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效率提升策略分析

2016-02-04 05:59刘青郝全利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管理效率医疗器械效率

刘青 郝全利

1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儿科 (天津 301600)

2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器械科 (天津 301600)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效率提升策略分析

刘青1郝全利2

1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儿科(天津301600)

2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器械科(天津301600)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疗设备行业的现状,认为我国医疗设备行业增长迅速;还分析了我国医疗设备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提升管理效率的方法措施。

医疗设备管理效率监管模式提升策略

1.医疗器械管理效率现状

我国医疗设备行业在新世纪发展迅速,根据统计显示其综合销售收入增长率约为21.1%,而同期全球医疗设备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约为8.4%。这一增长率与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正相关,说明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其医疗开支能力提高。也与我国整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有关,老龄化促使医疗效率的比重越来越高。但是数据增长并不以为着我国医疗器械进入医疗系统后的管理效率高,现实情况恰恰相反,这可以从我国医疗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看出来。

与国外医疗器械情况对比,可以预计未来我国医疗器械设备行业还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在卫生开支中,中国的医疗器械设备开支占比为10%,而美国为50%,是中国的5倍多。

2.医疗器械管理效率存在的问题

2.1采购难控质量关

目前我国医院设备采购规模大,涉及的利益复杂,而医院往往更突出医疗专业能力,管理往往比较薄弱,从导致采购环节漏洞多。比如采购人员为了谋取私利获取回扣,往往接受质量差、服务差甚至价格高的产品。政府缺乏对医院设备采购的科学监督,滋生医疗腐败。这会导致采购回来的医疗设备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设备买回来后就开始闲置。

2.2医疗设备存在着区域分配不合理

目前我国存在着医疗设备分配不均的问题,沿海医院资金雄厚设备就充足,内陆设备不足;三级及一些优秀县医院设备充足,而县乡医院设备简单。而我国人口结构是城市人口占比小,农村人口占比大。这就导致目前的设备分布决定了我国医疗设备整体利用效率不高,有些地方存在浪费闲置,有些地方设备不足。有人统计我国医疗器械方面,农村缺口较大。

2.3操作使用不规范

众所周知不管是工业企业、科研实验室还是医院,设备都是有操作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目前我国医疗获利重点在于药品,这就导致医院对用于诊断的设备投入不足,这其中包括设备管理投入。这就使大多医院没有人去优化设备管理,去设计设备操作规范,也没有精力和意识去培养设备操作人员。最终导致设备操作存在诸多违规情况,降低设备省用年限、效率等。

2.4监管缺乏力度

我国医疗设备事件频发,有人统计每年有4万起医疗设备事件。这一势头之所以无法遏制,其关键的原因还在于医疗行政部门监管不力,对发生的事件不追求,即使追求也是协调下,对被损害者进行补偿,缺乏更加深入的整改措施等。违规操作导致的成本太低,导致医院对医疗设备管理违规现象比较漠然[1]。

3.医疗器械管理效率提升策略

综合以上原因笔者认为,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效率,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加强医院设备管理能力、医疗行政部门的监管力度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3.1加强医院设备管理能力

首先在组织上加强设备管理,将设备使用部门与管理部门分开,3级以上医院成立专门的设备技术管理科及资产管理科。前者负责医院设备商品的使用价值,后者负责医院设备商品的货币价值。技术管理科负责制定设备操作规范并监督执行,负责制定医疗设备安全检查,也负责制定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制度,并监督采购。资产管理科负责设备的折旧更换等事宜,防止设备闲置或者设备不足。整个医院应该建立设备管理委员会,一定区域内建立医疗设备交流协会。

其次建立统一采购制度,制定完善的采购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设备供应商管理制度。比如根据设备质量、使用效果等对供应商平分,根据分数将供应商分为若干等级。在执行采购过程中,高分供应商采购份额要大,而低分数供应商则逐步淘汰。同时,建立招标制度,规范其流程,大型医院可以采取招标代理、外包。可以引进医疗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也可以引进社区百姓进行招标监督等。

再次构建医疗设备培训体系,严格执行持证上岗政策。理论上讲,应该构建全国自上而下的,包括产学研全方位的培训体系,从而保证设备操作人员可以进行标准操作,提高使用效率。但是考虑到现实情况,可以以省为单位,构建培训体系,建立操作人员认证制度,获得认证人员可以全国流通。

最后还要有完备的设备效率评估体系,包括评估组织、评估流程、评估标准等。评估组织可以有多种方案,比如可以在医院设立设备效率评估技术委员会,参与者包括医院的人事部门、设备技术部、资产管理部门、主治医生、领导等。技术委员会负责对考核期内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估。评估流程,由人事部牵头,由各设备科室提供原始数据,按期提交评估技术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交由院长裁决,裁决后由人事部出具绩效报告。评估标准笔者建议可以采用设备使用效率指标、设备完好指标、设备事故指标、设备操作规范指标等。

3.2加强医疗行政部门管理能力

首先提高医疗行政部门的管理能力。所谓的管理能力不外乎决策分析能力、计划能力、监督考核能力等。医疗行政部门必须清楚辖区内设备的整体水平、数量、分布情况等,做出设备整体规划,提出宏观指导意见。这一管理能力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区域,应该构建全国自上而下的监管体系。比如国家卫生局可以利用政策促进医疗设备采购向农村和西部倾斜,同时构建西部医疗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体系等。省卫生厅可以负责促进医疗设备向县乡医疗倾斜。地市卫生局可以负责设备使用管理的监管,工作内容包括采购招标监督、采购统筹,也包括设备使用规范性检查,还包括设备管理制度构建是否完整,以及具体负责医疗设备人员培训等。

其次完善医疗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除了上面提到的职能外,笔者认为医疗行政部门应该具有设备采购、设备使用、设备制度等方面的抽查职能,也应该具有设备使用效率评估职能,还应该具有组织设备使用技术交流职能等。在设备采购环节,行政部门可以组织重大采购,可以监督重大采购,进行采购评估,严厉惩办违规采购。在设备使用方面,应该定期检查设备维护、保养情况,定期检查设备使用规范问题,组织培训。在设备制度方面,定期抽查设备制度是否完善,引进先进的设备管理制度,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和制度学习情况。完善处罚制度,对违规者严厉处罚。

3.3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现代医学肇始于西方,西方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快速学习西方管理经验,有助于我国医疗事业发展。

美国是较早进行医疗设备监管的国家,他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医疗设备制造、采购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管权力。其监管体系也比较健全,包括美国商务部、食品和药物监管局、医疗卫生工业制造商业协会,可谓体系完善。

欧盟在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自己的医疗设备监管体系,保障医疗设备使用效率。英国构建了企业注册制度和医疗事故上报制度,法国则构建了完善的医疗设备实验办法等。这些鞋经验都制度我们学习[2]。

4.小结

由上分析可见,目前我国医疗设备使用效率较低,存在着地区分布不均,富则浪费,贫则不足,等级高的医院医疗设备充足,等级低者则不足。这与我国医疗的实际需求分布存在着脱节,从而宏观上决定了我国医疗设备使用效率不高,存在着浪费。还存在着医院设备管理职能缺失问题,医院没有管理设备的能力,导致设备违规操作,事件频发。改变这一现状的措施,笔者总结为两个方面,即加强医院设备管理能力和加强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管理能力。

[1] 李世强.中国家用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研究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0,7(8):12-16.

[2] 张长虹,秦晓刚.对欧美医疗器械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06 ,3(11):5-8.

1006-6586(2016)03-0120-03

R197.3

B

猜你喜欢
管理效率医疗器械效率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欧盟医疗器械法规MDR正式执行
我国高校分类分层管理效率研究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提升
跟踪导练(一)2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