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性格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内在关系研究

2016-01-25 03:22王静马彩云梅雪蕊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2期
关键词:性格发育因子

王静,马彩云,梅雪蕊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 康复科,河南 郑州 450053)

精神发育迟滞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心理发育障碍,多表现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障碍,是儿童成长期比较多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不过调查发现,很多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目前存在性格异于正常儿童母亲的表现,表现为焦躁、偏执甚至极端等表现,不但不利于形成和谐的家庭环境,而且对患儿康复治疗形成反向作用[1]。本研究从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母亲性格表现出发,旨在为干预患儿母亲性格或性情,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进而为促进患儿康复治疗提高条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00例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并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患儿系母亲亲生。②患儿均符合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③患儿于母亲共同生活。③年龄24~45岁,接受过教育且具备监护能力,排除精神病、情绪障碍及其他神经性疾病。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100例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儿童母亲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经济状况、教育程度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基本情况调查 采用自编的一般状况调查表调查母亲年龄、婚姻、身体、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孩子年龄、残疾原因及残疾程度等基本情况。

1.2.2 抑郁、焦虑症状评价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受访对象抑郁、焦虑症状。得分≤16分为有焦虑抑郁症状,17~19 分为可能有焦虑抑郁症状,≥20分为有抑郁症状。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2.3 与家庭环境的关系评价 应用家庭环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评价患儿、患儿母亲与家庭环境的关系。量表由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等10个因子组成,每个因子得分越低,说明表现越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情况

资料显示观察组计算SAS、SDS得分分别为(47.30±7.82)分、(39.32±8.17)分;对照 组SAS、SDS得分则分别是(15.44±9.21)分和(16.28±10.02)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母亲均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症状。

2.2 两组FES-CV评分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FES-CV包含的10个因子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得分分别为(5.82±2.07)分、(5.32±2.14)分、(3.13±1.57)分、(5.73±1.43)分、(5.86±2.01)分、(3.52±2.12)分、(3.85±2.32)分、(4.15±1.27)分、(6.11±1.58)分、(3.36±2.32)分;对照组则分别为(7.32±2.27)分、(5.89±2.36)分、(3.36±1.35)分、(5.71±1.50)分、(6.40±2.22)分、(3.52±2.12)分、(4.05±2.48)分、(4.35±1.26)分、(6.54±1.60)分、(3.71±2.20)分。两组除独立性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9个因子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小儿精神发育迟滞会恶化为异于正常儿童的认知、行为及社会障碍,且短期内难以治愈,康复期长,往往给患儿父母造成明显的心理应激和精神压力。由于精神迟滞发育康复期漫长,且预后普遍差,使患者错过发育关键期,患儿父母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精力、体力和时间,以及来自于外界的社会压力,因此精神压力会恶化成心理疾病,给家庭蒙上阴影。

本组资料显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母亲抑郁(ADS)和焦虑(SA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母亲(P<0.05),说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母亲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心理问题比较突出,这与大量的研究结果趋于一致[2]。而母亲心理问题容易蔓延成家庭问题,久而久之形成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反过来会对患儿康复训练产生不利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心理学家认为[3],健康的家庭基础是健全的家庭结构,即领导-组织及权利分配-成员角色明确-有效的焦虑-感情支持等。家庭家庭应有强烈的家庭认同感,有着共同的生活重心,能随着家庭内部变化而随时调整,始终确保家庭稳定。家庭结构失衡会影响到内部成员心理状态。从调查来看,当孩子被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初期,大部分家庭是趋于团结一致,认同齐心协力渡过难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病情未见好转,智力低下反应日趋明显,康复希望日趋渺茫时,许多家庭开始裂变,内部结构失衡,表现出消极负面情绪,家庭的正向作用消失。从具体的个体性格层面来看,一项针对有发育障碍的患儿母亲群体的调查发现,出生发育障碍患儿的母亲普遍存在性格异于正常人群的表现,较正常儿童母亲表现出更明显的焦躁、消极、偏执、狂躁甚至极端等,这些负性的性格会转化为相应的认知行为和肢体行为[4]。进一步推及到家庭,其所在家庭环境普遍处于不健康状态,存在诸多的家庭问题。笔者认为,原因是这类群体的性格缺陷会导致家庭内部沟通不畅通,甚至停滞,以至于无法形成良性互动的内部情感及交流模式。基于此,本研究选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来评估家庭环境与患儿母亲的内在关系。本组资料显示,FES-CV10个因子中,除独立性外,其余9个因子观察组得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家庭环境因素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母亲心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子中的知识性、娱乐性、情感表达等均与内部情感、交流模式有关。从这个角度上说,从家庭系统支持和心理干预层面加强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目前性格进行引导,形成积极、正向情绪,或许对孩子的康复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杨秋,苑静进,张嘉默.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母亲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3(7):675-676.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2010:318-320.

[3]张奕,易春丽.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父母抑郁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6):776-777.

[4]辛奎波,齐文博.心理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母亲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0):1510-1511.

猜你喜欢
性格发育因子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猫的性格爪知道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