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醇中毒采用葛花解酲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6-01-31 06:17巩利娜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纳洛酮

巩利娜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安徽 阜南 236300)



急性乙醇中毒采用葛花解酲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巩利娜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安徽阜南236300)

【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性乙醇中毒中葛花解酲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则分别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的同时采用纳洛酮静脉注射和滴注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葛花解酲汤进行口服或者鼻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在入院治疗8h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葛花解酲汤进行口服或者鼻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乙醇中毒;纳洛酮;葛花解酲汤

急性乙醇中毒也成为急性酒精中毒,在一次饮入过量的酒精或者酒精类饮料所致,在内科急诊科较为多见。急性酒精中毒的危害性高,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容易导致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出现衰竭病症。患者出现反复的酒精中毒会导致营养缺乏,并且酒精的刺激作用会导致黏膜和腺体受到影响,从而降低消化功能。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进行葛花解酲汤治疗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酒精中毒,首先有大量的饮酒史,同时胃清洗液中有较为强烈的酒精气味,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头晕以及昏迷和呼吸减慢、血压下降和大小便失禁等病症。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则分别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在21~68岁,平均年龄为40.3岁,其中中重度中毒患者38例,轻度中毒患者12例,治疗组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在20~65岁,平均年龄为40.8岁,其中中重度中毒患者39例,轻度中毒患者11例。两组患者的男女比率、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基础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不适病症的缓解治疗,包括呼吸道通畅治疗,氧疗以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对于有呕吐病症的患者则要防止呕吐物导致窒息。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的同时采用纳洛酮静脉治疗,纳洛酮的剂量为0.8mg,其进行静脉注射治疗的同时将1.2mg的纳洛酮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葛花解酲汤进行口服或者鼻饲治疗,葛花解酲汤的方剂组成为砂仁6g,党参、句话、白豆蔻、草果、枳椇子分别10mg,青皮、歌华、神曲、茯苓、苦参、猪苓和白术分别15mg,将其进行浓煎后得到100ml药物,将其进行鼻饲或者口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其意识恢复情况以及中毒症状缓解情况分为痊愈、显效和无效,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痊愈和显效的比率之和。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的同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患者在入院治疗8h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下效果对比(例)

表2 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3.讨论

患者出现急性的酒精中毒很可能并发食管炎、胃炎以及胰腺炎等病症,导致肝细胞坏死,长此以往导致肝功异常。纳洛酮是一种临床较为常用的解酒药物,是一种阿片类受体拮抗剂,能够竞争性的抑制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从而达到醒酒作用。葛花解酲汤则是在降低体内酒精含量的同时减少肝脏损伤,稳定肝细胞的同时减少肝细胞的死亡和凋亡,并且促进肝内脂肪和酒精的代谢。

本研究中,患者在入院治疗8h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葛花解酲汤进行口服或者鼻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军,王镜辉,田梦源,金阳,唐东昕,杨柱. 加减葛花解酲汤治疗酒精性肝病44例的临床研究.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02):75-77.

[2]田维毅,王文佳,韩洁,王庆学,杨柱. 葛根散等3首解酒方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Caspase3/8活性的影响. 中成药,2012,34(11):2233-2236.

[3]俞琦,田维毅,杨柱. 葛根散等3首解酒方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05):1171-1173.

[4]俞琦,王平,王文佳,田维毅,杨柱. 葛根散等3首解酒方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09):2046-2048.

[5]巴特金,吴超群,朝鲁巴根,董海涛,白乌兰,白玉亮. 蒙药伊赫哈日-12对醉酒小鼠解酒作用的研究.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19(12):49-51.

[6]陈萍,王淼,吴佳璇,肖燕. 葛花解酲汤对急性乙醇中毒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国临床研究,2014,27(06):741-742.

【中图分类号】R59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23-0107-02

猜你喜欢
纳洛酮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的临床疗效分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WHO呼吁提高纳洛酮在美国的可获得性
纳洛酮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
新生儿窒息慎用纳洛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