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东北抗联在辽宁活动遗址

2016-01-27 09:08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17期
关键词:抗联抗日遗址

【图片报道】东北抗联在辽宁活动遗址

抗联一军在辽宁境内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抗联遗址。这些遗址铭刻着抗联将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是辽宁抗日斗争的历史见证,是宝贵的革命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独特的文化遗存。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西征会议遗址,位于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掌镇汤沟风景区。1936年5月,杨靖宇率一军军部和一师部队来到本溪县草河掌山区的汤池沟沐浴征尘,召开了师以上干部参加的重要军事会议,做出了组织抗联部队进行西征的重大军事决策。参加西征的有一师师部、保卫连、少年营和三团,全部西征部队共300余人。首次西征虽未达到预期目的,但它扩大了抗联的政治影响,锻炼了抗联的干部战士,增强了战斗力,有力地鼓舞了东北人民的抗日热情。

三块石抗联遗址,位于抚顺市抚顺县后安镇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三块石山南坡半山腰处。1934年,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到抚顺县的馒首排子、佟庄子、郑家堡子、五龙口、王家店、救兵台、山龙峪、高家店一带进行抗日活动。1936年6月,一军扩编后,三师师长王仁斋率部来到抚顺县,在东社、上马古、马金庄、佟家坟、头冲、二冲等地活动。七七事变后不久,一军袭击了日伪交通要道抚顺火车站,通过旅客向关内传播抗联仍在东北坚持抗战的信息。

抗日联军一军第二次西征会议遗址标志碑,位于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东营坊乡红土甸子村红通沟小佛爷沟东山坡上。第一次西征受挫后,1936年11月上旬,杨靖宇率抗联一军军部来到桓仁县外三堡(今属本溪县),在红土甸子红通沟一个小山坡上召集一师、三师领导干部开会,决定由三师进行第二次西征,其他部队仍在原游击区进行作战。11月下旬,三师进行了第二次西征,但最终失败了。

猜你喜欢
抗联抗日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抗日小英雄杨杨
东北抗联精神赓续传承的价值意蕴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辽上京遗址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痛悼抗联老战士李敏
千年遗址 追寻炎帝足迹
抗日英雄万全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