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灯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2016-02-04 18:17王丽霞
山西档案 2016年5期
关键词:秧歌民间舞蹈民间艺术

文/王丽霞

山西“地灯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文/王丽霞

地灯秧歌是山西舞蹈艺苑中的一支奇葩,主要流传于山西省汾西县。其表演依托于民间祭祀和祈福活动,集民间信俗、传统舞蹈和传统音乐于一体。该舞蹈不仅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浓郁的生活气息、独特的表现形式,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古老的民间艺术特征。文章通过对“地灯秧歌”这一鲜为人知的民间艺术进行解析、论证,以期引起学人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关注、研究和重视,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地灯秧歌;民俗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山西“地灯秧歌”的文化原貌

“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本来就会受到自然法则的一定制约,在自然环境中,自然条件的种种差异,决定了人类群体以及由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各自类型,舞蹈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一个种类,自然会受到所处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

汾西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偏南,临汾盆地北端,地处东经111度,北纬36度,东西长41公里,南北宽39公里,总面积880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中原农耕文化区。流传在汾西的“地灯秧歌”,有说有唱有舞。在汾西佃坪乡圪台头村,现仍存有刻着“大清咸丰九年正月二十五日起”的一块木板油漆的“九曲十八弯地灯图”,这说明“地灯秧歌” 的活动最少在一百三十多年前已经盛行,而“地灯秧歌”的前身“古秧歌”出现的时间就更早了,当然这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考察。据当地一位名叫任才福的老艺人讲,任家表演“地灯秧歌”已有五代,近二百年历史。

据西村的郭记庆老艺人介绍,他们也是听老辈人讲的,“地灯秧歌”过去称作“古秧歌”(现在仍有许多人这样叫),是当地一种古老的民间社火节目,一般在夜间表演,盛行于汾西勍香镇、对竹镇、佃坪乡以及刘家庄、西村一带。清朝道光和咸丰年间,这一带盛行一种“地灯”活动,就是走“九曲黄河阵”,也称“九如意”或“九曲阵”。“古秧歌”常常与“地灯”一起表演,后逐渐成为地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之一,人们便称其为“地灯秧歌”或“摆灯”。按照传统的民间习俗,“地灯”要摆就要连续摆三年,不能单独摆一年,每次摆三天,也就是说秧歌也要表演三天。

即使是从老艺人说的清道光年间算起,“地灯秧歌”的历史至今也有200余年了。在人们衣食尚不能温饱的环境下,“地灯秧歌”何以能够持续长久的辉煌?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首先应归结于信仰。

二、从信仰到非遗

秧歌是中国北方居民尤其是汉族居民最具普遍性的一种民间舞蹈种类,由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民俗信仰等的不同,在中国北方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秧歌种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秧歌在中国北方参与性最强,范围最广,几百年来经久不衰。“正月十五前后,人们在表达对神灵的敬仰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放纵着自己,他们在重塑与展演宇宙、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既有的规矩与成法,沉溺于混乱与无序的群体放纵式的舞蹈之中,尽管这种放纵可能是转瞬即逝的。”[2]

“地灯秧歌”源于民俗信仰较为广泛的“九曲黄河阵”,此项民俗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流传,仅山西一省就有汾西、河曲等地有此项民俗活动,老百姓坚信走阵就是走百病。笔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民俗舞蹈实则为民俗信仰的表现。民俗舞蹈的产生,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懵懂和崇拜。由于在生活的诸多方面都要依赖于神灵、自然和祖先,因此在原始舞蹈中最为主要的一种舞蹈即为宗教祭祀舞蹈。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贯穿山西境内,淳朴的古人们在面对咆哮的黄河时无能为力,只能借助于天和神,“九曲黄河阵”的诞生本身就是源于人类对天神的信仰和崇拜。故而原始“仪式中的民俗歌舞以及诗歌、戏剧等民间艺术形式,赋予了古老的仪式以常青的生命力。仪式和民俗舞蹈蕴藏着的意义象征与文化内涵,是研究民俗舞蹈仪式特征的核心所在”[3]。

“地灯秧歌”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心理产生、生长,并发展至今的。其表演时间为每年添仓节左右,也就是正月十九至正月二十一。此时正是农闲时节,农民经过腊月和正月的排练,选择在象征一年五谷丰登的节日演出,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添仓节”象征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摆灯第一天先要将神灵写在牌位上,用一张红纸按大小级别写好,在地灯场设一神坛,恭请天上神地下神等近百位神灵,由请来的瞎子说书师开场将各路神灵一一请来,并在三个晚上串灯时,给神灵们说书数小时。在正月二十二那天收拾地灯等器材时,必须先由说书先生把请来的神仙送走后方可进行。

灯阵的右边供奉的是风神,据当地人的说法,如果点灯之前不拜风神,灯点着了就会被风吹灭,而拜完风神再点灯,灯就不会被吹灭。就像当地人说的,拜了风神,风神就会保佑,所以点灯之前必须先拜风神。灯阵的左边供奉的是泰山老君,一般拜完风神就来拜泰山老君。中间供奉的是瘟神,拜瘟神的人非常多,据说拜完瘟神可以保佑家人一年四季不受病魔缠身。灯阵的最中间供奉的是天地,人们走灯阵就是为了在中间拜天地神,它可以保佑农民五谷丰登,年年都有好收成,保佑做生意的人生意兴隆。给它们烧香、设供之后,要放鞭炮,然后才能到地灯场前扭秧歌、敲鼓,这称为“踩阵”。

表演场地一般为365平方米,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彩色纸罩做成365盏彩灯(也有人说是360盏灯),再用1.5米长的木棍(365或360根),在365平方米(或360平方米)的场地上按照九曲十八弯的队形用麻绳饶连成甬道,大门右侧为入口,左侧为出口,地灯中央埋数十米的高杆,悬挂龙凤彩旗,地灯的四个角则同样有四个低于中央旗杆的飞虎旗。

九曲黄河灯的设置,在民间有很多具体的要求,而且必须按照图谱进行。首先,在两亩左右的平坦场地上,按照两米多长的等距画出纵横各19共361个白点,并在白点埋上高粱杆作为灯杆。灯杆高约1米,上面插上木质的灯托,以便放灯。灯阵坐北朝南,南面正中的白点不设灯,作为入口,恰恰是灯阵要求的360盏灯。然后用秫秸扎成横杆,捆绑在灯杆上,拦挡成大致相等的九个回环,只有一条通道为疏导的九宫方阵,从入到出,路径不相重复。

最初,人们游地灯主要是为了保佑家人健康,五谷丰登,向神灵祈福和驱鬼逐邪,歌舞的目的是娱神祈丰收。过去,农村多把一年说成360天,与此相应,灯阵用360盏灯象征一年。因此,转灯阵一圈,顺利走出来,表示一年吉利。由于灯阵的图案很像篆体的方形印章,所以在沙浴又有灯阵是三官老爷的一方宝印,具有神威法力,转灯阵可以消灾除难的说法。据老艺人介绍,如果有的妇女不能生育或不生男婴,可以在游地灯的时候坐在一个灯上,然后就能如愿以偿。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走百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渐趋失去原本的实质意义,然而老百姓心中的信仰却具有永久性。经过了风风雨雨的渗透和洗礼,而今“地灯秧歌”走进了“非遗”的行列。2011年,汾西县“地灯秧歌”入选山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山西地灯秧歌的研究现状

《临汾地区民间舞蹈集成》第二卷对“地灯秧歌”的源流、音乐、服饰、道具、造型图、动作、场记都有一定的介绍,还明确提到“在汾西佃坪乡圪台头村现仍存有刻着“大清咸丰九年正月二十五日起”的一块木板油漆的“九曲十八弯地灯图”,这说明“地灯秧歌” 的活动最少在一百三十多年前已经盛行”。该书还指出“地灯秧歌”是汾西县非常普及的一种民间娱乐节目,它有说有唱有舞,深受群众的喜爱和赞赏。其表演使观众欢笑不止,使气氛变得轻松而欢快。

据吴晓邦等人编写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记载,“地灯秧歌”是当地一种古老的民间社火节目。“清朝道光和咸丰年间,这一带盛行一种‘地灯’活动(即‘九曲黄河阵’,亦称‘九如意’或‘九曲阵 ’),常常与‘地灯’结合在一起进行表演,后来逐渐成为地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之一,故而人们便称其为‘地灯秧歌’。”“地灯秧歌”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极大地活跃了全县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全县农村主要的节庆娱乐形式。

汾西县文化馆馆长郭小英在2007年7月1日提交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书中,全面介绍了精通地灯秧歌表演艺术的4名民间艺人,他们的年龄均在70岁以上,年纪最大的已达81岁。该申报书根据4名民间艺人的讲述和示范表演,对地灯秧歌的历史渊源、主要表演形式进行了准确的记录整理。

据田彩凤等人编著的《山西民间舞蹈教程》记载,在表演中表演者的动作灵活多变,他们的歌唱词大部分都是自己即兴编唱的,表演者触景生情,遇事而发,互问互答。文中对舞蹈的表演形式只有概括性的记录,至于舞蹈动作的名称和动律研究几乎没有文献可以参考。

四、乘非遗之风,拓发展空间

“地灯秧歌”是集民俗、信仰、音乐、舞蹈、庙会等各类文化样式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它经过几百年的文化积淀而形成,并为人们认可和接受,是民众特定生存环境的心理选择。随着时空的变迁,“地灯秧歌”的受众开始老化,新的受众尚没有形成,精通“地灯秧歌”的民间艺人大都年逾古稀、体弱多病,“地灯秧歌”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加之影视传媒的巨大冲击,年轻一代人对地灯秧歌表演艺术的传习兴趣逐渐淡薄。

由于“地灯秧歌”表演场景隆盛,表演阵容大,参与人员多,服饰、道具、乐器讲究,经费需求量较大,所以每逢表演之期,往往需要举全村之力,精心组织部署,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地灯秧歌”不仅有着严谨规范的演出程式,表演时每一个角色都着风格鲜明的服饰和内涵丰富的道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举伞人”及其服饰、道具,在山西其他民间舞蹈如“白店秧歌”、芮城“花伞秧歌”中都有类似的角色。1965年,侯马的考古工作者曾在白店村东北发掘了一批金代的墓葬,从中发现了许多关于民间社火活动情形的砖雕,其中一块砖雕上刻有一打伞者(男)和身穿长袖衣裙的女角等五人,与现在“白店秧歌”中的伞颇为相似。其中的渊源关系尚有待进一步以具体事实材料加以佐证,但笔者认为二者当中应有关联。

2006年国家开始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之大批的民间艺术被挖掘、整理,518项文化遗产被收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又有510项文化遗产被收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保护意识的增强,全国兴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潮。2011年,国家正式颁布《非物质文化保护法》。大批被时代淹没的文化遗产重现光彩,民间艺人看到了希望。昔日被冷落的艺人如今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从事着自己心爱的创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应该重视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响应党的号召,扶持本地的民间艺术。

为了抢救这一代表汾西民间文化艺术特色的民间艺术,1983年,汾西县组建了由市文化局民间艺术家宋庆云牵头,县文化局6名业务骨干组成的“汾西地灯秧歌”搜集整理小组,经过五年的抢救性搜集整理,形成了3.6万余字的《汾西地灯秧歌》文化资料,在《临汾地区民间舞蹈集成》第二卷中刊印。该资料全面介绍了精通地灯秧歌表演艺术的4名民间艺人,共搜集整理出地灯秧歌的10大曲牌、6种服饰、5种道具、6种造型、19种表演动作和完整的表演场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在有效唤起公众保护意识的基础上,对诸如“地灯秧歌”之类的民间舞蹈在未来的传承与保护必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1]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 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纪兰慰.论民俗舞蹈的仪式[J].民俗研究,1999,(3).

J722.211

A

1005-9652(2016)05-0138-03

(责任编辑:虞志坚)

王丽霞(1978-),女,山西左权人,忻州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民间舞蹈。

猜你喜欢
秧歌民间舞蹈民间艺术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民间艺术篇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昌黎地秧歌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