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在术后自控镇痛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2016-01-31 06:18张静毛安琼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舒芬太尼

张静 毛安琼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在术后自控镇痛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张静毛安琼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研究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在术后自控镇痛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行外科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行外科术患者给予丁丙诺啡进行术后自控镇痛,实验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进行术后自控镇痛,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行外科术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丁丙诺啡在术后自控镇痛中均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丁丙诺啡低,是一种较安全的镇痛方法。

【关键词】舒芬太尼;丁丙诺啡;术后自控镇痛

近几年,术后自控镇痛一直是广大临床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的话题。目前临床上,术后自控镇痛方法有很多,但是术后自控镇痛药物的选择会影响其镇痛效果。为了更有效地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我院特研究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在术后自控镇痛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行外科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

对照组30例行外科术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45.68 5.46)岁。

实验组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46.58 5.99)岁。

对比两组行外科术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术后自控镇痛方法

两组行外科术患者均在手术前30分钟,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向患者体内注射0.01mg/kg的阿托品、1.00mg/kg的盐酸哌替啶和0.50mg/kg的苯巴比妥钠,并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向患者体内注射0.60mg/kg的维库溴铵、0.05mg/kg的咪达唑仑、2.00ug/kg的芬太尼及2.00mg/kg的丙泊酚进行诱导插管。

对照组30例行外科术患者给予丁丙诺啡进行术后自控镇痛,给予患者0.72mg的丁丙诺啡和100.00ml的生理盐水。

实验组30例行外科术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进行术后自控镇痛,给予患者60.00ug的舒芬太尼和100.00ml的生理盐水。

两组行外科术患者均在手术苏醒后,进行拔管操作,并在拔管15分钟后连接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泵。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行外科术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疼痛情况用模糊数字评分法进行评分,模糊数字评分法是患者在0~10分中选择一个数字表示自身的疼痛感,0分表示完全没有疼痛感,10分表示疼痛难以忍受,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强。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眩晕、呼吸抑制及尿潴留等 。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数据均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计数资料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术后疼痛情况用计量资料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行外科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46.67%),经卡方检验得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行外科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麻醉能够使患者在完全无痛的情况下,接受各种外科手术治疗,由于麻醉维持的时间较短,因此手术完成后麻醉的作用便会消失,此时手术的创伤会使患者感到极度的痛苦和恐惧。痛苦和恐惧不但会给患者带来躯体的不适,而且会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及睡眠等状态。因此,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术后镇痛一直是广大医护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良好的术后镇痛可以使外科手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减轻,从而增强了术后呼吸稳定性,增加了术后舒适度,进而加快了康复的速度。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是给予患者口服、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镇痛药物,但是这些术后镇痛方法的不良反应较多 。目前临床上,常常应用舒芬太尼和丁丙诺啡给患者镇痛。丁丙诺啡是一种以u和k为主的阿片受体激动药,镇痛效果比吗啡强50~100倍。丁丙诺啡与受体结合较慢,使得受体释放较慢,导致丁丙诺啡作用时间较长,大约是7~10小时。但是经常使用丁丙诺啡会使患者成瘾。舒芬太尼是一种芬太尼家族中以u为主的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比吗啡强1000倍。舒芬太尼在肌肉组织、脂肪和脑中只有微量的非特异性结合,比较容易清除,长时间应用不会延长镇痛作用时间。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行外科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比对照组低30.00%,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因此,舒芬太尼和丁丙诺啡在术后自控镇痛中均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丁丙诺啡低,是一种较安全的镇痛方法。

参考文献

[1]林琳.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在口腔外科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24):6-7.

[2]孙传江,古妙宁,徐建设等.Narcotrend监测在七氟醚-舒芬太尼腹部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应用.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6):1379-1381.

[3]李尚坤,闵苏,吴彬等.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烧伤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中华烧伤杂志,2015,31(1):48-51.

[4]李斌,陈学丽,孙翠翠等.丁丙诺啡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作用.中华医学杂志,2011,91(5):334-336.

[5]靳彦涛,徐凯智.舒芬太尼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3):335-337.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23-0163-01

猜你喜欢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舒芬太尼以及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比较
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分别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内镜下息肉摘除术120例麻醉效果评价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30例急诊剖宫产麻醉效果的影响
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探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