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

2016-02-04 05:59李淑岩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功能科沈阳110016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房性早搏三联心电图

李淑岩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功能科 (沈阳110016)

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

李淑岩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功能科(沈阳110016)

目的:对比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对照组(40例)和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观察组(40例),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效果对比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脂质沉积、动脉内膜脂类物质堆积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冠心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较大的危害。正确的诊断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本文以本院近期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别给予了他们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明显的对比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了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了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0.5±4.2)岁,病程时间0.6~10.5年,平均病程时间(5.2±1.1)年,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有20例,合并高血脂12例,合并糖尿病8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11~80岁,平均年龄(61.2±3.9)岁,病程时间0.7~11.1年,平均病程时间(5.0±1.3)年,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有19例,合并高血脂11例,合并糖尿病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时间及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分析和对比。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患者需保持平卧位,放松身体,保持安静的状态。使用日本光电十二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ECG-1350P对患者进行检查,常规12导联连续扫描机增益为10mm/mV,心电图机纸速为25mm/ s。检查过程中,患者不可移动身体,保持平稳的呼吸,方便得出清晰的图像。给予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应保持平卧位,放松身体。使用北京美高仪公司十二道动态心电监测仪ECGLAB对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在此过程中,系统能够自动记录患者24h内的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等心律失常情况发生的频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诊断结果。

1.3观察指标:统计患者的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及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等指标的检出率,以此作为诊断结果判定的依据。

1.4统计学分析:本文使用SPSS19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的计数资料使用χ²进行相关检验,当P<0.05时,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阳性率:观察组患者中,26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阳性,14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阴性,诊断阳性率为65%(26/40);对照组患者中,24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阳性,16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阴性,诊断阳性率为60%(24/40),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检查结果比较:心电图检出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存在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症状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3例、12例、11例、12例、9例、6例,而对照组中存在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症状的患者例数分别为8例、6例、6例、5例、8例、5例。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症的检出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因脂质代谢失常、血液脂质沉着、动脉内膜脂类物质堆积而产生的白色斑块,若没有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这些斑块会逐渐扩大、增多,导致患者心脏动脉腔变窄、血流受阻,引发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等疾病[1]。据统计,心律失常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该病的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冠心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①在过度劳累或者熬夜后有胸闷、胸痛症状,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5~10min后会自行缓解。②在进行体力劳动时,患者会感到明显的气短、胸闷和心悸症状,心脏非常不舒服,休息后可缓解。另外,还会伴随着头痛、牙痛等身体局部疼痛的症状,疼痛程度剧烈,但周期不长。③饱餐后,患者会有明显的胸痛、胸闷症状,天气寒冷时更加明显。④夜晚睡眠时会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症状,用力排便时也会出现以上症状。冠心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除了正确、有效的治疗,积极的预防也是必不可少的。预防冠心病应该从日常生活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持心情平静和愉悦。患者应戒烟戒酒,减少客观性的刺激因素。在饮食上,要少吃油腻、多盐、多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尽量少喝饮料和咖啡,控制饮食。另外,多运动、多锻炼,但是要注意劳逸结合,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锻炼的强度,量力而行,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常规心电图时目前临床上用来诊断冠心病心率失常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的特点。但是,大部分冠心病病人,其病情发作时心电图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普通心电图正常并不代表患者没有冠心病。从实践结果来看,一些心律失常程度较轻的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未受影响,因此在平静状态下其冠状动脉血流量基本正常,容易漏诊和误诊[2]。动态心电图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诊断技术,它克服了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的缺陷,能够对患者进行24h的监测,对一过性心律失常、短暂性心肌缺血及症状较轻的心绞痛都有着较高的检出率,大大的扩展了心电图的应用范围,有利于医生做出正确诊断。此外,动态心电图诊断还能够分析出患者病情的发作规律、时间、周期及程度,当出现心肌缺血症状是,患者的局部心电不稳定,容易引发心律失常,诱发心肌梗死[3],这是常规心电图检查无法诊断出来的。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后,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本次研究中对比了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上的效果,结果显示,常规心电图的诊断阳性率为60%,动态心电图的诊断阳性率为65%,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检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症等冠心病心律失常症状方面,动态心电图检查有着较高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使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效果显著,有利于作出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和应用。

[1]游梅.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2(9):152-153.

[2]靳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7(12):176-177.

[3]李博.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3,28(3):141-142.

1006-6586(2016)03-0084-02

R541

B

猜你喜欢
房性早搏三联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SmartPatch与动态心电图对房颤的诊断价值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