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症状性眩晕疗效观察

2016-01-29 10:07金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期
关键词:司汀氟桂利嗪甲磺酸

金辉

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症状性眩晕疗效观察

金辉

目的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在治疗症状性眩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症状性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前提下加服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眩晕消失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且眩晕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症状性眩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效率提高且并发症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甲磺酸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症状性眩晕;临床疗效

症状性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是一种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是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的自我感知错误[1]。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多,症状性眩晕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给大众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患者多表现为感受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如旋转、升降和倾斜等临床症状,临床通常对患者采取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的治疗方法,但该药物治疗率较低且伴有并发症状[2]。本文主要对本院112例症状性眩晕患者进行实验研究,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在治疗症状性眩晕中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接诊的112例症状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症状性眩晕的临床标准[3]。患者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晃感、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两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25.4~49.2岁,平均年龄(37.0±4.8)岁;病程3 h~2 d,平均病程(1.1±0.3)d。对照组中男26例,女29例;年龄27.2~48.6岁,平均年龄(36.1±4.3)岁;病程2.5 h~2.0 d,平均病程(1.3±0.4)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悉本次研究目的,同意参与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①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30,6mg/片]口服治疗,病程2~5 h服用6mg/次;病程>5 h服用12mg/次。②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同时配合服用氟桂利嗪(深圳中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801,5mg/粒)进行临床治疗,取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病程2~5 h服用5mg/次;病程>5 h服用10mg/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①对两组患者服药后的晕眩情况等进行观察。治愈:患者的晕眩状况消失,恶心、呕吐等现象逐渐改善,发病率降低。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减少。有效:晕眩情况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改善,且病态持续发展。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的眩晕消失时间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24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患者治愈18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79,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眩晕消失时间1.8~3.7 h,平均时间(2.3±0.5)h;对照组患者眩晕消失时间3.5~5.0 h,平均时间(4.1±0.8)h。观察组患者的眩晕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333,P<0.05)。

3 讨论

症状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有30%的人都有眩晕的经历,在症状性眩晕发病期间,患者会明显感觉到眩晕,神经性的眩晕症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4]。临床一般对患者予甲磺酸倍他司汀进行药物治疗,然而甲磺酸倍他司汀服用时易产生并发症,且治愈率相比较低。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症状性眩晕,治疗总有效率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且眩晕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有学者[5]提出在症状性眩晕患者治疗过程中,辅助联合氟桂利嗪来共同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眩晕及并发症现象有很好的改善,并对病症的复发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症状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较好,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更加优越。

[1]王有谦,王杨.氟桂利嗪与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眩晕症68例疗效观察.临床合用药物杂志,2010,3(19):57.

[2]关亚云.盐酸倍他司汀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眩晕65例疗效观察.医学信息旬刊,2011,5(5):2678.

[3]许敏,陆学胜.氟桂利嗪和倍他司汀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及其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比较.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2,19(3):228-230.

[4]鲁铭,刘玉溪,朱子桥,等.国产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5,13(9):1-3.

[5]廖锡意,朱伯扬,黄清霞,等.昂丹司琼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2): 264-2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94

2015-09-15]

113300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司汀氟桂利嗪甲磺酸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褪黑素对尼莫司汀抑制胶质瘤U118细胞增殖的增敏效应研究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GC-MS法测定甲磺酸中3种甲磺酸烷基酯类遗传毒性杂质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成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含量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