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呼吸 共命运
——试论乡土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6-02-05 07:22慕世杰张永乐
山西青年 2016年1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慕世杰 张永乐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同呼吸共命运
——试论乡土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慕世杰张永乐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本文以分析乡土文学中传统文化元素为主,从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角度,把握传统文化在乡土文学中的表现展开论述,并在探究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这种艺术手法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乡土文学;传统文化;发展关系

乡土文学的创作是对时代生活集中体现的“圣地”和“宝地”,以乡土小说为代表内容丰富,其来源于农村自然原始的乡土风情,自然风貌和精神风貌,这也是乡土文学的标志,不仅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更有力的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当前“寻根文化”和“传统文化”发展的热潮下,乡土文学和传统文化相互依托,联系更为紧密。

韩少功断言:“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不茂。”[1]充分肯定了民族传统文化对文学发展的重要性。在这里以乡土小说为例,以传统文化在乡土文学中的表现为角度,以推动两者共同发展为目的,对这一关系的艺术价值作以简单分析:

一、你中有我,表里相依

首先,乡土文学之魂在传统哲学思想。中国儒道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仅在作品内容,而且在于对作家及作品人物塑造上。以《易经》为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观点和乡土文学中乡土写实主义创作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扎根”理论相吻合。乡土文学中虽然多为揭露在时代发展中存在的弊病,对人性丑陋的批判,但以此为戒,来教人们“观风俗,考得失”。

其次,乡土文学之美在地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题材,涉及到农村社会现实的各方面,不同地域表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鲁迅作为乡土文学的先锋,其作品《故乡》、《社戏》等,在描绘独特江南水乡地域风情时都融入了江南水乡的传统习俗。浙东礼教文化氛围浓厚,社戏便是当地独特的宗教习俗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对于塑造人物、抒发情感有重要作用,而这同时也引发了一股对当地宗教习俗研究的热潮。

再者,乡土文化之音在乡音。方言也是构成乡土文学的重要因素,沉从文笔下的语言带着湘西特有的少数民族的对歌特征,“一切本属无常,谁见过月亮长圆?谁的金星子永不发光?好花终究会谢,记忆永远不老”《凤子》。在一系列的叙说中暗含哲理体现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乡土文学中传统哲学思想贯穿始终,种种表现无不体现出与传统文化“你中有我,表里相依”的关系。

二、烘云托月,相得益彰

郭沫若指出:“我承认一切艺术,虽然貌似无用,然而有大用焉。”[6]其实质上指文学的非功利性与功利性。这两者相互依存。乡土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形态也不例外包括两者,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乡土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方面从乡土文学无功利性方面来讲。在作家创作时想要达到的情感目标时体现最为明显,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讲“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龠玉藏,澡雪精神”,强调创作要舍弃直接功利而以淡泊之心待之。从这一层面来讲乡土文学创作时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一者体现中国传统“安土重迁”的扎根理念;再者,作家眷恋非人即物,而故乡儿时的记忆中处处可以采撷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以鲁迅的代表作《社戏》,<<故乡》最为经典。传统戏曲,手工艺都成为作家信手拈来的表情达意的素材。这就是传统文化在乡土文学中的典例。

另一方面.从乡土文学的功利性来讲。如上文提到传统哲学家国思想在乡土文学中的体现,这就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性。从这一角度剖析乡土文学,以余华的《活着》为例,作家把当时社会变革在农村的表现描写得细腻真实,本身就是具有社会性的。作家将自己复杂情绪融入其中上升为当时整个中国人民的情绪,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愿望,也是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文人根深蒂固影响的体现。另外文中的俚语口语,不仅富有哲理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别具特色,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乡土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观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两者烘云托月,相得益彰。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植根于传统文的化之中,才能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乡土文学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一直为人关注,并且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关注度提升,两者如何发展均成为焦点。笔者认为,首先,国家应当重视乡土文学发展,在进行农村改革建设的同时不应当忽视对乡土文化的挖掘,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打造特色;其次,作家应当自觉从民族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融入乡村生活,为自己开创一条宽阔的创作道路,摆脱单一描写社会风俗,社会表象的局限,深入剖析传统文化内涵,融入经典,创造经典;再者,乡土创作不能以批判民族劣根性为主题,而应当正面去判别民族传统文化,肯定赞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综上所述,乡土文学的寻根之旅,是作家对民族文化的肯定和赞扬,象征着东方文化的觉醒。其与传统文化“同呼吸,共命运”。传统文化为乡土文学增添了独特的艺术美感,乡土文学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平台。两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创造出独特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不仅对于推动两者发展十分关键,更能有力的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人们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保持对文学经典的热忱,使民族文化重新散发时代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陈思和.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J].文学评论,1986.

[4]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赵学勇.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综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3-0198-01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