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彝族音乐的社会功能性*

2016-02-02 17:08
黄河之声 2016年15期
关键词:彝族功能性情感

文 蕾

(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浅谈彝族音乐的社会功能性*

文 蕾

(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彝族音乐是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彝族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成分。由于彝族自身人口分布情况影响,导致其在文化方面存在差异性[1]。文章以彝族音乐作为研究重心,研究其社会功能性。首先文章从彝族文化现有的文化精髓进行阐述,随后解释了为什么将彝族音乐称作彝族最重要的民族象征,最后对彝族音乐的社会功能性实施分析。望笔者本次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与了解彝族文化。

彝族音乐;社会;功能性

针对彝族的人口分布情况显示,其分布范围十分广且具备零散性。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此外在越南、老挝等境外地区也存在彝族族人,所以直接导致彝族文化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以山歌为例发现,不同地区的彝族其山歌风格存在差异性。同时在彝族当地存在很多多样化的东西,如特色的乐器,如月琴、笛子等等,当地所有歌曲都需要这两种乐器进行配乐。彝族文化由于历史洗涤及彝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不断传承,在时代转变下在其中融入了新颖元素促使其具备特色。

一、彝族文化的精髓

彝族音乐作为表达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其风格非常古朴,具备非常繁多的形式,大多数在表现的过程中,通过当地特色性的民族风情以及民族乐器进行结合一起演奏而来。而通过这种跳舞、唱歌的方式,结合集体性表演方式从而将彝族文化展现出来。音乐是彝族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婚嫁丧娶、喜怒哀乐都是通过音乐进行表达,婚嫁有特定的娶亲音调,丧事则有特定的哭丧音调[2]。此外彝族人天生好客,所以会用特殊的迎客调将彝族人的热情表达给客人。从古至今,音乐都是彝族人的生活习惯之一,每当当地有重大节日的时候,都会将音乐作为节日背景,其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由于音乐的盛行,从而产生了很多新的彝族乐器。如日常生活中很少见过的马步,其主要的构成材料就是牛角,一般在庆丰收或火把节等时候最为常用。由于其声音非常嘹亮宏大,能够很好的渲染出节日的气氛。如月琴,当地很多男性族人在舞蹈是时候用这一乐器向喜爱的女性表达自身的情感。彝族人的手非常灵巧,所以彝族人将其这一优势融入到乐器制作方面,促使彝族乐器自身具备的特殊性愈发明显,拥有自身的灵魂,来表达彝族人的情感或情绪。在阐述彝族文化精髓的过程中,以火把节为例。对于火把节的产生,现在有很多的传说,而这些传说无不与火有关,都是表达了一种对于火的自然崇拜的情感,想通过这一节日向上天表达自身渴望用火将害虫出去的意愿。此外在凉山彝语中,火把节的读音为“都则”,所表达的意思就是“祭火”。而在祭火时所歌唱的《祭锅庄石》中,就存在有关火神神迹的表述。

二、彝族音乐在彝族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

彝族人自身的生活习俗与当地的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用一个词语形容就是水乳交融。若缺乏彝族文化或彝族习俗作为基础,那么特殊的彝族音乐都不会发展到现在这种现状,而缺乏彝族音乐就不会让当前的彝族文化展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因此可以认为彝族音乐是彝族民俗最重要的象征。彝族人们在逢年过节、婚嫁丧娶的时候运用特殊的音乐来烘托器需要的情分。此外彝族当地民歌的歌词同样富含了极其丰富的情感色彩,从一定程度上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表现出来[3]。彝族歌曲语言在特色上一般是一简明扼要、情感丰富为主。正是因为如此,彝族民歌是当地最为盛行的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对民间文字创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及促进作用。彝族人民非常擅长表演,只要有表演的机会或是在一些简单的聚会里面,他们都会用音乐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所表演出来的内容都是彝族人最日常的生活情况及风俗习惯。

将彝族音乐看做是彝族重要的民族象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秋收及春耕的时候,当地的族人会运用音乐在田地间或是山间表达自己对丰收的期盼或是喜悦之情。是彝族族人的重要生活习惯,喜欢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到歌曲之中,不管悲伤还是喜悦都能通过歌声传播出去。正因如此就出现了“彝族音乐是彝族重要的民族象征”这一说法。因为当地居民将自己所有的生活习惯都融入到彝族音乐之中让当地人民传唱,从而将其生活及行为方式传递到人民的眼前,印证了彝族音乐的民族象征这一原则。彝族音乐拥有浓厚的人文情感,借助彝族音乐融合个人感情表达出自己的见闻,完善当地音乐的元素饱和程度,促使其融入到彝族人的生活之中,由音乐完善彝族人的全部生活面貌。彝族音乐作为体现彝族人风气、民族与精神的表达方式,促使彝族人的习惯与生活通过歌曲进行传颂与贯穿,通过多代彝族人口口传唱,使歌曲不断的完善与传承[4]。如果想好更好的了解彝族生活或文化,需要多了解与歌唱彝族歌曲,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感。

三、彝族音乐的社会功能性——群居式生活现状

在古时候,彝族音乐往往存在于当地族人的生活之中,主要用于表现彝族人的民生民情。彝族人很多的生活习惯都是通过当地音乐进行表现,如过节、农耕等,在歌曲中都有良好的表现形式。不过这种音乐形成之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体现彝族人的生活情况。由于彝族人自身具备的意识觉醒,彝族人渐渐意识到当前的封闭现状局限了彝族的发展,首先需要让与彝族文化相关的内容传播出去,让外来人能够进入这个民族感受彝族文化。而作为最具彝族人民创作智慧的一种文化媒介,彝族音乐是不二之选。若有机会到彝族地区旅游、玩耍,彝族音乐是当地人需要呈现出来的重要表演,而迎客调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在演奏的过程中,结合了许多当地具备特色的乐器进行配乐,构建了符合彝族文化的特殊性去掉,节奏非常明快,让人产生一种愉快的心情。而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会融合当地居民的即兴表演内容。目前大家最为熟知的就是彝族人的团体舞蹈方式,如火把舞。彝族当地人在表演火把舞的时候习惯男女混搭,极具趣味性,舞蹈开始的时候他们会围绕火表进行表演,并借由音乐完整的表达出彝族人特有的文化。当前彝族人的音乐与之前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都来源于其社会功能性。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为了满足当前的旅游商业性需求,将简单、富含浓厚情感的彝族音乐通过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向旅游者表演、传达。

彝族音乐最初的愿望是将自己的生活现状、情形传达给更多的人,因此直接决定了彝族音乐所具备的社会功能性相较其他而言多很多,正因这种浓烈的社会表达方式,导致抒情表达被忽视。此外更重要的是,彝族音乐渐渐成为表达彝族这一群体群居式生活方式的媒介或形式。少数民族一般来说处于一种群居的日常性生活现状,所以具备强烈的集体意识。导致大多时候彝族文化在创作或习作的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如彝族的火把舞,这就是一个展现彝族集体合作功能性的表演,因为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将表演完成。从而也很好的表达了彝族目前的社会特性就是群居式,而这种群居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的行为。

四、结语

综合全文内容,彝族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象征,在彝族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看做是彝族文化集大过程中的代表性内容。彝族音乐不仅仅融合了当地人民的人文、同时结合了特殊的民族风情,从而完美的表达出当地特殊的民族色彩,让人们对其生活习俗与方式进行深入化了解,展现彝族人传统的意识,就是将现有的生活愿望融入到音乐志宏。体现彝族人民的情感与智慧,渴望美好生活的意愿,让其无法离开彝族人的生活。

[1] 陈波.媒介形态中的茶马古道——比较纪录电影《德拉姆》与电视专题系列纪录片《茶马古道》[J].新闻知识,2015,10:12-19.

[2] 陈保亚.论丝绸之路向茶马古道的转型——从词与物的传播说起[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66-69.

[3] 谢嘉幸.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音乐学术共同体(续)[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15,03:31-37.

[4] 陈保亚,孔江平,张猛,杨海潮,汪锋.超越极限:茶马古道大环绕 茶马古道首次徒步行走和命名20周年纪念考察[J].科学中国人.2016,12:110-116.

四川省哲学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课题《支格阿鲁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研究成果(YZWH1508)

文蕾(1972-),四川乐山人,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彝族功能性情感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彝族海菜腔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情感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