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临沧文化名人
——彭桂萼

2016-02-04 04:28陈开心
云南档案 2016年1期
关键词:昆明抗战民众

■陈开心

抗战时期的临沧文化名人
——彭桂萼

■陈开心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八年抗战的腥风血雨中,将士们身先士卒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老百姓在后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前方抗战,文人们挥毫泼墨为抗战呐喊,为抗战宣传,即便是在偏远的祖国西南边疆,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在为抗战书写,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彭桂萼就是其中的一位。

彭桂萼(1908-1952),字小圃,笔名震声、丁屹、长戈、号兵、彭鹏等。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大忙顶村人,1946年11月当选国大代表。

彭桂萼的祖、父两代以教育为业,是地方上的知名人士。父彭艺圃早逝,赖母亲杜乔玉抚养兄妹三人成长。彭桂萼幼小时在昔本新村小学读书,12岁入县城高小。民国16年(1927年)春,彭桂萼从缅宁徒步到昆明考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学。在省一中时,爱好诗歌,写了不少新诗,得到楚图南和李生庄两位老师的赞扬。毕业后,考入东陆大学预科第八班。当时他和缅宁旅省同乡蔡国铭等共同主编《缅宁旅省学生会会刊》,在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诗文,常给报纸副刊投稿。东陆大学预科毕业后,他返回故乡缅宁,开始在缅宁从事教育工作。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一大批文艺界前辈荟萃于昆明,彭桂萼一一登门拜访,和他们亲密交往。这一时期,彭桂萼写了许多唤醒后方民众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作品,领导学生开展各种抗日宣传活动。彭桂萼被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昆明分会选为理事,被广州中国诗坛社吸收为会员。随后,彭桂萼的诗文先后发表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如广州的《救亡日报》、《中国诗坛》,延安的《战地》、上海的《青年界》、《大时代》、《各种人生观》、《小朋友》,江西的《新诗源》、《赣报》,南京的《边事研究》,四川的《诗星》、《重庆》,湖南的《诗焦点》,昆明的《抗战周报》、《战时刊》、《文化岗位》、《诗与群文》、《南方》、《西南边疆》、《诗刊》、《金声》、《教育与科学》及各种日报;腾冲、云县、顺宁、双江、缅宁等地日报也有他的作品发表。

1939年“八·一三”周年日,他写了一首《咆哮起来吧,故乡》,诗中这样写道:

“故乡/我慈爱的乳娘/你横卧澜沧江畔/奥拥着奔流的汀水/高插霄汉的旗山/你有稻禾金黄/碧草如茵/春花绚烂!/在童年的回忆里/在天涯游子的梦魂里/你是个美丽的年青姑娘!……

故乡的儿郎/打紧后方的生产/知否全中华已成了血腥的战场/日寇突破长江/逼近了武汉/前方健儿正高竖机关枪/为民族的自由而歌唱/你还想在边疆躲懒?/不能啰!/日寇决不让我炎黄子孙/有半个生存/不管在前方抑或后方/我们不是新生/就是灭亡/不愿做万世的奴隶/就得把日本倭鬼齐扫荡!

来啰!/全国人结成座铁墙/守住各人的哨岗!……/咆哮起来罢/流下每一滴酸汗/巩固这光荣神圣的抗战!/踏着六十军的勋迹/来一次邢家楼/台儿庄!/汀水旗山/涂上了金碧辉光/让澜沧江涛/高掀起革命的巨浪!/抗战建国/是中华民族唯一的路向/杀敌救亡/要每一个中华儿女来承担!/……”

为了唤醒后方民众积极投入抗战,他在《后方的民众们解开你们的钱囊》里这样写道:

“后方的民众们/解开你们的钱囊!/受了强暴者的欺凌/我们的将士已化除阋墙,奋起抗战/快贡献出我们所有的金钱/把抗敌的力量增强!

后方的民众们,解开你们的钱囊!/强暴者的侵略加紧/我们的兄弟都得放下锄头/握起长枪/快捐输出我们所有的资财、充实起杀敌的子弹!

后方的民众们/解开你们的钱囊/敌人的血盆大口/要把四万万人的血液喝干!/你们再只忙顾个人自身的饱暖/那你的饭钵哟/马上就将被敌人打烂!/记得罢:国破,家亡/覆巢之下,决难再找完卵!

后方的民众们!解开你们的钱囊/敌人的铁蹄魔手/已经伸入了我们的黄河长江!/你们如老在想着“国家事管他娘”/那你的咽喉哟,马上就会被敌人割断。

看见罢:华北,华南、吞嚼人的,正是虎豹豺狼!/抗战救亡,本不分前方后方/捐了款项,还应该走上疆场/挥动千万只臂胳/联成一道坚固的铁墙/抛出千万个头颅/变成一颗轰天的炸弹/把凶恶的强盗赶出太平洋/保住我们锦绣的山河!”

1939年4月28日,敌机第二次袭击昆明,消息传到那赛营盘的当夜,他奋笔疾书,写下了以《血的教育》命名的光辉诗篇。

“自从“九·一八”/我们用血花铁弹/扫荡了九只乌鸦/昆明的湖山/又在静穆的天幕下安度了半年!/半年/莺声唤醒了/山国儿女的冬眠/我并没有忘记前方/有炮火飞舞如萤/……

从下关到畹町/从祥云到孟定/一万枝铁锄/开凿着民族生命线/冰霜虽曾封锁过山国/然而山国儿女并没有冬眠!/山国的儿女/正从血的教科书里/突破严冬/驰进了春天!……

又在四月八号/闯到我昆明市郊/哼出罪恶的交鸣/一颗炸弹/吞蚀了我们/多少条活跳的生命/巫家坝/官渡/双桥/……/嫣红的血水/涨满了广大的农田/

这深仇/在我们的心板里/雕下了永远的烙印/直至石烂海枯/太阳从西方冒出/都不会减轻!

随着高射炮的高歌/我们仰起了/一千二百万张愤怒的脸/随着我神鹰冲起的火箭/一千二百万双手臂/拉出愤怒的/一千二百万张弓弦/愤怒的火/燃烧着愤怒的心愤怒的心/煽起愤怒的烈焰/帝国的怪鸟/整个山国的野原!/野原里/有冲天的怒芽在新生/有凌霄的浩气在喷腾/誓以必死的决心/从轰炸中/从火网中/站起快要到来的/新中国的黎明!

愤怒的烈焰/化作呼啸的狂飙/吹遍了/不怕/不怕你怪鸟的铁蛋/有如蝗虫飞进!/你来你来/老子们架好高射炮欢迎!血的教育炼出铁的新军!”

彭桂萼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爱国诗人,在“九一八”事变后,国家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刻,他“握紧笔杆,像战士抓紧钢枪”,作为祖国西南边疆的文化人,利用一切文学形式,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场合展开抗日宣传。他在抗战时期所写的诗歌,高亢激昂,气势雄壮,鼓舞人心,充满爱国思想和战斗力量。在这期间,他的诗文很多,有郭沫若题签,马子华作序的新诗集《震声》(1938年出版);有老舍题签,雷石榆序的《边塞的军笳》(1941年出版);有穆木天题签并序的《澜沧江畔的歌声》(1945年出版)等。他的这些诗歌,就是在今天读来,同样能够让人心潮澎湃。

作者单位:临沧市文体局

猜你喜欢
昆明抗战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昆明美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