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艺术发展规律视域的民族艺术传承研究

2016-02-04 18:24杨秀玲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革新民族时代

杨秀玲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

基于艺术发展规律视域的民族艺术传承研究

杨秀玲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

民族艺术的弘扬与继承对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明发展程度以及文化传承程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如今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以及发展传承已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继承艺术,不仅仅是一个承载接受传播的过程,继承艺术应当是接受、承载、发展、传播的过程,重中之重是发展,这也是一个文化能够传播且经久不衰的重要的必经过程,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应当积极应对。艺术传承有着其本质的规律性,符合其发展规律才能让民族艺术始终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且每个时代的发展必然要结合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和民族气质。

民族艺术;外来文化;传承;发展

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从生活、自然中体会到的并能够具有传承性、发展性的一种艺术形式,不同人种的审美、判断、见解以及传统神话等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着该民族艺术的发展形式以及该民族艺术的本质和体现方式。

民族艺术对于世界艺术来说,只能说是位于其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但也是在世界艺术中不可分割的,民族艺术往往承载着该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信仰以及民族传承等信息,是一种与人们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能够不畏惧时间变迁且能够随之发展的艺术形式。

一、民族艺术的性质

(一)民族性

民族艺术是基于某一民族的思想上产生的,所以民族艺术有着浓厚的民族性质,往往具有其他的民族不可理解甚至冲突的思想形式,这也是基于该民族的认知和教育水平上产生的。

(二)艺术性

说到底民族艺术也是一种艺术,虽说艺术并不是超乎实际存在、社会以及时代之上的存在,而且它的本质也是社会实践在时间上积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对于现实社会的艺术性的认知,但从根本上它就具有艺术文化的抽象性、鲜活性,有时候往往又具有具体性、古板性等艺术性质。

(三)独立性

民族艺术不同于其他的艺术,用句老套的话就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它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化身,而世界上民族种类繁多,民族艺术也就互相之间没有那么多交集甚至冲突,所以民族艺术往往具有独立性。

(四)交融性

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变迁,随着时代的变迁往往会发生两个文化甚至多个文化的碰撞,而在碰撞中就会有文化从此消失,有的会继续蓬勃发展。这也是对于民族艺术独立性的考验,发展就要变更,所以吸收交融其他文化的精华并非与其独立性相悖,民族文化的发展上不能古板延旧,应当合理发展其交融性,才能使民族艺术具有新的生命力。

二、艺术的发展规律

(一)艺术的革新

1.根据时代任务的革新

民族艺术的革新往往是根据不同的时代任务而定的,而时代任务优势源自于生活,也就是说民族艺术的革新任务是源自于生活,这正呼应了艺术是生活的写照。生活是不断改变的,时代任务也就不断改变,民族艺术的变革也就是不断更新的,这是民族艺术发展的必然客观因素。

2.根据艺术本性的革新

民族艺术的本性就是具有上面我们提到的民族性、艺术性、独立性、交融性四个特点,而艺术的发展来源于创新,作为艺术中的一种,民族艺术的传承发展也是要不断地创新的,结合其本性融入创新元素,汲取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等。

3.根据欣赏者审美需求的革新

艺术的发展往往是针对欣赏者本身而言的,由于审美疲劳这种现象的发生,欣赏者对于艺术的发展也是充满了期待和建议。异、新、变往往是欣赏者所追求的艺术变革,过于单调的传统沿袭往往会让欣赏者失去兴趣。

4.根据艺术家个性和思想的独特的革新

这类艺术发展往往是站在时代的前沿,具有超前性。成功的创作往往可以带来一股新艺术潮流,此类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追求的艺术感极强,不在乎欣赏者的目光,往往在得到大家赞许肯定的时候,那也就是新艺术潮流的萌芽时期!

(二)艺术的传承

革新是传承的条件,传承是革新的基础,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又是互相独立的两个个体。

艺术本身带着时代性,而时代又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艺术的发展就离不开革新,即更改其所代表的时代,艺术要与时俱进。

1.艺术本身具有传承性

即要具有与时俱进的革新性,能够适应时代、承载时代、发展时代。能够积极地创新、积极地改变。但是不能盲目从行,这样只能被其他的文化吞并,淹没在历史浪潮中,从而烟消云散。必须把其本身的性质、所具有的文化以及时代的需求等要素结合在一起,不能改得面目全非也不能固守己见。这样的艺术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2.艺术传承的承载者

艺术的传承中,承载者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很多。例如我国民族的艺术有书画舞乐等,其中必不可少的是艺术的接受者,所以艺术在传承的时候不能盲目地选择继承弘扬的人或团队。大多时候,民族艺术的承载者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部落,这也是民族艺术跟其他艺术的区别。

三、影响艺术发展传承的因素

能够影响到艺术传承的因素有很多,有其本身性质的影响,也有外在因素的影响,艺术源自于生活,往往也就局限于生活,能够打破生活的艺术一般是不多见的。而根据其自身和外在影响我们把影响要素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艺术的自律性

这是从艺术本身的性质中所归纳概括出来的,自律性又分为两个小方面。

1.艺术的纵向发展

艺术从客观规律上,其发展的轨迹是从过去、现状以及未来中存在的必然性、稳定性以及艺术本身性质的联系,也就是说虽然艺术会改革、会更新,但它的变革不是跳跃性的,也不是无规律性的,过去、现状、未来之间必然存在着客观联系。

2.艺术的横向联系

其横向性的发展一般是指在同一个时代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以及民族艺术和世界艺术之间的差异性、联系性以及必然存在的联系,这是存在于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之间的艺术的差异,也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各民族的艺术存在了可借鉴的可能,民族艺术差异的选择与借鉴使得本民族艺术在发展中能够更好更快地寻找到创新突破口,从而达到艺术的创新发展目的。这是多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存在的相互影响与逐步融合。

(二)艺术的他律性

这里我们要提到的是艺术以外的影响因素对艺术的影响,艺术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的掌握和体现,是艺术传承发展中与社会因素必不可少的摩擦和碰撞。艺术的发展往往是受到外在因素或制约或推动的发展历程。诸如以下这些外在因素。

1.经济元素

马克思曾说过,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社会精神现象与政治现象,然而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可见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这就让人想到饱受战争侵蚀的中东部分地区的人民,虽说有着临时政府的出现,也有着渴望和平的社会因素,但是为了能够得到经济上的支持,一些人还是毅然决然地站在了临时政府的对立面,一山不容二虎,这就导致战争连绵不断。

在这种经济匮乏的社会条件下,就很难甚至是不会出现民族艺术的发展,中东某些地区的人民已然是没有心思和精力去维护、承载以及发扬民族文化了。

再一个就是当前世界艺术的格局便是与经济发展因素存在着正比关系,所以马克思说经济发展才是终极原因和伟大的动力,这不仅仅是社会的发展,也是艺术发展中制衡的重要条件,现实一点的说法就是,现在的社会无论是发展什么样的文化,能够发展成为什么样的程度,往往都是有着发展经费的制衡。

2.政治因素

自古以来,政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然而,客观上这两者之间互相影响的力量是不平衡的,这也是必然性事件,政治的存在是维持一个国家运行、发展以及繁荣的领导团队,而艺术是在和平稳定的生活中人们对于生活的掌握与认知中诞生的,两者客观地位的不同也就导致两者影响力大小的不同。往往是政治对艺术起到的影响大于艺术对政治的影响,而政治作为国家的领导统治,艺术对于政治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维护国家凝聚力的一种手段,政治往往是需要艺术为自己服务,利用艺术的影响力达到治理国家、安顿国家以及增加民族凝聚力的目的。

然而政治体对于某种艺术来说不仅仅是能够起到让其蓬勃发展的作用,也能成为强大的阻力,从而影响其发展的方向甚至是导致其衰败。在我国历史中诸多君王的个人爱好也是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宋徽宗个人对于当时花鸟画的喜爱和保护,能够使得当是这些文化艺术得以保存,这也是说明了政治对于艺术发展的影响,政治在艺术的发展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3.宗族元素

宗族信仰对于艺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与政治不同的所在就是宗族信仰是精神层次的,对于某种艺术形式不认同,就会极力地、彻底地拒绝它,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性,不论艺术的价值,不论艺术的地位,然而倘若是得到其宗族信仰宗旨的肯定,它又会极力维护、发展以及传播。宗教因素在艺术发展上的作用往往是两个极端性质,既有肯定且积极促进的一面,也有否定且极力制止的一面。往往宗教对于艺术的要求更高于政治对艺术的要求,宗教对于艺术的要求很大程度会扼杀其本性,所以在这种影响下、在大多数艺术跟宗教接轨失败的背景下,那些能够被宗教接纳改造的艺术就形成了宗教艺术,它是兼并宗教信仰的精神以及艺术特性两种元素。

4.道德元素

道德与艺术的关系也是有着两面性,而这个两面性主要体现着道德的两面性,道德往往分为高尚情操、积极向上和固执守旧、腐朽丑恶两种,显然前者能够促进艺术的发展,而后者往往是丑化艺术、污染艺术甚至扼杀艺术。道德因素主要是体现人心所向的,良好积极的道德能够融入到艺术中,使得艺术性、道德性都增强,有相得益彰的作用,即具有感染力。而落后守旧的道德准则对于艺术总是起到反向作用,不利于艺术的发展。

5.哲学因素

我们都知道哲学是一门追求世间一切真理的学科,而艺术往往都是感性的,从两者性质上来看,差异颇大,甚至说是矛盾颇大。但是即使是本质上的差异,二者之间也是存在着相互的影响。

从社会层次上来说,哲学是体现社会生活一般的道理以及正常的逻辑性思维和生活等,而艺术往往反映社会生活,因此两者之间就存在了互相影响、互相印证的可能性。而艺术的创作虽然是感性的,但往往也是脱离不开真理,所以在影响上,哲学的思想矛盾能够体现着艺术的创作矛盾。

四、结束语

民族艺术既要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也要坚守本心保持传统血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往往是由其民族艺术的发展所体现的。在历史的积淀和发展中,民族的文化艺术已经不是单纯的艺术了,它更多的是本民族文明、信仰、文化以及民族血脉的标志,是人文发展的丰碑。民族艺术的传承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是对血脉同亲的肯定,是增强一个民族自尊自信的精神所在。

[1]丁勤.基于城市化背景下的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皮影为中心的考察[J].创意与设计,2013.

[2]韩澄,武定宇.现代生活中的民族艺术再生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

G720

A

猜你喜欢
革新民族时代
我们的民族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复旧运转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