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服饰在攀枝花旅游产业中的推广应用

2016-02-02 00:03王丽霞郭美情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9期
关键词:纪念品服饰旅游

王丽霞 郭美情

(攀枝花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少数民族服饰在攀枝花旅游产业中的推广应用

王丽霞 郭美情

(攀枝花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攀枝花正在由重工业城市转型为旅游城市,与之而来的是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本文基于这个背景,主要从纺织纪念品开发和推广的角度讨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服饰文化在当地旅游产业中的应用模式

民族服饰文化;旅游产业;研发;推广

一、城市转型中的攀枝花旅游业

四川省攀枝花市,一座以钢铁冶炼为支柱产业的重工业城市,作为国家“三线建设”的产物,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十年前还戴着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黑帽子,今天,在生态文明建设浪潮下,已完成蜕变,成为“阳光花城”“康养胜地”。 攀枝花坚持将康养产业作为城市转型的突破口,把山水花的生态优势发挥到极致。目前,攀枝花成为了全国养生养老、康体运动、休闲度假的标杆示范地,形成了颇具影响的“阳光花城·康养胜地”城市品牌,年接待游客达850多万人次,康养产业占据了全市产业的半壁江山。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合攀枝花旅游资源和产品,加大营销力度,拉动旅游消费特别是外地入攀旅游消费,2016年6月1日,市旅游局召开攀枝花旅游产品营销座谈会,重点就产品整合、营销方式和时段、营销产品发放的范围和规范管理等进行了商谈。四川新国旅、红格温泉宾馆、鑫岛游乐城、格萨拉景区、26度果园等18家旅游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议。

二、攀枝花旅游产业中的服饰文化

(一)服饰类纪念品的研发市场现状

纵观中国的旅游市场,从西北的新疆到西南的云南,从江南到中原的红色旅游纪念地,旅游纺织产品设计是随着旅游经济热潮诞生的纺织品设计中一个特殊的门类,不仅具有纺织材料与工艺的特征,还具有鲜明的旅游目的地的人文或标志形象特征,是融纪念性、收藏性、功能性等多位为一体的产品设计。旅游纺织纪念品主要包括服装服饰类与家用装饰类两大类型。前者主要是指那些具有旅游目的地特色,适合于旅游者穿着或者使用的服饰类纺织产品,包括民族服装、丝巾、包、帽等等。后者主要是指具有旅游目的特色,适合旅游者携带,主要用于室内应用,如装饰、应用或者具有某种使用功能的纺织产品类型,包括信插、盖布、靠垫、玩具、挂饰等等。目前我国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地方文化特色的纺织类纪念品的设计,也有一些城市提供了旅游纺织产品设计成功的参考模式,比如山东的布老虎、西安的生肖挂件、云南的扎染、江南的蓝印花布、苗族的蜡染、摩梭族的手工织巾、苏州的丝绸、藏族的氆氇以及各地名绣等等。这些都是依据当地传统的服饰文化本色以及原始手工制作的魅力优势,成为旅游产品中最有购买吸引力的产品,作为当地的名片享誉各地,起着推广地域文化的作用。

(二)攀枝花地区民族服饰品开发建议

攀枝花市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共有43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86.7%,42个少数民族人口13.93万人,其中彝族占8.9%,其次是僳僳族、苗族、纳西族、白族、傣族和满族等。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绚丽多彩,精美绝伦,各具特色。它是各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制作从原料、纺织工艺,以至样式、装饰都保持着鲜明的民族和地区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服务攀枝花地方经济的民族服饰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有临近的西昌旅游市场做参考,可以对攀枝花服饰类产品的设计提供一个较好的参考和指导。大致上我们可以将研发重点放在以下两类产品上:

服装服饰类。主要包括民族风格的时装,T恤、围巾、包、帽、头饰、手机套等。这类产品一定要突出强烈的个性色彩,材质选取应多样化,同时还要注重时尚元素的因素,可以让一些专业的模特来引领这一时尚。时尚元素加上民族特色,这将使消费者难以抗拒。

手工艺品类。主要包括家居用品、壁挂、装饰画、各类挂件、摆件等。一方面我们要传承具有浓郁攀西地域、民族特色的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艺制品,以其最纯粹的传统文化本色及手工制作魅力占有旅游产品市场。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创新,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创造符合民族传统特征及欣赏习惯的新产品。这类新产品在继承传统造型和工艺基础上,结合时代和需求进行设计,既风格多样又有时尚感。

(三)攀枝花地区的民族服饰文化推广模式初探

攀枝花如火如荼的旅游行业发展中,关于旅游纪念品研究推广的课题项目也日渐增多,但就纺织服饰类纪念品的推广模式相较其他地区还稍显薄弱,但是也有很多新的尝试与努力,现总结如下。

1.校地合作模式的服饰推广

这几年来攀枝花学院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校地合作。2013年攀枝花学院与盐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与西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与德昌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艺术学院也乘着这股春风,将毕业设计课题与地方需求结合起来进行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服饰设计,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了有益探索。三年来,艺术学院均于次年在攀枝花会展中心和德昌体育馆举办了合作项目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内容涉及服装、拼布贴画、刺绣壁挂等,参与的服装专业同学多达数十人,涉及彝族傈僳族等多个民族,为推广民族服饰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探索。

2.旅游景点打造过程中的需求推广

攀枝花的旅游景点建设把山水花的生态优势发挥到极致。“山”,即发挥高山峻岭纵横的特点,建设了射箭、飞碟等4大竞训基地,发展康体健身、户外运动等;“水”,即利用金沙江穿城而过的独特优势,开发滨水文化休闲产业,建设了大渡口复兴、御湖花都等项目,打造高质量的“城市休闲客厅”;“花”,即利用四季鲜花盛开等优势,建设了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红格温泉度假区等,打造“中国花城”。旅游景点对服饰文化类产品的需求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于旅游民俗文化宣传和城镇乡村景观改造的软装需求,其中以酒店的形象装饰设计为主。酒店装饰设计应在审美与实用两个层次突出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地域特点、气候条件与历史文脉等特色,以增加其可识别性与可记忆性,将吸引游客前来的景区所在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装饰中,借用其所独有的亲切感拉近与游客的距离,让游客体验到与过往生活经历不同的地域生活方式。具体包括酒店室内软装、窗帘、床品、洗漱毛巾,包括餐饮业在内的服务人员着装、室内装饰壁挂地毯、桌布餐垫等。

第二类是景点销售的带有旅游纪念性质的服饰及周边产品。该类产品主要是少数民族服饰,带有地方文化特色,如彝族、傈僳族、苗族等。具体包括服饰,包袋、壁挂、披肩围巾、配饰(颈饰,腕饰)等。该类产品主要由专业从业者或者在校艺术类学生进行方案的设计提供,由企事业牵头组织纪念品设计大奖进行筛选投产后可在格萨拉、花舞人间、红格温泉等景点进行销售和推广。

3.依托于青年创业项目的服饰品推广

攀枝花目前大力支持青年学生的创业,这与国家提倡全世界都要重视青年创新创业这一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艺术学院服装专业学生以及其他青年在这一风潮带动下,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攀西特色的纺织纪念品的研究开发和销售推广。主要形式有开办工作室进行礼品定制,开办工作室进行地方手工艺的教授与传承,利用网店微店的形式将设计作品进行推广;在商场开设的柜台或者实体店面中进行民族风味浓重的服饰品和家纺用品的销售,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进行知名度的推广与宣传。

三、结论

这几年攀枝花在发展康养、旅游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形成支柱产业还相距甚远。我们应在创意和质量上下苦功,将民族性、地方性的特色与现代的时尚理念相结合,设计出既具有天然的属性,又具有人文亲和力的产品。同时还要加强对推广渠道和方法的创新与把控,为了攀枝花的转型之路走得顺畅助其一臂之力。

[1]肖冬琼.民族服饰纪念品设计与旅游开发推广——以广西民俗旅游开发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5(3).

[2]马衍阳.凉山州旅游纪念品市场调查分析[J].管理观察.

[3]魏丽英.我国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趋势[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727-728.

[4]帅立功.旅游纪念品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TS921

A

王丽霞(1982-),女,汉族,山东省莘县,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服饰设计与工程研究;郭美情(1982-),女,汉,陕西省佳县,硕士,助教,服饰设计与文化研究。

攀枝花学院校级课题,项目编号:2013YB58。

猜你喜欢
纪念品服饰旅游
旅行纪念品的错觉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雪人的服饰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最大规模的蝙蝠侠纪念品收藏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