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渗透

2016-01-26 02:39张秀莲
学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张秀莲

摘要:小学品德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基本的道德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重要作用。育人先育德,因此,加强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育,是其他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考虑到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为了更好地开展品德教育,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品德与生活(社

会)》的教育教学中,让小学生易于接受知识教育,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完善自身的成长和发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 品德教育 渗透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075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是完成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小学生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多数小学生受到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被家长过分溺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产生焦躁、不耐心或自暴自弃,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个人的成长。因此,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既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也是帮助小学生全方面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说,小学生只有具有了优秀的心理素质,才能够正视自身发展的不足,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从中获得新知识和经验教训,并在此过程中养成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二)是提升思想品德科学价值的重要

支撑

我国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片面关注理论知识的说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武装学生思想,提高品德教育的教学目标,但是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给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使得青年一代(特别是学生)变得浮躁和困惑。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文化和多元思想文化给人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这种大环境下,许多学生在思想上迷茫,不知所措;在心理上脆弱,抗压能力低,难以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因此,必须在学生接受教育期间,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小学作为学生教育的起点,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起着奠基作用。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准确把握教材与心理教育的契合点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以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为载体的,那么教育过程肯定离不开教材的引导和帮助。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熟练运用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心理教育。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安排,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掌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出心理健康教育实例,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再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心理教育内容,既要防止学生接受知识过少,难以形成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要避免学生因学习内容过多,压力过大而导致出现厌学情绪。

(二)建立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基础,那么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教学方式和在学生间的受欢迎程度有直接关系。一名优秀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在师生间搭建起平等交流、探究合作的学习关系,通过多种手法营造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融洽的环境中更好的掌握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高效课堂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圈子之中,才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下一步的教学安排。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图片、视频短片等内容,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凸显出来。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存在滞后性,不能满足于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状况,在教材固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的品德知识储备,与时俱进的提高心理素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自觉接受新知识、新方法,不断优化课堂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为高质量教学提供坚实的保值。其次,教师要掌握综合式的教学方法,将创新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既要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再次,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定期培训机会,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育教学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启发引导,感染积极情感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学对象是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儿童。在教学过程中,单纯说教,讲道理,难以引起学生共鸣,无法唤起学生情感,则很难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实际上,情感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感染法自然而自然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以情导学,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巧妙内化,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与积极情感来感染儿童,诱导学生主动交往互动,让他们受到情感感染,受到心灵熏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然,若要强化情感教学目标,教师还需要打破教材与课堂束缚,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与教材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看法,肯定正确想法,巧妙引导学生纠正错误想法,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玉庆.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2011(6):13-15.

[2]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产研究[J].教育与科学,2013(3):46-48.

[3]刘萍.延吉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2012(3):19-22.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