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的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

2016-01-26 02:39孙宏业
学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战略布局四个全面习近平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经济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阶段,习近平在讲话中对人民主体思想进行了多次精彩论述,使人民主体思想得到了深化发展。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吸收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思想,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下,凸显了人民主体思想的物质精神基础、现实动力、法治保障和领导保证,将人民主体思想推到了一个新境界。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人民主体 习近平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249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放在一起系统提出。在2015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阐述了“四个全面”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布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也是对人民主体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主体思想

的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让全体中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进行时到将来完成时,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现阶段中国的各方面有实力有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全面”上,小康不是少数人的小康,不是部分地区的小康,从过去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现在真正达到共同富裕和全体小康,让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得到全面改善,摆脱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的困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贫困人口,真正实现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活更加富足舒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保障并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同时增强人民生活质量,做大做好社会财富这块“蛋糕”,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民生问题,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极大地动员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民主体思想提供了夯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人民主体思想的现实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必然举措,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任务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是人民主体的思想和要求更加具体。[1]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长期形成的利益固化格局、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要求党必须冲破原有思想观念束缚,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这也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阻碍、困难,此时“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3],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4],将加强“顶层设计”与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在深入调查研究、统筹规划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人民群众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更加拥护、支持改革,并且参与改革。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人民主体思想的法治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的又一战略举措,是人民群众各项权利的重要保障,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5]全面依法治国是其他三个全面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来保障社会和公民的全面发展和利益实现,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治国的领导核心,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树立法治理念,运用法治这一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进行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全面依法治国,展示了我国法治建设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的根本理念,将维护人民的根本权益作为法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维护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通过规范、制度来确定和实施,强化法治权威,树立起法治权威精神。强调全面依法治国,一方面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进行治国理政,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做到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在全面依法治国下,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法律的公正,感受到自身权益、自身利益得到公平对待和有效维护,则会对法律衷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更加坚定、自觉地捍卫法治权威,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坚力量。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人民主体思想的领导保证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证,是践行人民主体思想的领导核心。只有党坚强有力,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国家才能繁荣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管党不严、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6]“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必然选择,使党能够经受住执政考验、深化改革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战胜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能够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获得最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拥戴。全面从严治党,狠抓党领导干部、党的组织建设的能力、素质、作风问题,坚决抵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更好地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从严治党,不只是党内自我完善的过程,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支持,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员”和“检验员”,人民群众成为党的监督主体,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的命运共同体”,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主体力量的发挥。

“四个全面”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为解决现存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整体全局把握,系统科学地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人民获得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吸取智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深入地改进党风政风,为国家增创更多财富,为人民增加更多福祉,为民族增添更多荣耀。”[7]“四个全面”既尊重和维护了人民主体地位,同时又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力量,使人民主体思想发展和践行的更为全面具体。

基金项目:2015年宁波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SRIP)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学院“求真”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课题名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及启示》。

参考文献:

[1]郭良婧,郭广银.认真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把握努力实践人民主体思想[J].探索,2014(1).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3(22).

[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社,2014-10-28.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7]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15-2-17(1).

作者简介:

孙宏业,女,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研究生。(责编 张敬亚)

猜你喜欢
战略布局四个全面习近平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