮,“二战 ”中被日军烧毁。他们在武乡杀了很多人。

我爸爸,我妈妈,他们都参加过抗战,整整八年,从开始到胜利。我们村,李丙全、李克忠、李伏牛、李水柱、李牛则、李全信、李含明、李华明、李戊生、李怀珠、李呈田、李五昌 ……很多人都

死于这场战争:有些死于战斗,壮烈牺牲;有些被日军虐杀,死得

非常惨(据李秀碧:《北良侯人物志》,二○○二年)。

八月一日,长治学院邀我参加该校和《历史研究》杂志合办的抗日战争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会议安排我作总结发言。我说,我不是抗战史专家,不配作总结。短短五分钟(他们只给我五分钟),我能说什么呢,我只讲了两点。

一、上党是自古取天下的战略要地,太行、太岳,每个县都重要,八路军总司令部是流动的,不光在武乡,虽然我是武乡人,对武乡很有感情。

二、抗战是 “二战 ”的一部分,脱离国际谈抗战,什么也讲不清。比如打我们的日本人,帮我们的美国人,就是今天,我们都不太了解,特别是不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

老兵李四元(摄于解放战争时期)

八月下旬,我参加了北大、牛津的西伯利亚考察,从阿尔泰山,一路东行。

俄罗斯的大自然,雄浑壮阔,非常空旷,非常寂静。在街上,在加油站,到处都有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海报。苏联解体后,卫国战争几乎是这个国家唯一的精神支柱。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海参崴。酒店在海边,窗外是大海,凭窗远眺,天风扑面,我仿佛看见了对岸的日本。

纪念 “二战 ”胜利,书很多,文章很多,看不过来。眼看一年将尽,会上想说未说的话,不吐不快,借《读书》一席地,说几句感想,算是我对牺牲者的纪念吧。

(一)什么叫 “国际秩序”?欧洲,自罗马帝国解体后,四分五裂,干戈相寻,根本没有像样的国家。他们的现代国家是战争的产物。战胜国强迫战败国割地

赔款,解除武装,缔结不平等条约,理所当然,这就叫 “国际秩序 ”,这就叫 “和平 ”(peace的拉丁语是 Pax)。如三十年战争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反拿破仑战争有《维也纳会议议定书》,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凡尔赛和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有《雅尔塔协议》。《凡尔赛和约》埋藏着下一场战祸,《雅尔塔协议》预示着未来的冷战。战争与和平,有如同一枚钱币的两面。我们都还记得,“一战 ”胜利后,中国作为 “战胜国 ”,何等屈辱,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二战”胜利前,三巨头拿中国做交易,把一切商量好,让蒋介石签字,他只能吞下苦果。

(二)谁挑战 “国际秩序 ”谁倒霉。

富勒(John F. C. Fuller)是英国人。他说,一次大战后的和平是 “不列颠的和平 ”(Pax Britannca),二次大战后的和平是 “美利坚的和平 ”(Pax Americana)。尽管英国无可挽回地衰落了,但他宁要 “美利坚的和平 ”,也绝不要 “鞑靼的和平 ”(Pax Tartarnica,指苏联的和平),因为在他看来,俄国人是野蛮人。一次大战,德、俄是主要交战国。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备尝屈辱,逼出一个法西斯主义;俄国伏尸百万,经济崩溃,逼出一个十月革命。在他看来,德国是世界秩序的挑战者,苏联是共产主义国家,更是。二次大战,德、俄还是主要交战国,英、法想把战火引向苏联,但事与愿违,法国被占领,英国被轰炸,最大战败国还是德国,苏联虽浴火重生,牺牲太大,最大好处落在美国手里。二次大战后,为了冷战大业,西方不再制裁德国。德国呢,也愿赌服输,不再挑战 “国际秩序 ”,认定当老二,其实更好,紧跟美国,与法国修好,向犹太人道歉,“民主国家不再战 ”,携起手来,共同对付苏联。“二战 ”后,反犹属于非法,仇俄却很时髦。去年,西方纪念诺曼底登陆七十周年,有人揭露,盟军也有黑暗面。但《零年:1945》的作者怎么说?他说,虽然本地男人不高兴,但美国大兵跟苏军可大不一样,“他们带来了双重的解放,军事解放和性解放。

他们解放了被占领的国家,还让许多女子品尝到了一种全新的自由滋味 ”(盛韵采访:《伊恩 ·布鲁玛谈二战终战七十年》,《东方早报 ·上海书评》二○一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三)日本的逻辑。

日本从 “脱亚入欧 ”到“亚细亚主义 ”到“大东亚共荣圈 ”,有一套自圆其说的侵略逻辑。很多日本人都真诚地认为,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应由亚洲最先进的日本来领导。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这些饱受欺凌的国家,把他们从欧美的殖民统治下 “解放 ”出来,因此当他们到来时,不但不应抵抗,还应夹道欢迎。而不幸的是,“二战”期间,很多落后国家夹处于交战的大国之间,确实也选择了合作,成为汪伪那样的伪政权。他们说,打反正打不过,跟谁不是跟,宁愿接受 “解放 ”,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大潮也借了这个势,无非再换个 “保护者 ”。日本在中国打仗,跟活生生的中国人打仗,但他们并不认为是跟中国打仗,而是跟中国的 “保护者 ”打仗,因此绝不承认是被中国打败。

(四)谁来援助中国?

中国抗战是一部非常屈辱也非常悲壮的历史。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一直委曲求全,退让退让再退让,押宝于国际干涉。东北丢了,华北丢了,华南丢了,中南丢了,首都沦陷遭屠城,多少忠勇之士战死沙场,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国际就是不干涉。东北义勇军在东北抗战,八路军在华北抗战,新四军在华南抗战,他们在国军丢掉的地方,坚持敌后抗战,在中国最危险的地方,用最弱小的力量,同最强大的敌人作战,怎么就不叫抗战了?凭什么只有国军溃退千里的正面战场才叫抗战?在援华问题上,有些人大讲飞虎队,没错,我们应该感谢飞虎队,但要说只有美国援华,那就错了。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一年,中国最困难的时候,美国在哪里?当时真正援华,只有苏联派出的航空队,他们有两百多官兵血洒长空。一九四五年,

美国负责海上,而陆上出兵,消灭关东军,也是苏军。美国对日宣战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国民党政府对日宣战在第二天,抗战已经整整过去了四年。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五年,中国的正面战场在西南方向,主要是配合英、美作战,更主要是中国援助英、美。

(五)谁来接收中国?

《开罗宣言》、《德黑兰协议》、《雅尔塔协议》、《波茨坦公告》是安排战后接收。中国的接收只是这场大戏的缩影。苏联接收,主要是与苏联邻近和有共产党抵抗组织及武装力量的国家。美、英接收,主要是前法西斯政权和其占领国的伪政权及伪军队。《菊与刀》,有它没它都一样。为了冷战的需要,保留天皇、保留日本军政界的残渣余孽,那是必须如此,也必然如此。蒋介石也好,阎锡山也好,战争尚未结束,他们就赶紧与日军接洽,请他们协助剿共。冷战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揭开大幕。战后的一切,比如柏林墙问题,比如以巴冲突,比如外蒙地位,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比如台海危机,比如钓鱼岛问题,无一不是 “三巨头 ”给我们留下的历史遗产。

(六)冷战决定了后冷战

美国在全世界驻军,千条绳,万条索,捆着全世界。发财是硬道理。战后,凡是发了财的国家都是发的冷战财,凡是跟美国作对的国家都揭不开锅。但冷战结束后,金融危机的阴云却始终笼罩着这个 “千禧之年 ”的新世纪,谁的日子都不好过。一九九○至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世界一面倒。美国及其盟友乘机发动了一连串战争:海湾战争(一九九一),科索沃战争(一九九九),阿富汗战争(二○○一),伊拉克战争(二○○三至二○一一),利比亚战争(二○一一)。最近一场是叙利亚战争(二○一一年至今)。先挑动内乱或内战,再“人道主义干涉 ”,是其惯用手法,终于导致大批难民从战乱地区涌入欧洲,爆发地地道道的人道主义危机。反恐是美国发明,但恐怖主义的根子却是美国。“基地 ”组织和塔利班是美国及其盟友一手资助、武装和训练,原本是为了对付苏联的阿富汗战争,结果却成为反美武装。最近的 “伊斯兰国 ”(IS)是谁扶植,也是有目共睹。前有纽约 “九一一 ”,近有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终于为世界敲响警钟。

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一百年前,历史还是那样陈旧。

难道这就是 “历史终结 ”吗?难道我们永远也摆脱不了历史宿命吗?

老兵李四元(摄于解放战争时期)

还是让我们回到脚下,还是让我们回到当年,说说我认识的一个普通人吧。我手头有两张照片,怀璧哥送我。照片上是一位抗战老兵,现在已经去世,当年也曾年轻。他的名字叫李四元。

此人十岁在家放牛种地,十六岁去平遥纱厂当工人,抗战爆发,他才十七岁。下面是他的简历(据《北良侯人物志》引《李四元同志回忆录》):

一九三七年,参加决死队教五团,在三营当公务员。一九三八年,参加牺盟会,成为地下党员。一九三九年,给太岳区保安司令部游击一支队支队长当警卫员。一九四二年,多次参加白晋铁路破袭战。一九四五年,参加武西(武乡西部的简称)三区游击队,段村(武

乡新县城)解放后,这支队伍改编为武乡独立营。一九四六年,武乡独立营改编为武乡独立团,任特务连班长。

一九四七年,武乡独立团改编为太行十五军四十三师一二七团

(属二野),任团卫生队指导员,以林县为根据地,参加解放博爱、汤

阴、安阳。

一九四八年,过黄河,参加解放郑州,参加淮海战役。

一九四九年,参加渡江战役,在景德镇,率卫生队一班,俘敌一排,

荣立一等功。后随部队转战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一九五○年,在云南剿匪。同年秋,参加志愿军,任十五军补

训师三营教导员。

一九五六年,转业到天津航运管理局,任银河办事处主任。

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一口气打了十五

年仗,立过多次战功的英雄,一九五八年却选择回乡,默默无闻当

农民。他的立功喜报是回到家乡才看到。

吃粮,当兵,在很多农民看来,祖祖辈辈,再普通不过。不打仗,

回家种地,多好,事情就这么简

单。但他们干出的事却惊天动地。

我曾在老家住过五年,和他

一起劳动,却从不知道他的故事。

当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照片

时,我曾问,这是谁呀。怀璧哥说,

这就是那个天天和你在地里动弹

的老汉呀。

想起他,我就会想起我的家

乡,想起许许多多像照片上的他,

同样年轻,不幸死在战场上的人,

想起这场普通人的抗战。

二○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猜你喜欢
抗战苏联
戈尔巴乔夫承认:苏联解体违背全民意志
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地向苏联挑衅
武装保护苏联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雾在做迷藏
抗战雕塑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