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声乐教学中的科学发声与技巧训练浅析

2016-02-02 17:08
黄河之声 2016年15期
关键词:吐字咬字歌唱

虎 翼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对声乐教学中的科学发声与技巧训练浅析

虎 翼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歌唱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的巧妙结合,声乐中教学中的声音与语言的相结合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声音和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如果没有语言,再动听的歌声也难以构成美妙的意境;若无声音,再优雅的语言也无视枯燥无味的,因此在声乐艺术训练中,要将声音和语言有效的结合,通过优美的歌声将音乐化的文学语言形象的塑造出完美的意境,加强学生的发声训练以及语言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本文将对声乐教学中的科学发声与技巧训练进行分析研究。

声乐教学;科学发声;技巧训练

声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能直观地表达音乐的内在含义,传达音乐中的思想情感。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还必须具备歌曲演唱技巧,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实现听者在情感上的共鸣。笔者将分别从:声乐教学科学发声训练、声乐教学演唱技巧训练、将科学发声与技巧合二为一,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声乐教学科学发声训练

在声乐中,很多学生难以体会到作品中的意境和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准确地发声,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作品中的关键点。

在唱歌时,要想使学生找准位置,就必须使学生的喉头保持在一个准确的位置,如可以训练学生“打哈欠”在打哈欠时,其笑肌上提,口腔打开,软腭上提、舌头放平,这时主体的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中,口咽腔以及气息通道会打开,喉头从而位于一个正确的位置,更利于学生发出正确的声音;此外,要使学生的下巴放松,舌根放松。下巴放松一方面由利于学生在练声以及咬字中避免发音僵硬,吐字不清,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唱歌的正确姿势,当抬头时,要有感觉下巴掉下来的感觉;最后要有良好的共鸣,头腔、胸腔以及口咽腔共同构成了共鸣腔,在训练时要将三者科学的进行结合,要使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相互的配合,再从中间向两边展开,即完成从口腔到头腔以及胸腔展开,进而产生更动听的声音。

同时,气息是唱歌中的重要基础,正确的呼吸是发音准确的保证,其中在音乐界中就有“懂得呼吸就懂得唱歌”说法,这就体现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是一种基本功。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呼吸的正确方法,首先要学生懂得腰、上腹部的“保持力”和“小腹”之间的关系;在呼吸时,腰部要有扩张,腔体要打开,这时的呼吸系统才能够打开,只有正确的把握身体各器官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的掌握呼吸的方法。在教学中,这部分教学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PPT辅助教学,并让学生多做运动,增加腰腹的力量,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呼吸技能。

二、声乐教学演唱技巧训练

演唱是声乐的灵魂,歌唱表达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其中语法、语音以及语素是构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将作品的意境和思想使听众产生共鸣,语言贯穿于语调、咬字以及语气中,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声乐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在进行技巧训练时要避免传统的教学方式,首先学生要咬字吐字清晰,若在进行歌唱中,学生发音不清,将会影响作品的美观以及感觉,更无法将音乐作品正确的表达;因此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把握汉语的语法规则以及规律。在教学中要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正确的咬字方法要求字头要快、准、有力度,字腹要饱满;字尾要做到快、轻。在唱字头时嘴巴要开,咬完立即松开;在唱字腹时母音要保持固定的位置,将发音通道打开,保持放松的姿态;在唱字尾时,要用正确的气息连接每一个音,根据声音的高低而进行改变声音的发音位置。在练习时,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反复练习,找到正确的吐字、咬字方法。

吐字和咬字不是理论固定化的,而是要随着作品抒发的不同感情和情绪,做适当的调整,对于不同的音乐作品,其语言训练也是不同的。对于欢快的歌曲,其咬字、吐字要清晰,做到轻快、口型不要太大,避免多余的字以及字音拖长的现象,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其歌比较愉快,此时吐字要清楚,不带杂音且比较饱满;而对于雄壮有力的歌曲,如《国歌》,就要做到吐字要慢而厚实;对于抒发感情歌曲,像《水调歌头》,主要是抒发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因此吐字要比较圆润和低沉。

三、将科学发声与技巧合二为一

想要做到声音和语言有效的结合,其对于歌者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在教学中根据汉语的语言规律,以字行腔,以情替代声,把字吐清,但是不能将其僵化,如在学习o、u的发音时要使口腔呈纵向,其o的口腔空间要大于u的口型,在学习字音时,其口腔体张开的形状不能随意改变以及各种字音连接时,要注意口型的形状、腔体的空间等因素,只有将吐字、声音、语言以及咬字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地将歌曲准确的表达出来。

在教学中,常有些学生为了咬字、吐字清晰而把字词唱得相分离开来,进而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而有些学生为了着重发音而将不重视语言,在歌唱时吐字不清,使作品失去美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语言的感情色彩与声音的感情色彩是一致的,只有表现出语言的感情色彩,声音才会有感情色彩,把握音乐作品的主题。在练习中只有将声乐教学中的语言与声音将结合,才能唱好作品,在练习中要利用多种共鸣腔体,把语言、字音与吐字相结合,做到情感真挚,语言生动。

四、结语

在声乐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及时与学生沟通,加强学生的训练,歌唱技能的提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的歌唱技能,为国家培养新型人才。

[1] 祝洁琼.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训练研究[J].大舞台,2014,10:225-226.

[2] 王俭.声音的游戏——漫谈成人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训练[J].艺术教育,2012,07:70-71.

虎翼(1979-),男,湖北武汉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技巧与教育。

猜你喜欢
吐字咬字歌唱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绕口令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声乐演唱中的吐字技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