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2016-02-04 05:59刘爱一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康复医院葫芦岛125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微波组间肠道

刘爱一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康复医院 (葫芦岛 125300)

微波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刘爱一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康复医院(葫芦岛125300)

目的:探析小儿慢性腹泻采用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腹泻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偶数和奇数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微波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和住院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腹泻患儿微波治疗,不仅起效快,还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微波慢性腹泻小儿临床效果

小儿慢性腹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其发病与吸收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临床特征为粪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增多,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危害患儿健康,还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当前临床上在治疗小儿慢性腹泻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但是不同方法的疗效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本文对微波治疗运用在小儿慢性腹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腹泻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年龄5~13个月,平均年龄为(8.7±3.5)个月,病程15~56d,平均病程为(35.1±9.4)d,其中50例为女性、58例为男性,根据入院编号的偶数和奇数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4例。入选标准:①符合小儿慢性腹泻诊断标准;②家长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急性腹泻患儿;②家属不同意者;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两组患儿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即双歧三联活菌(生产厂家: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规格210mg),1粒/次,2次/d,并且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患儿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微波联合治疗,即运用AMT型脉冲式微波治疗仪(生产厂家:南京三乐机电技术研究所),其中频率为(2450±30)MHz,输出电磁波波长为12cm,治疗功率为0~100W。治疗时,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在患儿的脐部放置表面面积为13cm×14cm的辐射器,调节好功率,一般为10~15W,需要注意的是,辐射器应该与患儿的照射部位保持一定的距离,通常为15cm,20min/次,2次/d,3~5d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治疗效果:①显效。治疗3d后,患儿的发热、腹泻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恢复正常性状,且1次/d;②有效。治疗5d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如腹泻、发热等明显改善,大便恢复为软便,且大便次数明显减少;③无效。治疗后,患儿的大便性质和次数无明显变化。同时,分别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住止泻时间以及退热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运用χ2检验组间治疗有效率对比,以P<0.05表示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4例无效、10例有效、40例显效,治疗有效率为92.59%;而对照组12例无效、20例有效、22例显效,治疗有效率为84.62%,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2.2两组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退热以及止泻时间分别为(3.1±1.2)d、(1.3±0.3)d以及(1.5±0.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1.5)d、(2.9±0.5)d以及(2.6±0.4)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期间,对照组1例腹胀、1例头晕,发生率为3.7%;而观察组1例腹胀、3例局部皮肤发红,发生率为7.41%,组间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慢性腹泻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婴幼儿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其发病原因主要为饮食因素、运用抗生素不当或者急性腹泻治疗不及时,使肠道菌群失调,使胃肠功能紊乱,对肠道黏膜微生物屏障造成破坏,减少小肠有效吸收面积,阻碍营养物质吸收,从而导致腹泻[1]。在小儿慢性腹泻治疗中,药物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起效慢,不能有效改善患儿预后。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波作为高频率的一种电磁波,具有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起效快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尤其是小儿慢性腹泻的治疗中。微波能够有效透入机体组织,深度为3~7cm,因为小儿的腹壁较薄,容易透热,能够有效改善肠道血液循环,对肠道粘膜乳糖酶活性的增加和分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小肠吸收氯、葡萄糖、钠以及水分,从而使大便次数减少[2]。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微波自身具备热辐射作用,可以对胃肠血管扩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血流速度加快,使组织细胞膜的透通性增加,有助于局部组织的营养代谢,为植入正常菌群和修复病变奠定基础,对肠道菌群失调进行纠正,从而恢复胃肠功能[3]。同时,有报道显示,微波的热效应不仅可以使肠道微循环得到改善,还可以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使机体免疫力增强,从而促进患儿更快更好地康复[4]。此外,微波还具有两种生物效应,分别是非热作用和热作用,可以瞬间凝固组织,具有止血功能强、损伤小以及不炭化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84.62%,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较短,这一结果与张玲璐[5]研究报道一致,提示微波治疗小儿慢性腹泻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微波对小儿慢性腹泻患儿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还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以及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值得推广。

[1] 李雅杰,柴颖,么焕新.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与微波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效果观察[J]. 临床误诊误治,2012,22(6):58-60.

[2] 胡庆梅,施新宇,张鸿艳. 微波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6,21(12):2983-2984.

[3] 陈小波,罗娟娟. 隔药灸与西药治疗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疗效对照观察[J]. 中国针灸,2013,18(2):113-116.

[4] 任艳,伍成惠.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40例疗效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10,19(2):33-34.

[5]张玲璐. 艾灸脾俞穴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6,18(6):697-699.

1006-6586(2016)03-0057-02

R723.11

B

猜你喜欢
微波组间肠道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为什么
更 正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微波冷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