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6-02-02 00:03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9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乐器教学内容

尹 婷

(云南保山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论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体系的构建

尹 婷

(云南保山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中国民族乐器博大精深,其艺术价值享誉海内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独具代表性的乐器,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展民族乐器教学活动,如何构建高效的民族乐器教学体系,直接关系到我国民族乐器人才的培养数量与质量,进而影响到我国民族乐器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三个层面阐述了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校;民族乐器;乐器教学;教学体系;教学创新

一、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因

近年来,作为具有浓郁中国味道的民族乐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走入世界,学古筝、学二胡、学鼓等,已经不再是中国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他们从五彩缤纷的中国民族乐器中认识了中国文化,领悟了中国精神。那么,对于我国教育第一战线的高校而言,究竟为何要构建高效、完善的民族乐器教学体系呢?概括而言,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国际层面——世界各国在艺术领域交流密切

进入新时期以来,世界各国已经加深了各领域的交流融合,其中艺术领域更是合作密切。在这个大环境下,高校要做的,就是努力构建高效、完善的民族乐器教学体系,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民族乐器演奏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民族乐器变成世界各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乐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新时期高校努力构建民族乐器教学体系的初衷。

(二)社会层面——当代大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热情空前高涨

近两年,不管是网络上还是电视节目上,许多选秀节目鳞次栉比,让人眼花缭乱。选秀节目的大热让许多高校大学生对艺术专业大为热衷,其中民族乐器作为一项中国韵味独特的学科,也成为大学生选择的重点。面对大量学生的涌入,以及不同学生存在不同的学习心理,再加上他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学习民族乐器,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民族乐器演奏人才……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高校构建高效、完善的民族乐器教学体系。

(三)学校层面——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民族乐器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既包含民族乐器的起源与发展,又包含中国各朝代优秀的民族乐器演奏大师……其文化之丰富、思想之凝练,无一不给当代大学生以心灵与精神的洗涤。可以说,学习民族乐器,能够让当代大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历史,让他们懂得如何更好地表达对祖国的爱,让他们能够以更加虔诚、纯净的心来回报家庭、社会与国家。为此,高校应当构建高校、完善的民族乐器教学体系。

二、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理念的构建

教学理念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路灯”,它从思想方面引导着教师如何科学化、人性化地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在民族乐器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要首先构建良好的教学理念。概括来说,教师需要构建的教学理念有以下三个。

(一)以人为本理念

在高校民族乐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以人为本理念,其核心要求就是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尊重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会有许多学生表示“相比西方乐器,中国民族乐器很老土,跟不上时代。”关于学生的这个想法,教师要从当前中国文化发展以及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谈起,再结合当前外国人学习中国民族乐器的现状,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学习中国民族乐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有发展前途的事情”。

(二)全面发展理念

教师要告诉他们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管是只学理论不学实践,还是只学实践不学理论,都不能从思想上对民族乐器产生共鸣。这也就是说,学生不会在头脑中对民族乐器建立一个完整的“印象”,并且这个“印象”很重要。若我们问一个民族乐器的演奏大师,他不可能只会演奏,不知道他所演奏的乐器的由来与发展。一个优秀的民族乐器演奏大师势必是全面发展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贯彻全面发展理念。

(三)快乐教育理念

相比西方乐器教学,民族乐器教学因其本身就是中国人的东西,因此教学内容更多,学生学习起来也有难度。很多学生在学习民族乐器时表示“很累”“很艰苦”“很难受”。其实,学习民族乐器本不该如此。试想,一人身着飘逸的民族服饰,在一个溪水潺潺的石亭中用古筝演出一曲《高山流水》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那么,学生的“很累”“很艰苦”“很难受”是如何形成的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在民族乐器教学中没有贯彻快乐教育理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像刚才提到的那样给学生介绍“飘逸的服饰”“溪水潺潺的石亭”这些词汇,学生势必在学习时非常快乐。贯彻快乐教育理念在民族乐器教学中非常重要,但当前我国高校很多教师没能认识到,这点需要教师们积极领悟。

三、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内容的构建

纵观当前我国高校所有的民族乐器教材,种类非常丰富,但其内容都大同小异。当然,严谨、统一的内容的确能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便利,也能够让学生便于学习与运用。但是,教师依然有必要设计与开发新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那么,教师如何构建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内容呢?概括而言,需要注意以下两点要求。

(一)教学内容要有地域性

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乐器,其演奏风格与技巧各异,共同演奏出了享誉世界的中国民族音乐。然而,中国各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尽相同,如蒙古族大部分在中国北部,维吾尔族大部分在中国西北部,傣族等大部分在中国西南部等。这也就要求各地的高校在组织、开展民族乐器教学时,有侧重对本地民族乐器展开重点教学。例如,新疆地区的高校在在组织、开展民族乐器教学时,要重点对新疆东不拉、热瓦甫、手鼓等乐器进行重点教学。

(二)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当代大学生爱上网、爱挑战、爱自由,他们喜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喜欢利用各种手段完成一个很艰难的任务……对于民族乐器而言,部分大学生依然会觉得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教师要开拓思路,以一种全新的民族乐器教学内容呈现给大学生,借民族乐曲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色彩。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民族乐器与健康生活”“民族乐器与创业的第一桶金”“民族乐器与网络直播”等内容,让学生切身感悟到民族乐器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

四、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方法的构建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得以实践的重要内容,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多样、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最终的教学质量。那么,新时期高校民资乐器教学方法如何构建呢?概括而言,方法有以下两个。

(一)情感策略

在新时期下,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丰腴物质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情感带来很大变化。对于大学而言,由于他们游离于“学校教育的理想”与“社会生活的现实”之间,他们的情感更是复杂。为此,在民族乐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通过情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用爱心、恒心、信心结合民族乐器中浓厚的民族性与音乐性给学生以精神的慰藉,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民族乐器之间完美契合,产生共鸣。

(二)科技带入策略

目前来说,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组织、开展民族乐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法与示范法。当然,也有很多高校采用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如欣赏法、探究法、竞赛法等,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就当前来说,当代大学生接触科技的频率较高,如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VR(虚拟现实技术)等。基于大学生这个情况,教师就应当在提高自身科技使用水平的同时,善于通过各种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民族乐器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中安装民族乐器演奏方面的APP软件,让学生游戏之余学会了乐器的演奏方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用VR技术的沉浸功能给学生打造一个虚拟的舞台演出环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演奏。

五、结语

我们若想实现中国民族乐器的健康发展,必须要高度重视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当然,这不仅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与社会的积极协助;需要教师的积极工作与学生的大力支持。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长期坚持,需要我们站在国家音乐发展与艺术的高度对待。

[1]胡晓瑜.民族乐器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6).

[2]陈小红.提高民族乐器教学效果的几个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9).

[3]图布扎力根.高等院校民族乐器教学之我见[J].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5(3).

[4]顾毅白.关于高校民族器乐演奏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4(7).

G643.1

A

尹婷(1982-),女,彝族,云南红河人,大学本科,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现为云南保山学院音乐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琵琶演奏、古筝演奏、中国音乐史、音乐欣赏等。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乐器教学内容
学乐器
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体系的构建
广西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乐器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民族乐器在小学教育中的难与易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