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美声唱法“民族化”研究

2016-02-02 17:08刘会轻
黄河之声 2016年15期
关键词:民族化美声唱法声乐

刘会轻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新时期美声唱法“民族化”研究

刘会轻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美声唱法“民族化”的发展历程一直是我国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阶段,因此政治、文化、教育等工作都在快速的发展,声乐作为我国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的内容,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也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绩。在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的民族声乐逐渐加入了最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加快我国民族声乐体系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本文针对新时期美声唱法“民族化”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声乐的快速发展。

新时期;美声;唱法;民族化

在欧洲美声唱法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比较成熟的音乐艺术发展形式。现阶段社会还在不断发展,美声唱法也随着欧洲文化传入到我国的社会之中,但是现阶段,美声唱法也在正面面临着民族化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美声唱法民族化情况和进程展开讨论,并且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基础上,以欧洲美声唱法的“民族化”作为基本的特点,这样也能够在根本上达到促进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美声唱法的发展历程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对于美声唱法“民族化”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即便是我国的“文革”时期,老一辈的艺术家对于歌唱方式也有着非常痴迷的研究。美声唱法在意大利也被称为美歌唱法,其主要的意思指的就是美好的歌声,在传入到中国之后,美声唱法又被称为美声唱法。早在16世纪的阶段,欧洲国家就利用自身的艺术环境,保证其国家能够发展成世界级的歌唱摇篮。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也逐渐成为现代歌唱事业中比较完美的演唱体系[1]。

二、中西方美声音乐艺术的相互融合

现阶段,我国的声乐艺术主要就是在上个世纪传入到我国的欧洲的美声唱法和中国传统的音乐之间相互结合所形成的。这也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演唱艺术。这也是几乎全中国化的美声演唱的方式。因此把美声和中国传统的唱法相结合,这种音乐形式更容易在中国开展,这也是中国社会中比较高雅的音乐艺术[2]。

(一)欧洲美声唱法的传入和借鉴

欧洲社会中的美声唱法传入到我国的社会之后,还需要经过本土化的发展过程,因此这一点内容也要求其能够保留欧洲的传统唱法以及其中的基本特点所组成的比较科学的延长方式。随着我国民族音乐演唱艺术和美声唱法的融合,能够形成我国审美情趣的声乐体系。

(二)欧洲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之间的异同

欧洲美声唱法最初就是源于他们对于宗教音乐的喜好,其主要的演唱特点就是要求演唱者在唱歌的过程中发声比较自然,并且演唱的声音需要洪亮。在演唱过程中,还需要演唱者能够保证声音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样才能够良好的演绎美声演唱方式。在中国传统歌声的演唱过程中,其主要的特色就是需要设计到演唱的吐字和声音的共鸣,这样才能够良好的演绎歌声的演唱。

三、美声唱法民族化的进程

(一)音色审美上的民族化

自从上个世纪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之后,科学性很快被国内的音乐界科学家所认同,并且人们也能够充分认可这一演唱方式。而在随后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内容和中国民族演唱不断的进行融合和碰撞,不断的吸收中国的音乐艺术语言,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丰富自己,被中国观众所接受。美声唱法“民族化”情况主要就是针对中国的民族声乐发展情况来讲的。只有在这一基础上发展,才能够在根本上成立符合国民审美情趣的艺术语言[3]。

(二)演唱语言的民族化

民族语言主要指的就是一个民族内部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主要特点,美声唱法流传到中国直接,一直对中华民族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追求。美声唱法民族化,主要标新形势就是演唱中运用民族化的语言韵味表现演唱的一种方式。因此想要保证美声唱法更加具有民族性,还需要在演唱的韵味生进行表现,这样也能够更好的引起中国大众的共鸣,丰富中国的音乐艺术语言。

(三)情感表达之上的交融

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自己的表现形式,主要就是声情并茂的表现方式,用感情带入声音,在这其中所强调的就是以情动人。在演唱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把声腔和人们的躯体相结合,用情感传达歌声的灵魂,这也是演唱和表现相结合的一种方式。能够在根本上促进人们思想的共鸣,把民族演唱方式融入到美声的演唱之中,这样的演唱才是具有真性情的感觉。

四、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美声唱法的民族化特点不仅仅能够在根本上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在根本上改善民族艺术的进步,所以在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之中能够看出,想要加快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还需要保证民族的艺术能够向着民族性和科学性的方向不断进步,并且保证其能够够在根本上推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进步,同时也能够保证在民族声乐艺术成为我国社会进步的发展动力。

[1] 聂堂英.关于美声唱法民族化的几点思考[J].音乐时空,2013,01:107.

[2] 羡涛.高师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民族化的价值研究[J].大舞台, 2013,11:159-160.

[3] 崔夏霖.论美声唱法的民族化——以《乌苏里江》为例讨论[J].黄河之声,2015,24:94-95.

猜你喜欢
民族化美声唱法声乐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探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民族声乐教学受美声唱法的影响分析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