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的渊源

2016-01-26 02:39罗伟
学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赵氏孤儿伏尔泰传播

罗伟

摘要:《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有深刻的文化渊源。我们应重视这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流变。

关键词:传统儒家文化 伏尔泰 传播

流变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246

在12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先后出现了两部具有重大反响的悲剧作品: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和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伏尔泰作《中国孤儿》是以元代著名悲剧《赵氏孤儿》为蓝本的,这部剧作无疑是伏尔泰对中国文化仰慕之产物。在我看来,我们更应重视这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流变。

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启蒙时代的法国文化的影响

我们由这两部剧本的内容出发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中国孤儿》的故事框架是由《赵氏孤儿》发展而来,其最终目的都是救孤,因此不少国内外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把《赵氏孤儿》作为伏尔泰《中国孤儿》的源头,据此他们提出看法:

(一)文学作品与接收研究

“读者是参与创作的力量,作品的意义要通过他(读者)的接受才能显现出来。”这一观点突出了文学研究中除作家和作品以外的第三个要素:读者的重要性。接受理论的提出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特指“倡导的研究文学与文学史必须侧重研究读者接受的理论”,它的提出是文学作品的研究过程表现出了主观性和历史性的特点。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自产生于中国并辗转流传到法、英等一些西方国家,并最终导致了《中国孤儿》的诞生,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出文学作品接受研究的重要性,《中国孤儿》的产生正是接受研究在伏尔泰身上作用的结果,因此这小说自然也包含了伏尔泰自身的主观性。

(二)法国元素与中国元素的结合

在《赵氏孤儿》基础上改编的《中国孤儿》,体现出伏尔泰启蒙思想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最完美的结合。

《中国孤儿》的副题是“孔子的五幕伦理

学”,可见伏尔泰是在借此戏剧展示他对儒家文化魅力的向往。而剧中的尚德就是伏尔泰心目中的孔子伦理学的完美承载者。伏尔泰正是想借尚德这个人物,向他同时代的西方人展示他所想象的儒家文化。

如果说尚德体现了儒家文化刚性的一面,那么他的妻子伊达梅便是儒家文化柔性一面的代表,或者说是刚柔相济的一面。她对儿子一腔母爱,她用自己的柔弱之躯和母亲的刚毅坚强,保护处于生命危险中的儿子。不仅如此,伏尔泰还通过她,展示中国文化的尊严感。尤其是对自由的维护,表现出伊达梅的刚的一面。伏尔泰为我们展现的是中国文化的内涵,即自由是最为珍贵的,高于一切,而这无疑印上了鲜明的启蒙时代的色彩。

可见中国文化对于《中国孤儿》的成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启蒙时期的法国文化的结合,即相通性。

正如比较文学研究者曹顺庆曾说过的这段话:“文化传播过程中变异性大于通约性,变异的影响关系更具有意义,文化传播中的变异会产生新生事物。因此,对于文本的研究不应仅停留在‘求同上,而应该转向‘存异比较文学研究。如果同时考虑异质文化的相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从多个向度、多个层面来关注研究对象。”下面我们就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流变进行阐述。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流变

(一)想象中的中国文化与现实中的法国文化——道德与理性成分的增加

《赵氏孤儿》这个戏剧的情节集中在忠义与人情这两者的冲突上,纪君祥笔下的主人公舍生取义,牺牲个人的情感以至自己的生命,成就了“大义”。既突出了戏剧的悲壮色彩,又达到宣扬儒家道德的教化目的。

伏尔泰《中国孤儿》则对原剧中搜孤救孤的悲剧核心做了大胆的改动。他将原剧的主要戏剧冲突变为次要冲突,并强化了本剧本所涉及的灵性与爱情的矛盾。而剧本中成吉思汗凭借贤明君王的形象化解矛盾冲突,宽恕所有人的结局,就成为伏尔泰崇尚自由和平等理想的最佳体现。

这两部作品的不同内容,导致了两者不同的思想内涵。《赵氏孤儿》通过搜孤救孤的悲剧冲突,主要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忠奸斗争。《中国孤儿》则主要通过深入发掘主人公内心深层次的感情与理性冲突,强调理性与道德的力量。

让我们联系法国的社会现实:

18世纪是理性的时代,因此伏尔泰想象中的中国文化成为它所崇尚的启蒙理想的承载者。他维护中国文化即是维护启蒙思想。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中国孤儿》以《赵氏孤儿》为蓝本,不如说是伏尔泰是借《赵氏孤儿》的结构框架添入本国的文学因素,以宣扬自己所崇尚的启蒙思想,更确切地说:理性和人道主义。

可见,中国的文化因素已经在传播的过程中无形的发生了变异。

(二)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误读——爱情因素的增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现在,来分析一下《中国孤儿》中新增的爱情因素——成吉思汗多次向伊达梅求爱,未果,但终被伊达梅与尚德之间真挚的爱情所打动这一情节。

回顾成吉思汗对伊达梅的态度,似乎过于西方化,因为他已完全不像是东方专制君主,倒更像是西方文学中行侠、多情的骑士(堂吉诃德)。而伊达梅也一改儒家文化熏陶下的大家闺秀的本色,俨然法国宫廷里的贵妇。她决心为自由慷慨赴死的壮举,更为中国传统女性之罕见,她无疑是作为伏尔泰本人启蒙理想的传声筒出现的。

伏尔泰笔下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有了更多的西方气质。可见《中国孤儿》的产生,及其呈现的面貌,具有了伏尔泰对中国文化误读与想象的印记。

因此,《赵氏孤儿》到《中国孤儿》的流变并不是一个偶然,它所体现的是各国文化在传播、交流、甚至于仅在自身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的趋势——文化流变。

这种流变表明,一种文化对他种文化的接受要通过自身文化的过滤,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移植,取其所需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的追根溯源,我们既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法国启蒙文化的影响,同时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中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流变,进而发现文化发展的趋势。

文化交流的过程是:接近,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文化交流,是以“我”为主的交流,是文化心理不断成熟的过程。相信中国的文化必然在此趋势下不断完善,走在世界的前方!

参考文献:

孟昭毅.比较文学通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326.(责编 张敬亚)

猜你喜欢
赵氏孤儿伏尔泰传播
孔子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以伏尔泰为例
自然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