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符号理念的城市色彩形象塑造研究

2016-01-23 19:40郭红雨
流行色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文化符号城市文化表达

内容摘要:

本文采用文化符号理论的视角,通过研究城市文化与城市色彩的关联,阐述城市色彩是在传统文化文本作用下形成的文化符号的观点,论述了作为文化符号的城市色彩的文化表达作用,结合安康城市色彩形象规划设计实例,论证城市文化内涵通过色彩转译表达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文化符号 城市文化 城市色彩 表达 转译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culture and urban col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ymbol theory, and takes the Ankang urban color image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expounds that the Ankang city color is the cultural symbol which 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exts, discusses the cultural expression of urban color as a cultural symbol. Moreover,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function of urban color symbol for the reproduction and translation of Ankang urban culture, and explores the strateg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through urban color translation.

1.城市色彩与城市文化的关联

城市色彩是城市物质空间环境最直观显性的视觉元素,城市中的色彩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是城市居民共同经营的城市文化的物质形态化。色彩地理学的理论认为,文化背景是决定地方色彩特征的最重要因素,一个城市适宜的色彩形象应该是充分表现当地文化环境,并经过历史筛选传承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色彩体系。为此,本研究着重关注城市色彩所表达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城市历史、宗教信仰、风俗民情、节庆活动、社会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如果说,自然环境提供了城市色彩的特定生长土壤,人文环境则以其深厚的内涵赋予城市色彩以独特的性格和精神。优秀的城市色彩形象,可以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城市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底蕴。研究城市色彩的文化属性,并寻找它与当地文化根源的联系,是探索城市色彩内在构成与发展趋动力的重要任务,运用城市色彩魅力来强化文化特征,就成为用城市色彩来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正是城市特色营造可以期待的内容和途径。

然而,如同城市文化的隐性特征一样,城市色彩的文化属性,也以是一种隐性的方式存在的,使得文化塑造色彩和色彩表现文化,仅以一种形而上的理念,停留在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虚浮状态。因为对象的难以捉摸和方法的无法确定,就使得提取文化含义和表现文化特征,始终是一件难于落实的事情,最终变得虚无缥缈。这也正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最易消失,文化特征难于真正传达表现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广阔的地理版图,孕育了多元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地方文化性格和地区精神,也塑造了丰富的城市色彩文化以及色彩偏好,地域性城市色彩的个性和多样性正是由这些独特、具体的地区文化形成的。地区性的城市文化是构筑城市色彩面貌的灵魂,城市色彩是为城市精神增色的霓裳。当我们感叹中国的城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方向的时候,不妨从城市色彩文化意义的发掘与文化符号再应用的角度,为城市特色的营造寻找路径。

2.城市色彩的文化符号表现

为破解城市色彩中文化内涵难以表现、城市文化的色彩特征难于体现的难题,本研究通过文化符号的视角,特别借助文化符号学以语言符号学模式为基础、集现代系统方法、结构主义方法与阐释学方法于一身的综合方法体系,作为研究的方法手段,通过解析城市色彩体系蕴含的文化精神,展示文化脉络对于塑造地区性城市色彩特色的价值,剖析隐性的城市文化和表象化的城市色彩之间的关联,将城市色彩作为文化表达和传播的符号,探寻以清晰可视的符号转译途径,体现城市色彩对城市文化的再现与表达,为城市特色的塑造提供科学可循的路径。

一般意义上的符号概念,多局限于一种精炼的图形。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理解,无论是图形、图像、色彩、形状还是文字、声音和信号,只要携带一定的信息含义,并“对于某个人来说是以某种关系或某种能力存在的某种事物,都可称之为符号(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查尔斯·皮尔士Charles Peirce)”。符号学研究中以洛特曼为代表的莫斯科-塔图学派(1973年),从符号形式研究社会和文化,着重文化的各个符号元素组成和规律以及文化与其代表符号之间的关联机制的研究,是文化符号学的代表理论。文化符号学在阐述文化意义上有着重要的表现作用,其影响早已超越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的范畴,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等学术领域,也为本研究带来重要的启发。

文化符号学认为:文化是一个地区或民族在历史生活中积累沉淀的思想与思维方式。“文本”是文化组织和贮存的各种方式的总和机制及其组合规律。文本是携带信息的文化基本结构单位,文本通过描述成为了符号,符号又对文化进行传播与表达。以文化符号的视角研究城市色彩,可以阐述为:通过城市色彩的特征提炼表述城市文化性格,例如城市的人文活动、节庆民俗、民间工艺等色彩,即是一种对城市文化的文本式描述,由此提炼的城市色彩代表谱系,就成为了一种文化的符号,因为它携带并传达了当地文化的丰富信息,还能通过色谱的应用来传播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也就是文化符号学中所说的,籍由符号对文化的描述,推动文化的发展。

在安康城市色彩形象规划的项目中,我们运用文化符号学的思路分析城市色彩的文化意义,厘清文化借助色彩传达的路径。安康位于我国的内陆腹地,地处陕西省东南端,是川、陕、鄂、渝四省的结合部,同时受到秦、楚、蜀文化的影响,在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之中,成就了具有本地域鲜明特色和独立品格的安康文化。首先,特殊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安康人顺应自然规律以求得个体生命的自由发展的文化传统;南北相融、东西贯通的区位特点使安康位于多种文化接壤交汇处,既有三秦文化、中原文化以及羌族文化的刚烈、雄浑、苍劲的风格,又有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宁静、柔婉、秀丽的风采;既有长期植根于农业社会基础上的山地型农业民俗文化,又有包容性的移民文化特质,也富于宗教文化和高人隐士适生的文化氛围,特别是秦巴汉水民俗文化在东西融汇、南北兼蓄的基础上,形成了“水性”为主导的秦巴汉水文化的文化基因;同时,历史上作为流民安置区的安康,造成对人格自由的过分限制,形成封闭守旧和唯上顺从等价值特征,由汉、回、满等23个民族构成的集聚而产生相互碰撞、相互兼容又相互异化的多元文化凝聚特征,使得安康城市文化在南北交融的同时,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特征。综上所述,安康城市文化具有封闭与包容、好胜与机敏、韧性与变通,且自然朴素、淡泊沉稳的气质。这样的城市文化思想深刻的散布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可以通过文学、音乐、戏曲、绘画、色彩、建筑等各类文本的形式,从各个层面和角度阐述其特征,而这些文化的特点,也因为各类文化文本的描绘得以加强和发展。其中色彩是和各类文本关联最广泛,色彩既是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又有极强的符号性,是具相对独立性的一类文化文本。

为此,我们广泛调研了作为文化外在符号的民间工艺、节庆活动、日常生活场景等56种人文活动和用色偏好,例如安康著名的剪纸、刺绣、皮影雕刻、泥塑、丝绸、灯笼等工艺和民间歌舞等,分析提取人文色彩共计236种。其中,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为主题的安康民间大红剪纸,高纯度中明度的大红色色彩语言单纯强烈,渲染了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传达了北方地区汉民族乡土质朴的文化特质;安康刺绣,由靛青、紫草、石榴子、红花等植物染色线,绣在白底本色家织粗布和靛青染的毛蓝布以及黑色、红色底布上,图案多为花乌、人物或传统吉祥纹样,无论是纯朴的单色绣还是热烈的多色线绣,色彩语言都体现了秦陇山地农耕民俗的文化风格。安康皮影也是受到三秦文化和中原文化共同作用的民间艺术,多用传统颜料藤黄、铜绿、品红、黑、白色,采用中国绘画的工笔重彩方法,以大红大绿色平涂分填多次烘染着色,以镂线凿孔计白,色彩简明浓烈、厚重沉着,具有浓厚民族传统的装饰趣味,符号化地表达了陕南地区秦风浓郁、固守传统的文化传承。具有“秦风楚韵”的安康也有较多来自南方水性文化的色彩文本。例如安康地区源于鄂西的八岔戏;随鄂豫一带花鼓艺人迁入陕南而传播开的大筒子;由山西、关中两地移民传入曲调又加入了南方渔鼓筒的安康道情;兼具四川、湖北特征,舞台色彩色泽艳丽、柔和灵动;由两湖地区移民在明末清初带来的汉调二黄、花鼓戏、彩莲船、狮子舞、小场子等民间戏曲,不仅旋律跳跃激扬,不同于西北民乐的酸调,而且场景、服饰多用淡绿、桃红、大红等花团锦簇、艳丽活泼的色彩渲染,融合了湘、鄂、川三地,体现了荆楚水乡的审美偏好。

以上述民间艺术、民俗戏曲为代表的安康人文环境色彩主要以中明度、中低纯度的黄色(Y),中明度、中至中高纯度的红色(R),中高明度、中低纯度的蓝紫色(PB)和中高明度、中低纯度的紫色(P)为主,以及中高明度、中低纯度的黄绿色(GY)组成(图1),这种艳丽多彩、色调明快的色彩,与古朴沉厚的西北地区人文环境色彩迥异,富有鲜明移民文化印记,阐述了秦头楚尾、南北杂合的安康文化特性。

深受人文环境影响,安康传统地域建筑色彩的移民文化特征更加明显,表现出不同地域风格的拼贴感。这也是由于安康历史上多次移民的涌入,极大影响着当地建筑形式与材料的运用,塑造了多样化倾向的传统建筑色彩特点。安康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色彩受楚文化影响较大,秦和巴蜀文化也具有重要影响力,汉江以北受秦文化影响显著,由汉江自东向西和向南,民居建筑的楚风逐渐向巴蜀风格过渡。例如安康城区传统建筑与荆楚一带的民居建筑较为相似的硬山灰瓦顶、白粉墙与青灰砖墙相间,暗赭红色木柱与檐梁的色彩效果,建筑外墙很少施彩,但在屋脊处有白色花饰,檐口位置以及马头墙处施以水墨图案,颇具楚风遗韵(图2);紫阳民居以当地出产的青仄色石板或泥瓦盖顶,山墙采用四川穿斗式结构,淡粉色的墙面,棕褐色木构架,表现出的巴蜀建筑色彩,外墙檐口又施以青仄图案,体现荆楚风格;青瓦粉墙的吴家花屋,因满院雕梁画栋而得名,又是陕南地区少见的湘派清代古建筑;旬阳民居多滨江吊脚楼,青色片石屋面,棕色木构墙身,彩绘装饰丰富,南北兼容的色彩特征明显。

以安康市旬阳县蜀河古镇和石泉县后柳水乡古镇为例,受荆楚风格影响的蜀河古镇有“小汉口”之称,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古民居与保存较为完整的黄洲会馆、杨泗庙、清真寺、三义庙等明清古建筑,古镇建筑色谱主要以中低明度的N为屋顶色;中高明度、中低纯度的R、YR、Y为墙面色;点缀色主要以中明度、中低纯度的R、YR、G、中低明度、中高纯度的R为主,具有明显的楚风影响的陕南古镇色彩。位于石泉县南部的后柳古镇,受四川建筑风格浸染,黑仄色瓦屋顶的穿斗式建筑,因为红棕色木柱和赭色木墙裙带来了较多暖调,白粉墙与灰砖墙的组合柔化了色彩的基调,提亮了主辅色的明度,建筑色谱以中至中低明度的N为屋顶色;中高明度、中低纯度的PB和中明度的N为墙面色;点缀色主要为中低明度、中低纯度的R、YR、Y、GY、中高明度的N,色彩相对朴素,是具有巴蜀水乡风味的陕南古镇色彩(图3)。安康传统建筑色彩主要有中至中低明度的无彩色N系列屋顶色,中高明度、中低纯度的YR、Y、PB等为墙面色;整体呈现亦秦亦楚、秦蜀交融的色彩组合特点,既有西北地区硬朗深厚的无彩色灰和青灰色基调,也有中南与西南地区的质朴柔静的中低纯度黄、黄红色系的辅调色彩,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相对新生的乡土色彩,表现出这一地区由移民历史繁衍出的新建筑文化。安康传统建筑在彩绘装饰上,运用了很多民间工艺和节庆风俗的色彩,例如彩绘中较多使用的稻草黄色、中低纯度的蓝紫色和中纯度的黄红色等都是受到人文环境色彩浸染的色彩符号,直观的表现了安康城市文化的内涵,同时也通过显性的色彩,传播了安康独特的人文信息。

3.城市色彩的文化表达方法

由上述分析得出,城市色彩的特征是在城市整体文化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城市色彩通过对文化文本的转译来表达城市文化的意义,因而,对城市色彩环境的积极塑造与引导就必须强调对城市文化的积极再现与转译,通过城市色彩的文化传达功能,彰显城市文化精神,体现城市特色。

因此,在安康城市色彩形象规划中,我们通过运用色彩分析技术与相应色彩软件,分类整理并整合安康人文环境和传统建筑色彩信息,将富于文化传统和历史意义的人文环境与建筑色彩以代表谱系的方式提取出来,在此基础上,将人文环境和传统建筑的代表色彩以融合、衍生等色彩研究方法,再现于安康专属的城市色彩推荐色谱中。以此方法建构的安康城市色彩总谱由低纯度的N,和低纯度低明度的R和YR构成的屋顶色,中至中高明度的N低纯度中高明度的Y、YR、PB等墙面色的主辅色,再现了当地传统建筑色彩的古韵,转译并再表现了安康城市文化的内涵,此外,从安康传统刺绣、剪纸、皮影雕刻、丝绸、灯笼等工艺和民间歌舞等当地人文环境色彩中提取的具有鲜明移民文化标签与符号作用的色彩构成点缀色。这一套城市色彩推荐色谱(图4),主辅色相对柔静、自然,点缀色乡土、质朴,整体色彩具有轻松和新鲜的田园气质,表达了地处“秦头楚尾”的安康,深受荆楚、巴蜀等南方文化影响的水性文化特性,展现了安康在秦巴汉水之间,“水润彩绘,诗意田园”的城市色彩形象定位。

用城市专属色彩谱系的方式传达城市文化意义,是一种抽象化的文化符号阐述方法。为了让色彩能够直观的传达文化意义,需要以直观的视觉文本来表现,因此,本研究在城市物质空间中最大量性的建筑物等人工设施中应用推荐色谱,通过构筑新的建筑色彩文化,再次加强传统色彩的价值。运用安康城市色彩总谱有效引导城市的建筑色彩,需要分层次的确定城市色彩控制范围与色彩引导要点,构筑既有明确主旋律,又体现节奏变化的城市色彩形象。

本研究根据安康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和发展定位,将建筑色彩规划的控制程度,分为特殊控制、重点控制、一般控制三个层面(图5),并提供相应的推荐色谱、色彩形象建构策略,特别根据具体类型建筑的研究制定配色图谱。例如,特殊控制区主要为历史保护建筑、宗教建筑、典型风貌建筑、历史保护带等能反映城市历史特点风貌的地区,主要包括小北门传统街区、西坝片区、以及沿江两岸的城市核心景观区。此区域文化底蕴深厚,景观资源丰富。区内集聚了大量承袭安康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传统民居,其建筑高度一般小于24米;以及位于城市核心景观区,以居住、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商业为主要功能的江北现代商业建筑。特殊控制区推荐色谱主辅色主要以中低明度的无彩色系(N),中明度、中低纯度的红黄(YR)、中高明度、低纯度的黄(Y)、红黄(YR)为主,典型居住建筑配色图谱如图5所示。重点控制区为商业建筑、重要的行政中心建筑、文化体育娱乐建筑、生态保育等集聚区。主要包括沿汉江两岸范围、黄洋河周围地带、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的现代生活景观区、江南江北的老城风貌景观区等,此区域是城市核心,其功能集商贸、行政、居住、文化娱乐、体育、交通、产业研发、仓储为一体的综合区,是安康市区目前聚集最密的多功能综合区。该控制区内建筑推荐色谱主辅色主要以中高明度、低纯度的红黄(YR)、黄(Y),低纯度的绿蓝(BG)为主,并提供相应配色图谱。

城市色彩符号对于城市文化再现与表现,可以在城市的宏观和中观层面,通过专属城市色彩体系在多尺度的空间色彩形象营造中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提取符号化的城市标志色彩,借助色彩符号转译城市文化内容。

在安康城市色彩形象规划中,我们特别从安康自然清雅的山水环境、纯净质朴的建筑色彩、丰富热烈的民间工艺色彩中,研究提取了城市标志色(图6),期望用带有传统城市色彩基因的标志色系统符号化的概括城市形象。五种标志色包括:象征安康水系、青山、翠竹、石板的玉青(中高明度、低纯度的GY),源于当地传统建筑彩绘中的稻草黄色(高明度中低纯度的Y),来自剪纸、灯笼、红绸等民间工艺品的深绯(中明度高纯度的R),代表古雅、厚重历史感的深黛色(低明度、低纯度的P),接近传统民居粉墙的中高明度浅紫藤灰。通过具有安康传统文化意蕴的标志色,凝练地展示安康南北文化的交融渗透、外来移民和本土居民文化互补共生的城市文化形象,并借用安康典型手工艺品的编织形式和传统建筑材料的肌理,以及传统民居的空间层次,形成安康的城市色彩标志——形象,转译了封闭与包容并存,本土与异质交叠的城市文化意涵。

抽象的标志色,需要借助具体的物质载体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在安康城市色彩形象规划中,我们将城市标志色重点应用在城市标识系统中,通过在城市车行系统、步行系统、景观信息系统等标识牌上的标志色运用(图7),点睛地表达鲜明的城市色彩形象,也使得带有传统城市文化基因的标志色,借助城市标识系统的延伸,成为点缀在城市各种空间层次中的城市文化符号,运用城市色彩的转译和表现作用,延续城市文化,表达城市精神。

4.城市色彩形象塑造的文化符号意义

在现代中国城市越来越相似,现代人越加感叹回不去故乡的今天,本研究运用文化符号的理念,力图从色彩形象营造的角度,发掘城市色彩与文化的内在关联,强化城市文化的色彩符号价值,通过色彩对文化内涵的转译作用,运用城市色彩对城市文化的再现与表现方式,为城市塑造专属的城市色彩形象,也为城市文化探寻回家的路。

本研究以安康城市色彩形象规划为例,实证研究了安康城市色彩是在传统文化文本的作用下形成的文化符号,阐述了作为文化符号的城市色彩的文化表达作用,也结合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实例,论证了城市色彩符号对于安康城市文化的再现和转译功能,并探索了文化内涵通过色彩转译表达的策略方法。

借助文化符号的角度来研究城市色彩与文化,是一种城市色彩研究方法,是借用文化符号的程式来剖析城市文化与城市色彩关联的科学可循的路径,并非认为,城市文化或城市色彩是由文化符号所产生的。在此,文化符号视角只是一种恰巧可以使用的,并且较为适当的研究工具,因此关于城市色彩和城市文化,远不不限于此文中所表述的文化符号含义,这仅是城市色彩的一个角度的反应。

因此,为城市寻求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色彩特质,为城市营造具有文化文本价值的色彩环境,是城市色彩的理想目标,是城市文化借助色彩形象实现传播价值的手段,也是在全球趋同的时代背景下,破解城市地方文化消失难题,塑造城市特色的一种手段。

参考书目:

1.龚鹏程,文化符号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1;

2.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思维世界:文化符号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奥尔特曼·马·切莫斯著,骆林生译,文化与环境,东方出版社,1991;

4.拉普普著,张玫玫译,居屋的形态与文化,台湾镜与像东方出版社,1976;

5.过常宝主编,张明玲著,色彩文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

6.郭红雨,蔡云楠,传统城市色彩在现代建筑与环境中的运用,《建筑学报》,2011年7月,P45-48;

7.郭华正,王忠明,安康民俗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安康民俗大观》,北京,华夏出版社,P1-8;

8.闫杰,陕南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特征,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8月,P221-225;

猜你喜欢
文化符号城市文化表达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