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学音乐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2016-02-02 00:03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信息技术音乐

赵 赛

(山东省莒县第四中学,山东 莒县 276500)

信息技术在中学音乐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赵 赛

(山东省莒县第四中学,山东 莒县 276500)

信息技术因其资源丰富、方法新颖、交互性强、直观生动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科教学与教学设计中。当然也存在诸如过度应用与依赖,无法与课程设计紧密融合等弊端。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设计中可进行素材搜集、内容分享、内容展示、内容评价。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设计可采取WebQuest策略、MiniQuest策略与抛锚策略。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课程设计应用需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原则。

信息技术;中学音乐;教学设计;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程度越来越紧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主要存在: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用于收集资料、实现手段或者展示平台,这是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的初级形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作为独立的课程设计策略如“微课”“慕课”等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成为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范例。[1]此外,远程教育在我国教学设计中也开展得红红火火,不同地域的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一、传统音乐课程设计与信息技术支持的课程设计比较

相对于传统音乐课程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课程设计内容更加充实,方法更加丰富,互动性更加,更容易提升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支持的高中音乐课程设计从海量的网络资源获取对所讲解内容有帮助的网络资源,这些网络资源形式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乐谱”“歌曲”等,而是更广泛,更深入的材料。高中音乐课程包括《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及《音乐与戏剧表演》等,这些模块大多数适合信息技术支持。[2]

信息技术支持的音乐课程设计方法更丰富,不再局限于“展示”“模仿”“练习”这些基本环节。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音乐设计,设计形式更多样。教师可采用电子学案,也可以直接采用动画、视频、游戏等形式开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更多样高效。教师与学生可通过网络留言、网络调查、打分器等手段进行。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立学习平台开展主题学习,使学生学习向课外延伸,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高层次愿望。

信息技术支持的音乐课程设计互动性强,这是传统课程设计所不具备的。在传统课程设计中,老师主导的“填鸭式”教学为常态,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真正参与课程。信息技术支持的音乐课程学生可自主查阅资料,自主学习,获得学习的直接经验,而非必须从老师处获知。

信息技术支持的音乐课程设计更提升学生兴趣。兴趣对于教学的影响众所周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则是每位教育者面临的问题。在高中音乐课程设计中,要么通过课堂的引领者——“老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富有意义的故事等引导学生兴趣。[3]或者从教学组织形式去提升学生兴趣,信息技术无疑是重要措施。信息技术从内容、实现、展示等都比传统课程设计更能吸引学生兴趣。当然,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设计也存在诸如过度应用与依赖、无法与课程设计紧密融合等弊端。

二、信息技术音乐课程设计策略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1.音乐设计素材收集

教学案是教师上课的思路依据,学生可根据老师设计的教学案进行先导性预习,明了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目标、重难点以及流程。一个好的教学案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准确地反映出老师的教学思想,也反映了老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在资源丰富的时代,教学案设计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广泛查阅、借鉴、修改以为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服务。信息技术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找乐曲、找图片、找视频、找案例。然后教师与学生把这些“零部件”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部高效优良的“机器”——教学案,使学生充满自信地驰骋于音乐殿堂。

2.音乐设计内容分享

好的教师不仅善于利用教学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教学案呈现形式可以为纸质,也可以为电子的。教师还可以将电子学案发布到公共平台上,既便于学生下载学习,又便于学生复习。能力强的学生甚至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而对电子学案二次“加工”,展示自己的音乐能力与动手能力。

3.音乐设计内容展示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教学不仅能与外界联系,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信息技术支持的内容展示具有容量大、直观性强与交互性强等优点。[4]在传统音乐教学中,老师很难通过黑板展示将多首歌曲在一节课上展示给学生。信息技术支持的音乐教学就可以按照教学要求展示不同风格的乐谱,便于学生比较学习。再者,信息技术可将教学内容以色彩艳丽、风趣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避免音乐学习的枯燥乏味。

4.音乐设计内容评价

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常通过课堂提问、考试等形式评价监督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学生之间评价很少甚至没有,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可使该问题迎刃而解。以微课为例,老师可以将某一个教学内容上传至微课平台,学生学习之后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不同的学生可以相互评价他人作业。从而实现教学的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也便于课程设计水平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提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5]也就是说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和学生对资源和程序作出的有利于学习的安排,教学策略按照其性质分为替代型教学策略和生成型教学策略。

1.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设计中的WebQuest策略

该策略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部分或者全部与学习者相互作用的信息来自互联网。该策略包括绪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和结论六个板块。这种教学策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班级学生的团队精神,协同学习解决老师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这种策略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符合学生知识生成的规律,更容易促进音乐教与学活动。

2.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设计中的MiniQuest策略

该策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要通过老师设计的在线学习模块,参与到一个真实的主题或问题研究,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Miniquest策略包括情景、任务和成果三个模块。它也是基于建构主义思想,在老师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学生依据教材和网络资源解决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这无疑改变了传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深入知识的弊端。

3.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设计中的抛锚策略

这种策略以问题为基础,让学习者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非通过老师讲解获取知识。该策略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获取、整理与分析资料的能力。学生可通过资料提出问题或者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

三、信息技术音乐课程设计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无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还是信息技术支持的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课程设计中的应用都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视频展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多种支持作用,而非简单地取代黑板与粉笔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地发挥其交互性、实时性、资源丰富等特点,使高中音乐教学更生动、更风趣、更灵活、更高效。

(二)合理性原则

凡事过犹不及,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课程设计中应用要适度。不能因为它是一项新技术就一味应用,忽视了传统方式与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而且对于高中音乐教学设计而言,有的课程适合与信息技术结合,例如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就适合应用信息技术;有的课程需要传统的讲解、模仿与练习,例如高中音乐歌唱模块。

(三)系统性原则

高中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不应被看作独立的部分,而是统一的整体。信息技术融入音乐课程设计,成为课程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音乐课程设计中何处应用信息技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都应该有严格的流程。再如,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设计融合也应该有明确的要求。

[1]潘璐璐.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理论探讨[J].流行科学,2012(4):118.

[2]陈文林.中学音乐教学设计之我见[J].才智,2012(8):92.

[3]钟敏俐.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学音乐课程整合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3(8):56-59.

[4]王丽娜.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1(1):32-35.

[5]邹娣.高中音乐课程设计的问题与对策——重庆市66中学个案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10,11(3):45-47.

G632

A

赵赛(1976-),女,汉族,山东蒙阴人,本科,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四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信息技术音乐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音乐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