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对比

2016-01-31 06:18郭瑞清刘玉耆李雪娟周斌苏广志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腰椎

郭瑞清 刘玉耆 李雪娟 周斌 苏广志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对比

郭瑞清刘玉耆李雪娟周斌苏广志*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目的:寻求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加椎问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行腰椎后路减压后Coflex动态固定的非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及2年,两组L3-4,L4-5,L5-S1节段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好于术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合和非融合固定术均能够有效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但非融合术式对关节活动度影响更小,更适用。

【关键词】脊柱融合;腰椎;退变性疾病

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病变,由于发病部位位于脊柱下端,因而患者在应激状态下或者过度劳累时均容易发病。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以固定融合术为主,但是容易造成关节退变、椎管狭窄等,严重者需要再次手术;而非融合固定术是目前一种较新型的手术方式,对降低相邻节段的退变具有重要的作用。我院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患者90例,分别采用固定融合术和非融合术治疗,现将对比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影像学检查显示L4-5单节段病变,排除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在36~66岁,平均年龄为(47.5±5.2)岁,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为(3.1±0.2)年;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7例,年龄在35~64岁,平均年龄为(47.6±5.3)岁,病程在2~7年,平均病程为(3.2±0.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通过C型臂X线机进行定位,以椎间隙L4-5为中心,向后正中方向做4cm的纵行切口,然后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腰背筋膜,开始手术。

1.2.1 对照组

确定腰椎是否稳妥,采用Margel法进行,如果稳定性不佳,椎管减压后对拟融合的椎体之间的椎间盘组织进行彻底摘除,刮除上下运动终板,在植入椎间融合器后进行复位加压,然后进行外侧植骨;如果稳定性较好,选取关节突外缘垂线和横突水平线之间的交点作为进针点,行L4、L5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然后椎管减压,摘除髓核。

1.2.2 观察组

保留棘上韧带,行椎管开窗减压和髓核摘除,对棘突上的L4-5棘上韧带进行锐性剥离,牵向一侧后,牵引L4、L5棘突使间隙张开呈前屈位后,在L4-5椎间安装合适大小的Coflex装置。

1.3 观察指标

通过X线光片腰椎正侧位和过伸过屈位对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2年关节活动度(ROM),椎间活动度测量方法为手术节段上位椎体上缘和下位椎体下缘画一条直线,分别取前屈、后伸位测量得到两角度α和β,手术节段的ROM=β-α。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对照组术前L3-4,L4-5,L5-S1节段关节活动度分别为(6.2±0.6)°、(5.6±1.0)°、(7.0±0.8)°,术后3个月分别为(8.1±0.8)°、0、(9.1±0.7)°,术后2年分别为(9.2±0.7)°、0、(9.2±0.6)°;观察组术前分别为(6.5±0.8)°、(5.4±1.3)°、(7.4±0.9)°,术后3个月分别为(7.2±0.7)°、(6.1±1.1)°、(9.1±0.9)°,术后2年分别为(8.2±0.7)°、(6.6±0.6)°、(9.2±0.7)°。术后3个月及2年,两组L3-4,L4-5,L5-S1节段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患者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会出现一定的生理性老化,导致关节软骨发生变化,逐渐累及到椎间关节。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因而需要及时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

融合术虽然是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的"金标准",但是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发现固定融合术后容易发生其相邻节段退变,需要再次融合手术。研究表明,融合手术中融合的邻近节段代偿性关节活动度会明显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邻近节段退变。而随着非融合术的不断改进,采用Coflex固定会限制患者的后伸运动,减少手术后再次发生退变的几率。研究表明,非融合术对腰椎的总体活动影响不大,尤其对于患者的旋转、前屈和侧屈活动不受限制,因而较长时间内患者上下相邻节段的关节活动度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非融合手术在降低相邻节段退变和维持脊柱生物学功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及2年,非融合手术患者L3-4,L4-5,L5-S1节段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术前,且关节活动度均优于融合手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过程中,要需要注意:(1)术前患者患有椎管狭窄合并不稳定性退行性脊柱后突或侧突,或者存在腰椎滑脱病变;(2)术中患者减压和切除的范围比较大,腰椎不稳定性会逐渐增大;(3)对于相邻节段椎管狭窄和同节段椎间盘突出复发患者,要进行融合内固定手术。

综上,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采用融合和非融合固定术均可,但是非融合术式对关节活动度影响更小,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严越茂.单节段椎间融合联合邻近节段ISOBAR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4,6(2):89-94.

[2]高明忠.不同手术方法在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中的疗效比较研究.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7):25-27.

[3]曾昭池,郭中凯,朱志勇,等.融合与非融合术固定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的临床观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34-36.

[4]郑龙龙,关凯,刘智.Dynesys内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与双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短期疗效对比.颈腰痛杂志,2012,33(5):331-335.

[5]顾宇彤,姚振均,张键,等.腰椎后路单CAGE单侧椎体间融合术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比较.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7):1442-1444.

【中图分类号】R3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23-0102-02

猜你喜欢
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腰椎病变专题主持人介绍及论文评述
痛风石致腰椎管狭窄症1例报告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腰椎附件结构性骨块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
腰椎外伤并椎体血管瘤法医学鉴定1例
显微微创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临床应用探讨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