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音乐文化简析

2016-02-02 17:08
黄河之声 2016年15期
关键词:大乘佛学院五台山

赵 琦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音乐文化简析

赵 琦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五台山悠久的历史传承、青黄庙堂同存一山、文化交流类型多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出藏汉佛教兼续并存的结果。然而佛教中女性的角色似乎被大众所遗忘或是忽视。本文旨在通过解析普寿寺作为全国最大的女子佛学院,在佛教音乐的宣教与传承中的存在特质。

佛教音乐;尼众仪式音乐;教育传承;五台山尼众佛学院

五台山,于2009年6月26日在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被研究审议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为“佛国”五台山翻开了新的篇章——作为中国佛教名山之首,不仅以其浓郁的佛教文化享誉海内外,而且至今仍保存有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古建筑群,五座台顶将自然地貌与佛教文化浑然天成、融为一体,完美的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由于五台山拥有天然的地貌特征、深邃的佛教文化底蕴,从而被赋予多元的宗教含义。正是在这样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五台山尼众学院应运而生,所产生的宗教影响可见一斑。笔者从五台山尼众学院的仪式音乐研究入手,探究佛教音乐在五台山尼众佛学院的实际应用以及所产生的现实影响。其实,从4世纪起,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以净检①为首的比丘尼教团②开始,佛教女性就已经在佛教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佛教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女性在对待生命问题时具有天生的敏锐性和洞察力,结合自身的感受以及异于男性的心里特征,承担着更为复杂且多样的宗教责任。这是由于女性在对待宗教问题上始终保持着更为严肃和虔诚的态度。佛教与佛教僧伽制度的传入,使得女性群体逐步进入佛教制度的内部,尝试完整的宗教生活。③自古印度佛陀时期,就因佛教女性的合佛法化而产生了一系列对立与矛盾的问题;当然从另一个侧面也不难看出,由于女性群体的加入,佛教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不断丰富和完善。特别是目前我国在佛教音乐研究方面,从汉传佛教音乐、藏传佛教音乐、南传佛教音乐的角度研究分析与整理归纳的多是比丘僧团的音乐特征,比丘尼僧团的音乐研究寥寥无几。基于此,非常有必要对佛教女性音乐——比丘尼音乐进行整理研究,目前对于比丘尼的音乐研究成果并不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历史上的女性地位没有被正视,传统上长期处于弱势,留下的比丘尼资料有限;另外也不难看出对于相关的研究没有受到重视而产生的后果。

一、普寿寺的前世今生

世界文化遗产所属地——五台山,拥有相当数量的各类佛寺庙宇。普寿寺坐落在山西省五台县台怀镇东南端,最早创建于北宋时期,后在光绪三十四年重建后,奉于十三世达赖喇嘛,隶属于五台山十大黄庙之大华严寺。普寿寺曾在五台山道场最鼎盛之时,成为大华严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期随着大华严寺更名为大显通寺,加之道场深受乱世分裂,大显通寺分离出多个小寺庙,普寿寺也为其中之一。“文革”期间,当地公社将寺庙当作卫生院使用,殿宇及佛像毁坏殆尽。1991年9月如瑞、妙音二位法师,秉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发心重新修缮道场,以供十方尼众,聚有道场,修有戒律。自此由如瑞、妙音两位法师着手重建普寿寺,至今已有将近25年的历史。我国当代名尼通愿老法师深受中国当代第一名尼隆莲法师影响,都极力推崇重建及修缮尼众学院,由此生前一再申请复建普寿寺,力主五台山尼众佛学院的成立,可惜的是未能遂愿。1991年通愿老法师圆寂后,其衣钵弟子如瑞、妙音二位法师秉承遗志,在原址废墟上,白手起家,在我国社会结构由传统至现代的型态转变中,着重建寺与办学并重、旨在提高尼众群体与自身素质、为佛教育人、为弘化助力、在构建社会和谐与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上多作贡献。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普寿寺。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与建设,普寿寺成为一个集修行道场与佛学教育于一体,并于2011年年底正式挂牌五台山尼众佛学院。

普寿寺,占地面积约48亩,分为东西两个院。西院即内院,是在普寿寺旧址的基础上扩建,庙堂风格自成一派,俨然一个小寺院。东院是普寿寺的主体建筑,历经多年的修建,目前的规模堪称大气。或许是因为普寿寺是在五台山独特的人文背景、风土环境和宗教信仰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其建筑风格也有了多元化的特性。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藏经楼、如意寮(可提供中西等医疗服务)、缝纫室、供应室、录音室、计算机室、观堂、以及僧寮(即学僧宿舍)一应俱全,可供几百名僧尼修学与居住。尊崇通愿法师生前希望不分国籍,不分差别,同修佛法、住持正法。普寿寺诸位法师以通愿法师的教诲为宗,奉行“三不主义”,不收徒弟、不可为其写传、自己不著书立说。自1991年重修至今,已为佛教、社会培养输出二千四百三十六人,历届学员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同时也培养了台湾、香港学员一百五十人。④

榆次区大乘寺大乘寺创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唐时期,五台山作为唐王朝的“镇国道场”,不但被尊为佛教“首府”,也直接影响到周边的各大寺院。大乘寺极赋盛名,深受僧俗崇拜,千里迢迢纷纷前来顶礼膜拜。直到宋初,宋太宗火烧晋阳城,大乘寺及佛像被随城焚毁。据史料记载,大乘寺复建于北宋天禧年间(公元1017-1021),明万历27年因存放大乘经而更为现名,是历史上榆次古城的重要佛教文化活动场所。2005年2月,榆次区政府正式与普寿寺签约,将大乘寺交付佛教界管理,明确了对大乘寺的复建、管理和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大乘寺的修缮工程,借鉴考古学与建筑史的成果,采用符合风土和维护传统的整体性出发,将遗产保护和佛寺修缮有机结合,重现给世人一座精美的传统的寺院。目前这里已是山西佛教女众教育培养基地,有学员近500人。

二、普寿寺的音乐文化

作为全国最大的比丘尼僧团,道场常年宣讲戒律,千名住众均以“华严为宗、戒律为行、净土为归”作为修学宗旨;从师资传承不难看出,作为高等佛教学府,教学中以戒律为主线,辅以汉传、南传、藏传三大语系佛教教理,并鼓励学僧“发心读完大觉书,立愿行尽佛子事”。多年来为佛教界培养出大批“具足威仪幢相、讲求真学实行”的弘化、管理以及学术研究型僧才。普寿寺在宗教法事活动与经典仪式的运用方面可谓是与时俱进。特别说明的是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日,在2015年被赋予了又一层理论含义。由如瑞法师亲创的“世界智慧日”也在同一天举行庄严的佛法仪式。普寿寺全年的佛事活动所做仪式超过18个之多,但是最为重要的分别是三时系念法会、文殊菩萨圣诞日、浴佛节、观世音菩萨成道日、盂兰盆法会等重大的传统法会。

在赞呗的使用形式上,佛学院的佛事赞呗融合传统的南方调和北方调的赞呗应用。例如赞佛偈,大阿弥陀赞等都属于五台山地区传统的北方调赞呗;而香赞、阿弥陀佛偈、净土文等又属于南方调赞呗。这分数不同地方特色的两种曲调,在演唱形式上也各有不同。北方调赞呗在本法会仪式中没有乐器伴奏,曲调的高低由领唱决定;南方调的赞呗却是在有节拍的法器伴奏下开始唱诵,并且每赞的起唱均有四个节拍的领唱引入,僧众随后进入旋律进行唱诵,结束时的菩萨头,回以变调和变奏形式出现。普寿寺在法器的运用方面佛事中使用的法器种类:引磬、大磬、大钟、档子、钟、鼓、鱼鼓、铃等。圆磬——钵盂形多使用黄铜制,置于大殿东部,是举行法会时由乐僧击鸣的大法器;大磬——多用于指挥主腔调,敲击于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是整个佛事音乐的灵魂法器,提醒知事法事次序与音调高低。小圆磬——体积小,易移动,常在举行法会时使用。小手磬——又名“引磬”,底部中央用钮相连,附于木柄上,以小铁槌敲击,小手磬的应用,多在问讯、转身、礼拜及其他动作的场合中使用。

三、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

作为全国最大的女子佛学院,普寿寺举办年度安居培训班,依据僧尼的学习需要,相继开办了二年制的普通班、中级班和髙级班,接受全国各地及海内外的尼众来寺学习共修。截止2016年,学院共举办了26届培训班和安居班,安居严格遵守90天的学习周期,培训尼众达4000人。在传承教育发面,不但学部的分类非常细化,而且课程设置非常科学。作为大乘寺承担两方面的教育:一是对僧众的教育,二是对俗人的教育。对于尼众教育旨在培养道心坚固且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弘化僧才;对于俗人的教育旨在为在家信众施以正知正见的佛法。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教育,使佛法普及化,信众年轻化,逐渐使佛法进入高层社会。在艺术修养的教育培训方面,不但在院系设置中将艺术学院纳入其中,且在学科安排中将艺术课程的设置纳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2006年,立足于普寿寺的实际情况,旨在培养新时代下德行兼修的弘化僧才,设计规划了“三加一”的僧伽教育工程:“三”指三个机构:五台山普寿寺作为修行道场,榆次大乘作为寺教育基地,菩提爱心协会作为慈善机构。“一”是指菩提爱心协会创办的老人院清泰安养园。以修道为本,教育为基,慈善为果,引导尼众觉悟人生、和谐社会。

四、结语

作为全国最大的女子佛学院,普寿寺道场常年宣讲戒律,千名住众均以“华严为宗、戒律为行、净土为归”;作为修学宗旨作为高等佛教学府,教学中以戒律为主线,辅以汉传、南传、藏传三大语系佛教教理,并鼓励学僧“发心读完大觉书,立愿行尽佛子事”。多年来为佛教界培养出大批“具足威仪幢相、讲求真学实行”的弘化、管理以及学术研究型僧才。这样的艺术教育传承模式从文化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看,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建构型态。在传统的观念中,女性常被赋予生育、养育的女性角色,但在社会发展和技术领域中鲜有女性活动的空间。从普寿寺的文化发展中看,以女性文化和价值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女性文化教育,在佛教教化传承和现代弘化僧才培养方面具有非常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 比丘尼传全集.(台湾)佛教出版社,P1

② 文中“教团”“僧团”交叉出现,是由于其所涵盖的内容和范围不同。“僧团”使集体性的指向,即所有出家修道成员的集合。而“教团”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僧团内部,有共同利益基础的区域性寺庙群,也可指以某一寺院为中心的寺庙群。

③ 范若蓝.我国关于宗教妇女观与社会地位研究评述[J].世界历史,1999.

④ http://www.pushousi.-2010

[1] 袁静芳.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3,10.

[2] 崔正森.五台山佛教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3] [唐]释慧详.陈扬炯、冯巧英校注.古清凉传[M].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5.

[4] 赵改萍.山西佛教史(五台山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1.

猜你喜欢
大乘佛学院五台山
苏高新大乘有一个“幸福的烦恼”
五台山
藏传宗教建筑细部艺术初探——以夏河佛学院搬迁项目为例
大乘G60
弯腰的哲学
五台山掠影
弯腰的哲学
大乘山下,人大代表扶贫忙
大乘佛教慈悲观的内在逻辑及其现代阐释
往五台山(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