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方:一个“叛徒”的革命史

2016-01-29 17:40呼东方
新西部 2016年1期
关键词:叛徒陕北新疆

呼东方

从早期革命火种传播者,到旧政权的推翻者,再到新政权建设者,他的一生浓缩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特质。但是,“文化大革命”中,他却被康生污为“叛徒”,冤死狱中。让人欣慰的是,邪不压正,历史最终还给了他公道和清白。

2015年12月13日,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的“纪念马明方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众多延安时期与马明方共事过的革命将领的后代,如马文瑞之子马晓文、徐海东大将之女徐文惠、罗瑞卿大将之子罗箭少将、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少将等,以及马明方的儿子马广携带着孙女等众多后辈,共同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这时,距马明方含冤离世已经四十一年。

1974年8月13日,马明方背负着“叛徒”罪名离世时,他肯定没有料到,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这个罪名就能被洗清。1975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为莫须有的“新疆马明方叛徒集团案”彻底平反昭雪。

这种情况,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是极为少有的。

新疆入狱始末

马明方的人生转折点,无疑始于1941年1月。

那一年,马明方从苏联回国,途经新疆时,被中共中央暂留在迪化(乌鲁木齐),任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党支部书记。

当时的“新疆王”盛世才已欲举起反共之旗,但还没有明朗化。鉴于新疆局势的复杂性,非常需要像马明方这样有斗争经验的老党员,稳住新疆的局势。于是中共中央才决定把刚从苏联回国的马明方、张子意、方志纯等20余名有经验的共产党员暂留新疆工作。

留下来工作的马明方,协助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搞新兵营培训和宣传教育等工作。不料到了1942年9月,盛世才借“容易保护与免被国民党发觉”的理由,先是将分住在羊毛湖、“新房子”招待所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的中共党员,全部集中在八户梁原土产公司的一个仓库院内,继之又分批将马明方、陈潭秋、毛泽民等160多名共产党人软禁。

在被软禁期间,马明方和方志纯等人参与了为防事变而组成的总学习委员会的领导工作。他组织领导被软禁人员整风学习,进行革命气节教育,坚定大家的斗志。马明方还先后组织了三次“反普遍审讯”、三次绝食斗争,实现了狱中党组织提出的“变监狱为战场”、“变监狱为学校”的战斗口号。

盛世才曾劝马明方,只要放弃信仰,脱离共产党,就可立即释放。但他奋笔疾书:信仰:共产主义;志愿:回延安。

盛世才调离新疆后,新任命的新疆省主席吴忠信立即将盛世才软禁的中共人员几乎全部投入监狱。在狱中,不管严刑拷打还是威胁利诱,马明方等人都坚贞不屈。他们还在狱中先后发起“百子一条心”、“集体回延安”为战斗口号的三次大规模反普遍审讯斗争和三次集体绝食斗争,不仅揭露了盛世才残酷杀害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的罪行,还挫败了国民党策反中共人员的阴谋,也使得狱中全体中共党员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大批中共党员在新疆被软禁关押的消息,很快即由共产国际转递给中共中央,党中央又迅速电请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工作的周恩来设法营救。

《双十协定》发表后,经过周恩来同国民党当局抗争,1946年5月10日,马明方等100多人被释放。6月10日,经新疆省主席张治中协助护送,马明方等129人从迪化出发,历经3000公里长途跋涉,于7月11日辗转回到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和林伯渠等中央领导的热烈欢迎。

回到延安后不久,马明方等人向刘少奇口头汇报了中共人员在新疆狱中斗争的情况,随后写出《在新疆监狱中反法西斯斗争经过报告》,报送中央组织部。这些史料为中共在新疆的革命工作留下了详实的依据。

当时,为慎重起见,中央组织部还派副部长安子文和干部处处长廖志高等到中央党校代表中共中央当众宣布:“新疆回来的同志,只作集体结论,不作个人结论。胜利回到延安的都是好同志。同志们在狱中党支部领导下,对敌斗争坚决,立场坚定,党籍在狱中依然保留,并计算党龄。”

可让马明方始料未及的是,这份报告成了他在后来的岁月中屡遭迫害、以至于被戴上“叛徒”帽子的“铁证”之一。

初走革命路

2010年出版的《绥德师范学校校史丛书》中,有一篇《群星璀璨—知名校友介绍》的资料,马明方以“银州一杰”被排在《学生篇》的前列。

马明方的故乡是陕北米脂县,古时亦称“银州”。1905年12月14日,马明方出生在叶家岔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马聚财粗识文墨,在务农之余兼当风水先生。母亲一生勤劳俭朴、乐善好施。马明方的原名“济民”,也透露出这个家庭对这个孩子的期望。

陕北人一向重视教育,米脂尤甚。明清以来就被称为“陕北文化县”,先后涌现出李鼎铭、杜聿明、杜斌丞这样的人物。马明方也是8岁就被送去读私塾,12岁转入附近的申家坪完小。1923年完小毕业后,因其成绩优异,被聘在申家坪完小任低年级教员。

1924年秋,19岁的马明方考入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简称“四师”,即后来的绥德师范学校),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折。

四师是1923年5月在李子洲和杜斌丞等人努力下创建的,是当时陕北二十三县惟一的一所新式师范学校。马明方入校时,校长已经是北大哲学系毕业的中共党员李子洲。

此时的四师已有杨明轩、常汉山等一批中共党员任教,马明方一入校,就置身于一个全新的文化和政治氛围里。在课堂上,李子洲亲授新设的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而王懋廷讲授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人的文章。马明方如饥似渴地吸取着这些他过去从未曾接触过的新知识。

在课外,马明方还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新青年》等诸多革命书刊。在李子洲的倡导下,马明方随老师和同学们,深入到绥德城内的市民和近郊农村的农民中去,进行社会调查。在四师开展的“驱逐陕西军阀刘镇华”和反对封建军阀、实现国家统一的“国民会运动”,以及声援“五卅”运动的示威游行,马明方都积极参加。特别是在“脚户”(靠赶毛驴运输为生的人)和农民反对敲诈勒索的斗争中,马明方表现出色,经受住了党组织的考验。

1925年秋,马明方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二年春,开始在学校担任党小组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当时也正值国共两党的“蜜月期”,马明方根据国共合作的精神加入了国民党,从此成为四师的革命中坚力量。

1926年9月,冯玉祥在苏共和中共的援助下,改西北军为国民军联军,以“固甘援陕,联晋图豫”为方针,派出七路“援陕军”以解西安之围,从而欲与北伐军形成南北呼应之势。10月,入陕的一路军经绥德南下之时,军中的共产党员史可轩等人特意要求四师党组织派党员到军中工作。马明方和邓重庆等三人受李子洲派遣,接受了这个任务。

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

马明方随部队离开绥德后,先到三原住了数天。1926年11月28日西安解围后,于右任领导的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随之成立,史可轩任政治保卫部部长兼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校长,马明方和同去的邓重庆等三人分别担任史可轩领导下的卫队师直属三个营的政治指导员,马明方还兼二营的中共党支部书记。他们在军中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久之后就见到成效—这支部队后来参加了著名的“渭华暴动”。

1927年,“四·一二”政变发生,冯玉祥在联军中开始“清党”活动,马明方被迫离开。同年9月,受中共陕西省委派遣,马明方离开西安到陕北清涧的谢子长部工作。途中,他得知谢子长部参加清涧起义在宜川失败,于是回到了绥德。

此时,绥德形势也非常紧张,党的活动已转向农村。马明方与党组织联系后,便在横山响水堡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出任横山区委书记,着手恢复和整顿党组织。

1924年4月,中共陕北特委成立。马明方先后担任绥德县委委员、北区区委书记、米(脂)佳(县)镇(川)中心县委书记和中共陕北特委委员等职务。同刘志丹等一起组织农民运动,抗租抗税,并参与了建立和发展革命武装工作,为开辟陕北革命根据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1931年1月,陕北当地革命活动遭到敌人镇压,马明方为躲避敌人抓捕转赴山西,任中共山西特委巡视员,到崞县、大同等地煤矿工人中开展革命活动。同年秋,山西特委遭到破坏,马明方返回陕北特委继续工作。

1932年12月,马明方代理陕北特委书记。在他带领下,陕北地区武装斗争全面展开,建立起很多乡村贫农会和赤卫队,特别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第一次“围剿”后,安定、绥德、佳县、吴堡等苏区连成一片,纵横数百里。

1934年8月,在清涧寺墕里召开的陕北特委会议上,马明方起草了《关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二次围剿的决议》,决定将陕北游击队第一、二、三支队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第一、二、三团,逐步建立各级工农政权,马明方负责筹备陕北省苏维埃政府的组建工作。

1935年1月25日,陕北特委召开陕北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讨论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保卫和发展陕北苏区问题。大会选举成立了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马明方当选为主席。会议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和《陕北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法》等法规法令。

陕北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陕北革命根据地已基本巩固,并不断扩大发展,先后有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安定、赤源、延川(赤光)等县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或苏维埃政府,土地革命工作进一步展开。

1935年2月5日,由刘志丹主持召开的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北工委),刘志丹、习仲勋、马明方等九人被选为西北工委领导成员。在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的统一领导指挥下,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并肩作战,相继解放了延长、延川、安定、安塞、保安、靖边六座县城,使陕甘边和陕北两块苏区连成一片,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创立了落脚点。

辗转财贸战线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马明方亲自主持统一了地方财政,保障中央机关和红军的供给。红军东征和西征时,马明方号召陕北各级苏维埃政府动员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支援前线。

1936年9月,马明方被任命中共陕北省委书记。1937年2月,中共陕北省委撤销,设立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马明方任委员。同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马明方任边区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

多年的战斗生活,让马明方积劳成疾。1938年8月,中央派他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并治疗疾病。1941年1月,马明方从苏联回国,被中共中央任命为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党支部书记,第二年便发生了前文所述新疆入狱事件,直到1946年才从新疆回到延安。

回到延安后,马明方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兼晋南地委书记,同时还担任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1947年3月,胡宗南进犯延安,马明方与林伯渠一起负责地方工作和支前工作,全力保障前线的需要。毛泽东称赞道:“你们前后方合作得很好,后方虽然运输困难,但粮食和军需物资,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运上去了。”

在兼任晋南工委书记期间,马明方深入晋南31个地县调查了解情况,创造性地领导完成了晋南131万人口的土地改革和城市接管工作。

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在北平召开,马明方率西北解放区代表团出席会议,当选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这年底,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兼陕西省委书记。1950年1月,被任命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席。

在陕西工作期间,马明方不仅完成了全省土地改革和剿匪肃特工作,还迅速稳定了陕西的社会秩序。他提出注重农业发展、重视科技进步,强调加强农村商品生产的措施,使整个陕西的战争创伤很快得以医治,全省经济进入有序发展的恢复期。

1954年8月,中央调任马明方担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和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协助中央秘书长兼中央组织部部长邓小平工作。鉴于在陕甘宁边区马明方的工作经验,1956年1月,中央又任命他为中央财政贸易工作部部长。

当时的财贸部,很多工作还处于摸索建立的阶段,马明方要求所有干部要深入基层,熟悉情况,积累工作经验,争取在三年内打好全国财贸工作的基础。

在财贸部工作的五年间,马明方为全国财贸战线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即便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引起社会经济大变动的情况下,财贸部在组织协调生产、解决民生需要等方面,仍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1960年9月,东北局成立,马明方调任第三书记。他在协助时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做好东北局全面工作的同时,仍然主管财贸工作。

解放后,东北地区被中央确定要建设成为全国重工业基地和粮食基地。在东北工作之初,马明方针对当时粮食减产,人民生活困难的情况,提出要把安排好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作为“整风整社”的重要内容。他还根据东北的实际,提出了安排好市场供应和生产责任制、自留地等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意见。

当时的东北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大跃进”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已显现端倪。在马明方的主持下,东北地区在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的同时,适度压缩重工业,发展轻工业,果断地关、停、并、转企业1100多个,精简350万城镇人员。

1965年年末,东北的各项主要指标已基本恢复到“大跃进”前的水平,国民经济走上了均衡发展的轨道,东北人民的生活不仅得以改善,还给陕西等省提供了一定的支援。

“叛徒”的清白

1967年夏秋之际,康生亲自指示成立“新疆马明方叛徒集团专案组”。康生说:“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在新疆监狱被杀了,而马明方等人却活着回到延安,必定是叛徒。”

1967年10月6日,《辽宁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打倒马明方》的社论,并在二、三版发表了题为《马明方的反革命真面目》的长篇文章。一夜之间,马明方成了“一个卑鄙无耻罪行累累的大叛徒”、“东北地区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一个大头目”。全国各地掀起大揪“新疆叛徒集团”的高潮,大批高级干部和军队领导先后被囚禁。

马明方等人随即被送往北京的卫戍区秘密关押。康生直接领导的专案组实行三班倒,日夜突击审讯,并称“案犯不老实就铐起来,对他们不存在什么逼供不逼供的问题”。

当时,专案组中有人通过大量内查外调,不仅没有找到马明方等人叛变自首的材料,相反发现他们在狱中坚持顽强斗争的许多证据,于是对原先确定的定案性质开始产生怀疑。

1968年4月,在填写审查对象表时,有人将马明方由“叛徒”改为“叛徒嫌疑”。这一改动惹怒了康生,他对专案组成员说:“新疆监狱案子有一个重要特点,马明方、张子意、方志纯等这帮人,捏成一个组织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党隐瞒,销毁证据,掩盖他们的叛徒面目,这是不需要费多大劲就能想到的。”

这个“想”字,促使专案组充分发挥想象力,加大了深挖“新疆叛徒集团”的力度和进度。他们编造了“马明方等在新疆监狱秘密叛变后,又秘密集体加入国民党和特务组织,还秘密领取了国民党党证和特务证”。甚至连张治中受周恩来嘱托发给监狱难友的零用钱,也变成了“领取了特务活动经费”。

1972年,专案组按照原定计划,在《案犯审查情况和处理意见表》上,填写好马明方的名字,还特地注明“叛徒、内奸问题,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康生同志已圈阅,批准定案”。

马明方的儿子马广曾回忆了父亲入狱后他们见到父亲的情景:我们喊了声爸爸,哭着扑跪在他的面前,他老人家流着泪扶起我们说:“别难过,来一次不容易,让我好好看看你们。”我们扶着爸爸坐下后问,怎么满口的牙只剩下几颗,爸爸把嘴贴到我的耳边低声说:“是被打掉的。”我们悲愤欲绝,而爸爸却反过来安慰我们说:“这算不了什么,他们能打掉我的牙,却打不掉真理,打人的人就是没有道理的人。”

1974年,毛泽东对专案工作作了指示:“各个专案组,已经搞了多少年,再不结案,非要把人搞死不可。”他要求先把关着的人放出来,按不同情况分别结案。

但是,在监狱里受了七年身心迫害的马明方最终还是没有等到昭雪之日。1974年8月13日,马明方在首都工农兵医院含冤去世。这年年底,中央三办授权对新疆监狱问题继续复查,从那些被康生、吴法宪扣押的大量国民党档案材料中,发现马明方等人在监狱斗争中十分坚决顽强的材料。半年后,中央三办写了复查结论上报中央,彻底否定了“新疆马明方叛徒集团”的存在。

1975年7月31日,“新疆马明方叛徒集团案”得以平反昭雪,被抓的其他人员先后出狱。

1979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为马明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姚依林在悼词中高度评价了马明方革命的一生,他说:“在五十多年长期革命斗争中,马明方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叛徒陕北新疆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叛徒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叛徒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