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竹节手杖的传奇

2016-01-30 22:32吴用耕
红土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连江茅山手杖

吴用耕

一根竹节手杖的传奇

吴用耕

1984年6月,年逾八旬的老红军杨采衡回到他离别半个世纪的苏区连江县,专程从北京将一根邓子恢送给革命老妈妈杨母的竹节手杖“完璧归赵”。让我们听听这根手杖的传奇故事吧……

茅山拄杖

这根竹手杖可有年头了。杨采衡小心翼翼地剥去杖包外套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曲柄,九节,外表细腻光滑纹理有致。此杖为水竹。《海物异名记》载:“水竹灵寿木也。”班固著《汉书》云:“孔光年老,帝(汉文帝)赐灵寿们杖。”即此类竹。

杨采衡记得此杖的第一位主人是茅山道士。茅山蜿蜒于江苏省句容县内原名曲山,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声名显赫。

茅山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共领导的新四军颇有历史渊源。1938年夏,新四军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政治部和司令部设在茅山“万福宫”,叶挺、项英、陈毅、粟裕等新四军将领均在茅山住过。这根竹节手杖为万福宫道长佐足之器物。

1938年4月间,新四军第1、2支队主力挺进江南敌后抗战,成立了先遣支队,粟裕任司令员。粟裕决定新四军在南京附近打一仗,煞一煞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也给弥漫一时的“恐日症”消消毒,由陈毅坐镇茅山指挥。6月17日,韦岗战斗打响,击毁日军军车5辆,打死日军官兵23人,缴获步枪22支,手枪2支,军刀2把,望远镜2个,军旗1面,日钞近万元。韦岗初战告捷,捷报传至茅山指挥部,陈毅正和道长下棋,一局未终,闻捷推枰而起,道长顺手将手杖递给陈毅。陈毅拄杖沉思,微微颔首,朗声吟道:“故国旌旗到江南(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这首诗文采斐然,道长不禁击节赞叹,“将军本色乃诗人也”。

淮安转杖

陈毅在茅山道观拄杖吟诗,这首“卫岗初战”因而被称作“拄杖诗”。道长将手杖送与陈毅,陈毅也不推辞,拄杖下山,口中还念叨着苏东坡的《定风波》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形势有了重大变化,猖獗一时的侵华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但日寇并不甘心失败妄图作最后的挣扎。日军大本营伙同南京伪政权调动日军万余人、伪军2万余人,气势汹汹地向我根据地扑来,搞所谓“清乡大扫荡”,企图消灭新四军主力队伍。“皖南事变”后重组新四军军部.陈毅任新四军军长,曾经和陈毅一道坚持闽西、赣南三年游击战争的邓子恢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4师政委,兼任中共淮北区委书记、军区政委.在陈毅、张云逸的部署指挥下,邓子恢所在的第4师在淮南、淮北根据地不但粉碎了日伪军的“清乡”扫荡,还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向日伪展开强大的攻势。第4师主力5个团越过津浦铁路,在肖(县)、永(城)、宿(县)地区展开凌厉的攻势连战连捷。

就在部队捷报频传之际.邓子恢的小腿在等待警卫员牵马时不幸被一块滚动的山石砸中,虽经军野战医院治疗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陈毅接到中共中央指令要北上延安,临行前便把这根竹手杖送到邓子恢手中,要他倚杖安步,邓子恢再三推脱,陈毅在老战友耳边轻语“此杖来自茅山,内聚仙家真气,拿着它,脚伤立愈,邓主任可否一试?”

不知此杖真挟有仙家灵气,抑是他的脚本无大碍,邓子恢拄杖后脚伤果然好得很快。后来,这根竹手杖成了邓子恢珍爱之物,他的夫人找来碎布头缝了个杖套精心保护。

京都赠杖

1949年10月1日,庆贺新中国诞生的礼花在神州大地燃放。邓子恢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府委员。1953年1月,邓子恢晋京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和国家计委副主任,具体领导农业合作化运动。此间杨母(杨而菖烈士的母亲,革命老妈妈王水莲)两次当选军烈属模范,晋京赴会受到毛主席接见;邓子恢因赴各地视察,未能晤面,打电话到京西宾馆向杨母问候。

1963年,杨母第三次被评为全国烈军属模范。她到北京出席会议时,赋闲在京的邓子恢把杨母接到家中做客,回忆起1931年10月中旬他化名林祖清到连江透堡指导杨而菖发动农民秋收减租抗债斗争,杨母负责保卫他的安全和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等旧事。32年过去了,邓子恢见杨母年纪大了,又缠过脚就将这把竹节手杖送给她。邓子恢亲切地说:“老嫂子,这是一把‘仙杖’,早年曾帮助陈老总和我打胜仗,你把它拄上可延年益寿,安享美好的生活。”盛情难却,杨母拄着竹杖来回走动,心里乐开了花、

连江还杖

全国英模会议临结束时,在国家地质勘探局工作的杨采衡回京述职,闻讯热情地将杨母接到家中做客。

杨采衡是闽西连城人,早年因家贫曾在国民党军队中服役,1931年夏参加地下党领导学生爱国运动而被捕。1933年12月初“闽变”后释放出狱,被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派往连江担任新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13团参谋长。叶飞曾回忆说他是早期闽东地下党中唯一懂得军事的干部。杨采衡在透堡也和当年邓子恢一样住在杨而菖家中,同样受到杨母的照顾。1938年4月,杨采衡曾驻扎在福州洪山桥,刚出狱的杨母赶往福州,动员原红军战士颜台顺、颜发守等扔掉黄包车,穿上新四军军装随杨采衡赴皖南抗日前线。时隔25年,天各一方的革命战友在京城重聚,那欢乐劲就别提了。

告别时杨母见杨采衡的妻子下半身瘫痪,行动极不方便,便把这根竹节手杖塞到杨妻手中……

杨母“文革”时遭迫害于1967年去世,享年79岁。杨采衡被打成“走资派兼叛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1982年杨老从国家地质水文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任上离休,两年后便将这根竹杖送交中共连江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

经文物专家考证,这根竹手杖系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制成,如今已作为珍贵的革命文物,保存在连江县博物馆。

(作者:连江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猜你喜欢
连江茅山手杖
一品锅中尝春味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二
不倒翁手杖
连江,人生得意须尽鲜
第十九届海交会连江旅游招商成果显著
手杖3
手杖2
手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