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研究

2016-01-31 06:18冯美亚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右旋咪啶药师

冯美亚

(贵州省铜仁市中医院 贵州 铜仁 554300)



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研究

冯美亚

(贵州省铜仁市中医院贵州铜仁554300)

【摘要】目的:探究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作用与方法。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90例,将未进行药学干预的患者归入对照组,将进行药学干预的患者归入观察组,每组各45例。分析临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23±1.67)d、处方不合格率为6.7%、抗菌药使用率为26.7%、不良反应率为2.2%,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能够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目的:对应用右旋美托咪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麻醉过程中对炎症介质和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右旋美托咪啶、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乙咪酯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乙咪酯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术中和术后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开始前、术后半小时、术后24小时三个不同时间点炎症介质和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水平的变化幅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右旋美托咪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麻醉可以减少芬太尼用量,且不会对炎症介质和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水平产生任何特殊影响。

【关键词】药师;不合理用药;药学干预 右旋美托咪啶;围术期;麻醉;炎症介质;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

目前,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因此人们的健康也得到了进一步保障,但是,随着药品市场化的进度不断加强,人们对药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也越来越关注。由于部分医护人员的意识较落后,导致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次研究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情况,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90例,将未进行药学干预的患者归入对照组,共45例,将进行药学干预的患者归入观察组,共45例。分析临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用药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用药方法。

1.2.2 观察组用药方法

给予观察组药师指导用药。①明确临床药师责任。临床药师参与查房、会诊以及制定用药方案,并对医师的用药进行合理监督,发现不合理之处及时报告;②干预抗菌药的使用。药师对抗菌药的使用应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依据,依据患者是否有感染症状而选择是否用药以及如何用药;③干预门诊处方。药师制定处方评价标准,并对每月的处方进行审核。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与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23±1.67)d、处方不合格率为6.7%、抗菌药使用率为26.7%以及不良反应率为2.2%,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学干、预前后综合比较分析[n(%)]

3.讨论

药师是以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宗旨,从而保障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更加科学、合理。作为医师,虽然对本专业内的药物用法熟悉,但是却不能熟悉所有药品的详细信息。作为患者,往往缺乏基本的用药常识,导致误服药物,加重疾病,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安全用药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药师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医师的用药进行合理干预,保障用药的安全性。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适应证用药,那么患者是否适合于联合用药;②针对患者的具体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保障药物剂量符合要求,同时,对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观察;③以患者的病情为依据,选择正确药物,特别注意不应出现重复给药的情况。

药师对临床用药的合理干预,能够提升用药的安全性。提升药师合理用药干预的方法主要包括:①医院应制定药品管理方法,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合理用药的意识与责任感;②医护人员应加强自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尤其是临床药师,应该提升对药品的熟悉度,掌握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提升处方药的审核能力;③临床药师对医师的不合理用药应予以指出,并给予正确用药的建议,提升安全用药的水平。

药师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后,明显可以提升医师在药物使用方法与剂量上的可靠性,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药师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后,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23±1.67)d,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处方不合格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菌药使用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提示,药师对不合理用药的有效干预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大大降低了处方不合格情况的出现,保障了医师的科学用药,进而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率,保障用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因此,值得临床研究应用,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岩,张良,陈淼等.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中国实用医药,2014,(30):180-181.

[2]黄荣海,刘小芹.药学干预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的效果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0-11,12.

[3]成莹.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医学信息,2014,(10):330-331.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对围术期炎症介质及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的作用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普通外科湖南衡阳421002)

右旋美托咪啶属于美托咪啶的一种活性右旋异构体类药物,属于具有高选择性的新一代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该药物作用于α2:α1受体之间的比例水平为1620:1,是可乐定的8倍,可以使激动α1受体之后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达到减少。本次对应用右旋美托咪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麻醉过程中对炎症介质和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发病至接受手术治疗时间1-10天,平均发病时间(4.2±0.5)天;患者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6.9±1.3)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发病至接受手术治疗时间1-9天,平均发病时间(4.1±0.4)天;患者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6.7±1.2)岁。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乙咪酯进行麻醉诱导,剂量控制标准分别为0.04mg/kg、5μg/kg、0.1mg/kg、0.2mg/kg,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具体剂量根据手术操作过程中实际情况而定。研究组在术前泵入右旋美托咪啶,剂量控制标准为1.0μg/kg;对照组在术前给予与研究组剂量相同的生理盐水。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研究对象术中和术后芬太尼用量、手术麻醉效果、在手术开始前、术后半小时、术后24小时三个不同时间点炎症介质和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水平的变化幅度等作为观察指标。

1.4 数据处理方法

2.结果

2.1 在手术开始前、术后半小时、术后24小时三个不同时间点炎症介质和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水平的变化幅度

研究组研究对象在手术开始前、术后半小时、术后24小时三个不同时间点炎症介质和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水平的变化幅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2.2 术中和术后芬太尼用量

研究组研究对象术中和术后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在手术开始前、术后半小时、术后24小时

表2 两组研究对象术中和术后芬太尼用量比较(mg)

3.讨论

右旋美托咪啶属于一种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和催眠类药物,在麻醉中适当应用可以使麻醉药的实际用量明显减少,同时该药物还具有一定的止痛及交感阻滞作用,能够对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进行有效控制。右旋美托咪啶在作用于患者体内之后可以通过高选择性激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的α2受体,从而使交感神经的活性和应激状态下血压和心率水平明显降低,使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此外其还具有一定的抗寒颤作用。右旋美托咪啶的抗炎作用机制尚没有统一解释。NF-κB作为重要核转录因子的一种,参与调控的免疫因子包括一系列细胞因子和粘附因子等,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右旋美托咪啶的应用会使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变化,但总体无显著性差异。

[1]许立新,余文富,薛张纲,等.咪唑安定作为术前用药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0(2): 120.

[2]劳建新,张永福,王琼,等.肥胖患者异丙酚静脉全麻无痛人流术中麻醉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12,26(17):3124-3125.

[3]李慧玲,余守章,莫世湟,等.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及靶控输注异丙酚用量的影响.广东医学,2012,25(13):1395-1396.

通信作者曾娟刘龙飞

【中图分类号】R192.8 R614

【文献标识码】B 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23-0161-02 1009-6019(2015)23-0162-01

猜你喜欢
右旋咪啶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2种分析测定右旋苯醚菊酯原药中右旋体含量的方法比对研究
浅谈自然界的左右旋现象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啶辅助在改善全麻病人麻醉后寒战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作用的临床效果分析
右旋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治疗麻醉诱导后阴茎勃起的效果分析
右旋美托咪啶增强局麻药对坐骨神经的阻滞作用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