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延伸护理对提高慢阻肺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6-01-31 06:18戴雪梅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慢阻肺生存质量

戴雪梅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 江苏 南通 226001)



院外延伸护理对提高慢阻肺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戴雪梅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进一步对院外延伸护理对提高慢阻肺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慢阻肺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院外延伸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电话随访等,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患者护理半年后生存质量。结果:通过半年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阻肺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院外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院外延伸护理;慢阻肺;生存质量

慢阻肺全名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等症状。在临床上,患者除了需要接受治疗之外,良好的护理有利于病情的好转。院外延续护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在除医院意外的其他场所进行护理干预。基于这一情况,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慢阻肺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旨在帮助其他同类疾病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现就将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慢阻肺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6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80岁,年龄最小的45岁,平均年龄(62.21±2.46),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回访,主要了解患者现在的生活习惯、用药情况等。

观察组再次基础上联合延续护理,

基础护理。首先成立延续护理小组,为患者建立护理档案,包括患者的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出院时间、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记录患者不依从行为,并由此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教育,向患者讲述慢阻肺的病因、诱因、症状、危害等,让患者重视到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同时交代患者应该如何用药,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电话随访。每周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在自我护理、健康行为等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强调遵医用药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更好地帮助。此外,记录电话随访的内容,保持操作的严谨性。

家庭氧疗护理。在临床上,慢阻肺患者常有慢性低氧血症,会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进行家庭氧疗,用双头一次性吸氧导管对患者进行低流量吸氧,保持患者鼻孔粘膜的湿润和空气湿度,缓解患者的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生活指导。在生活上,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锻炼,如慢跑,年龄较大的患者采取散步的形式,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适中,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多食瓜果蔬菜等富含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减少肉类的食用,同时避免油炸、刺激性、"三高"类食物,以清淡为主,控制食盐的摄入量等。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护理干预,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对患者的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整体生活质量量表(QL)、躯体功能(PF)、角色功能(RF)、情绪功能(EF)、认知功能(CF)、社会功能(SF),实行百分制,分数越高说名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半年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量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x±s,分)

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阻肺患者的病程较长,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的护理,以改善其肺功能,提高生活能力。院外延伸护理干预利用电话、网络社交平台等,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还拉近了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双方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通过院外延伸护理,及时提醒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科学的自我管理知识,提高患者主动护理的积极性。综上所述,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在慢阻肺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院外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罗荣华,冯翠连.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3,12(07):90-91.

[2]金秋月,张金菊.延伸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13,22(24):146-148.

[3]黎彩云,江发英.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9(03):21-22.

[4]肖万玲,易云兰.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4,12(03):68-69.

[5]蔡芹.延伸护理在院外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3,16(23):28-29.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23-0185-01

猜你喜欢
慢阻肺生存质量
宽胸理肺汤治疗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30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自拟柴芍益胃汤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研究
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慢阻肺机械通气撤离的影响因素分析
慢阻肺临床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