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定位电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侧壁肿瘤经尿道电切术中的应用

2016-01-28 09:44王锋倪文君赵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侧壁电切术尿道

王锋 倪文君 赵淼

彩超定位电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侧壁肿瘤经尿道电切术中的应用

王锋 倪文君 赵淼

目的探讨采用彩超定位电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侧壁肿瘤经尿道电切术的效果。方法52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行膀胱侧壁肿瘤经尿道电切术,并进行闭孔神经阻滞辅助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神经刺激仪进行闭孔神经阻滞引导,而实验组采用彩超联合神经刺激仪进行引导。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阻滞完成时间、一针成功率、患者最高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超定位电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侧壁肿瘤经尿道电切术比单纯应用神经刺激仪定位更准确、操作更迅速、痛苦更少,因此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彩超;电神经刺激仪;闭孔神经阻滞;经尿道电切术;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是临床上常见泌尿系统肿瘤,多发病于膀胱三角区、侧壁与后壁。对于膀胱侧壁肿瘤的治疗,临床上大多采用外科手术疗法。随着科技发展,目前较多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该术式有损伤轻微、恢复迅速等优点。但是,经尿道电切术可能会引发闭孔神经反射,使电流失控从而出现膀胱穿孔,影响患者康复[1]。因此,需要通过闭孔神经阻滞预防反射的发生。本研究同时将彩超和神经刺激仪应用于闭孔神经阻滞,同时和非超声引导下的情况进行比较,以探讨该术式的优劣。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膀胱侧壁肿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由CT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中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3±10.2)岁,TNM分期:Ta 14例,T18例,T24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7±11.8)岁,TNM分期:Ta 13例,T19例,T2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膀胱侧壁肿瘤经尿道电切术,并进行闭孔神经阻滞辅助疗法。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神经刺激仪进行闭孔神经阻滞引导,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彩超联合神经刺激仪进行引导。彩超型号:迈瑞公司DC-3T型;神经刺激仪型号:贝朗公司HNS12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完成闭孔神经阻滞时间、闭孔神经阻滞一针成功率、闭孔神经阻滞时的最高VAS得分、术中出血、术中血肿及术后24 h腹股沟痛、闭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完成阻滞时间为(63.7±13.6)min,少于对照组的(78.5±2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闭孔神经阻滞一针成功率为76.9%(20/26),高于对照组的34.6%(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ICI为(11.2±9.5)s,低于对照组的(21.1±17.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最高VAS评分为(3.2±0.8)分,低于对照组的(4.5±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4 h均未发现腹股沟痛和闭孔神经损伤,但对照组有2例患者穿刺部位发生出血,实验组无出血、血肿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膀胱肿瘤是最为常见的泌尿外科肿瘤类型,而其中侧壁肿瘤又是最为常见类型[2]。近年来,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侧壁肿瘤成为首选方式,但该术容易引发闭孔神经反射,轻则让患者感到不适,重则造成膀胱壁穿孔、神经与脏器受损等严重后果。因此在行经尿道电切术前,要先进行闭孔神经阻滞。

以往,闭孔神经阻滞大多采用盲探穿刺法,具有定位难、阻滞成功率低、麻醉效果不佳等特点,需要医生具有良好的经验方能提高成功率。阻滞失败,则需要加用辅助药物乃至改变麻醉方法,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的成本[3]。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经刺激仪为神经组织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神经刺激仪能利用电流作用于混合神经,令相应肌肉收缩,并根据收缩定位标志,再在针尖附近找到神经的位置。因此,使用神经刺激仪不需要接触神经干,避免了神经损伤的发生[4]。

而彩超的出现,更是令神经阻滞从盲探转变为直接观察神经。不但能观察到神经阻滞,还能十分明了地观察到局部麻醉注射的扩散情况,以及推动神经束的情况,能直观了解麻醉药物是否已经完全弥散至整个神经的周围,和神经刺激仪联合使用,能够扬长避短,将彼此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彩超定位电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侧壁肿瘤经尿道电切术的效果良好,能缩短阻滞完成时间、提高一次成功率、减低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因此比单纯应用神经刺激仪定位更准确、操作更迅速、痛苦更少,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1]范地兵.经闭孔行闭孔神经阻滞在预防膀胱侧壁肿瘤电切时闭孔神经反射中的应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7):9-10.

[2]刘营.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1) :1487-1488.

[3]卢悦淳,孙健,高春霖,等.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效果的临床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7):641-644.

[4]肖艳英,常业恬.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仪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比较.医学与哲学,2009,30(9):40-4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026

2016-01-19]

150036 黑龙江省医院

猜你喜欢
侧壁电切术尿道
侧壁设计对双环栅场效应晶体管电热性能的研究
越野车侧壁加强筋板工艺改进
陌生的尿道肉阜
汽车冷冲压U形梁卷曲的控制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层合板上层建筑侧壁抗空爆性能研究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