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药学对医院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的指导作用

2016-02-05 23:11王丹丹张
中国医院 2016年3期
关键词:正骨中药学药师

■ 王丹丹张 虹

循证药学对医院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的指导作用

■ 王丹丹①②张 虹②

循证药学 临床中药学 合理用药

临床中药学作为医院国家级重点学科,在中药临床试验、制剂研究、联合用药、药学信息等方面可以借鉴循证药学的理论精髓,按照遵循证据的原则全面提升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和实践水平。介绍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循证药学的发展概况,论述了循证药学在医院中药制剂研究、中西药联合用药、药学信息收集与评价、中药临床试验中的指导作用。

Author's address:Luoyang Orthopedics-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and Institute of Henan Province, No.82, Qiming South Road, Luoyang, 471002, Henan Province, PRC

①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471002 洛阳市启明南路82号

作为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在药学领域的延伸,循证药学(Evidence-Based Pharmacy,EBP)沿袭了循证医学的精髓,其核心思想是药师在药学实践过程中,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最佳证据,与临床技能和经验相结合,结合患者意愿,提供符合患者需求的药学服务过程[1]。循证药学作为一种能有效提高临床用药水平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很强的方法,已在药学领域以及中药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发挥出重大的指导作用。2007年于北京召开的第67届世界药学大会主题为“循证药学与药品优化使用”[2],可见循证药学在临床药物治疗工作中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普遍的认可。文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循证药学目前已在药物有效性、用药安全性、药物信息收集、理论探讨、药物经济学、药物再评价、新药准入、药房管理等研究方向得到了运用[3]。

循证药学遵循证据的理念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化学药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对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研究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临床中药使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对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看出,安全有效地临床用药是循证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共同的研究目标。循证药学为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学基础。现结合我院实际,探讨循证药学在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1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临床中药学发展概况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是在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平乐郭氏正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生产、文化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平乐郭氏正骨”品牌入选“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并获得“中华老字号”的荣誉称号。药物疗法是中医正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转化医学、将传统中医与现代骨科学相结合、突出骨科临床特色的重要载体。自1956年建院以来,历经几代人的长期实践和提高,大量临床疗效确切的组方用药被发掘和总结,形成了一大批以祖传方、经验方、协定方为主体的医院制剂品种,其中三个品种获得国家新药临床批件,拳头产品“筋骨痛消丸”研发成国家注册药品,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是国家临床药品研究基地,为开展药物评价和合理用药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围绕骨伤科临床用药,医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药材及复方制剂质量标准研究、临床药理研究等。另外,医院于2011年、2014年两次顺利通过JCI认证,在“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指引下,我院药学部门不断提升药学服务意识,积极开展用药咨询、用药教育、技术示范等药学信息服务,并通过引入PAS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实现了合理用药的信息化管理[4]。在课题研究和药学服务的双重推动下,我院于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临床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为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2 运用循证药学的必要性

从我院长期的临床中医药研究实践中不难发现以下问题:(1)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而医生对理论的理解、掌握和发挥不尽相同,导致临床辨证、理法、方药各有偏倚,治疗的效果差异较大。这样既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也使不少中药的确切疗效得不到科学的证实。(2)在国家药品政策下,中医药临床试验虽得以大量开展,但真正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结论可靠的临床研究却不多,多数临床试验从前期的试验设计到后期的统计分析都缺乏专业的指导,出现试验样本量不足、疗程不规范、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不准确、诊疗指标不合理、统计分析不恰当等问题,使试验结果的可信度不足,可比性欠缺[5]。(3)中药制剂在上市前的临床试验过程中病例数较少、给药周期不长、受试者年龄范围窄、观察指标有限等,导致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不充分。药物批准上市后随着用药人群增多,药物疗效面对重大考验,可能出现疗效下降甚至发生不良反应的现象。(4)医院药师大部分是药学、中药学专业出身,虽具备一定的药物知识,但对药物的临床经验欠缺,在为医师、护士、患者、家属解答疑惑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知识储备不足,不能完全胜任临床药学工作。

鉴于此,有必要采用更先进的科学标准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及用药的合理性给予更科学的评价。循证药学遵循证据的原则能够使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实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是其指导现代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立足点,符合现代临床中药学发展的需要。

3 循证药学的指导作用

循证药学的理念是以科学、有根据的用药逐步代替传统的主观用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药品使用的盲目性,确保患者用药物治疗的适当性、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循证药学的应用能够帮助药师提高自身素质,进而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对指导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和实践意义重大。

3.1 指导中药临床试验

循证医学的创始人Cochrane对循证医学的贡献体现在其提出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原则,以及将所有相关的RCT联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SR)原则,二者共同构成了循证医学最坚实的基石。前者用来指导和规范临床试验,后者对试验结论进行分析总结。中药临床试验要想获得科学的研究结论,不仅需要贯彻执行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而且需要循证药学原则的制约,确保药物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根据循证药学原则,中药的临床试验设计应随机、对照、盲法、重复,在此条件下开展的临床试验研究对于结论的真实性、科学性无疑是巨大的支撑,将使中药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建立在深厚牢固的基础之上,使结论更有说服力。以我院的“膝悦颗粒”为例,其处方是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郭维淮先生的经验方,由11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活血、通利关节、化湿消肿之功效,用于膝关节滑膜炎所致的膝关节肿胀、疼痛、功能受限等症。在前期充分的制备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药效学研究、急性毒性实验、长期毒性实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该组方于2009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物临床研究批件(批件号:2009L01191)。在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设计时,即引入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原则,确保试验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目前该项目已完成Ⅰ、Ⅱ、Ⅲ期临床试验,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3.2 指导中药制剂研究

中成药成分复杂、物质基础不明确,给其质量检测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现行中成药质量标准多数还处在经验检查和常规检查水平,检测手段和指标落后。在如今经济效益至上的中药材市场背景下,药材重金属超标、有机溶剂残留、发霉变质等不良因素加剧了药物隐患[6]。为了保障患者用药,急需对中成药质量标准进行提升性再评价,增加用现代科技方法和手段进行检测的内容,逐渐完善药品标准,提升药品质量的可控性。另外,随着医药技术的进步,一些传统的药物剂型(汤、丸、散、丹、膏)也渐渐不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剂型改革也是摆在中医药工作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按照循证药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系统的文献资料分析,对药品中各药味产地、加工、有效成分、添加剂成分等诸多因素进行广泛、多中心研究,对药物剂型改革进行论证、试验,最终提高药物质量和服用便利性。

我院在中医骨伤内治、外治用药领域都有自己的产品,内治用药领域的拳头产品是筋骨痛消丸,外治用药领域的拳头产品是活血接骨止痛膏。筋骨痛消丸由于丸剂含水量大、易引起霉变,卫生学难以达到要求,且制备过程复杂、工序多、耗时长[7]。考虑到生产和应用实际,我院对其进行了剂型改革论证,将其制备成颗粒剂,其产业化研究也获得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资金项目的支持,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活血接骨止痛膏是平乐正骨的祖传膏药,属黑膏药系列。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黑膏药仅做了外观性状、重量差异、软化点方面的规定,没有涉及成分检测的项目。为强化药品质量检测,制剂研究人员尝试增加含膏量、含药量、黏贴性、铅离子含量、微生物限度等定量客观指标的测定,确保每批药物都安全、可放心适用。

3.3 指导中西药联合用药

骨伤外科以手术为主,传统药物与化学药的配伍应用非常突出,是骨伤科的用药特色。中西药配伍在药动学和药效学方面都会产生相互作用[8],若配伍不当易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引起疗效降低、增加毒副作用或发生药物不良反应[9],典型的当属中药注射剂和抗菌药物的配伍应用。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有的药物制剂,以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在临床广泛应用[10],但用药风险普遍存在,不良反应屡有发生[11-12],原因除了中药注射剂本身成分复杂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外,还与其他药物配伍,特别是一些抗菌药物进行配伍后稳定性发生变化有关。按循证药学的观点,中西药在进行配伍应用前,应从理化性质、药动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各个层面对其进行充分调研,在严格的循证基础上判断配伍应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我院目前在中药注射剂使用方面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注意不良反应的观察和防范,在抗菌药物应用方面也在循证原则的引导下出台了不少政策[13]。但真正将中药注射剂和抗菌药物配伍应用工作做好基于以下两点:一是硬件措施。我院于2013年引入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系统(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用药方式,实现了对静脉输液的集中配制和供应,减少了配药差错。二是软措施。在静脉药物配制过程中,药师对用药合理性的判断至关重要[14],显然仅仅靠医院出台的配伍禁忌文件制约是不够的,药师在配药之中的用心观察、配药之余的认真学习,才是确保配制安全工作的有力保障。这就要求药师在具体工作中做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循证药学完整的收集、筛选、分析资料和系统评价的方法,开展中西药联用安全性评价研究,指导临床合理配伍用药。

3.4 指导药学信息收集与评价

文献收集、整理、归纳和总结是临床中药学的基础性工作。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中草药在名称、产地、药性、功效、归经和组方应用方面的论述不尽相同,系统、全面的分析、考证和整理研究并不多见。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规定系统的方法以获取原始数据,资料搜集后也没有通过定量方法来综合数据,对不同的研究结论大多凭著者的主观判断来加以选择或摒弃。因此在开展临床中药学文献研究工作中,非常有必要按照循证药学的原理,对传统中医药本草文献中的散在性记述进行系统、全面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以期全面准确地掌握该药物研究的最新动态,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做好临床药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也是临床药师突破自身临床经验不足瓶颈、提升服务价值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对我院来说,平乐郭氏正骨传统用药方法和规律是突出医院特色的巨大知识宝库,挖掘和整理平乐正骨用药规律是正骨人的光荣使命。正骨人不仅对其进行了学术提炼[15],编写了诸如《洛阳正骨传统用药精粹》《中医骨伤药物配对集萃》《中医骨伤常用药物手册》等专著,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用药规律进行验证分析[16],不断完善平乐郭氏正骨传统药物的理论体系,提升理论水平,更深层次地寻求平乐郭氏传统药物的临床价值。除了对本院中医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外,正骨人还对古今中外骨伤、骨病、伤科杂症的临床用药文献进行搜集,探讨中医骨伤用药的发展演变规律,力争从中发现新的研究思路[17],真正做到有所继承和创新。

4 结语

随着人们对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临床医师和药师要从病人的实际需要和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通过不断学习,及时、有效地搜索、归纳自己需要的最新、最佳证据,科学、合理地解决患者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患者满意度,这就是循证药学的精髓所在。从我院中药临床试验、中药制剂研究、中西药联合用药、药学信息搜集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实践可以看出,循证药学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是可行和必要的,能够为我院“创建临床研究型医院”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医院开展循证药学能够增加药师的证据意识、效价意识、合理用药意识、法规意识等[18],进而提高药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

循证药学在指导临床中药学的具体研究工作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中药临床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严格的循证药学方法学前提下证明其确实安全、有效,展示疗效第一,研究机理第二[19]。(2)循证药学对证据的要求是真实、可靠、适用、全面、动态的,要求药师除具备扎实的临床药学理论基础外,还应具备一定的临床流行病学基础和对现代化信息的收集能力,培养缜密的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19]。(3)循证药学的运用落实不仅仅依靠医师和药师的个人努力,更加需要营造一个循证决策的大环境,树立起循证的观念和态度,真正引起医药工作者对循证科学方法的重视,推进中医药研究的现代化进程。

[1] Eisert A, Günther J.Evidence-based pharmacology in community and hospital pharmacies, a vision of the future[J].Arztl Fortbild Qualitatssich,2003,97(5):263-270.

[2] 林振礼,陈严洁.循证药学与药品优化使用2007年第67届世界药学会主题简介[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Z2):76.

[3] 赵建彬,陈菲菲.从文献分析看循证药学的发展现状[J].中国执业药师,2013(7):35-37.

[4] 张虹,杜天信.《JCI标准》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07,18(25):1946-1947.

[5] 李廷谦,毛兵,常静,等.中西医、中医核心杂志临床研究文献评价[J].华西医学,2000,15(3):266-268.

[6] 范又.中药材质量堪忧[N].光明日报,2001-08-01(4A01).

[7] 李倩,刘俊,张婷,等.中药丸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102-104.

[8] 王剑虹,吕金胜.中西药配伍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相互作用[J].医药导报,2005,24(1):78-79.

[9] 林桂凤,刘银燕.中西药配伍禁忌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6(6):1264-1266.

[10] 何广宏,董然.骨科医院中药注射剂用药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9):26-28.

[11] 袁强,王莉,成岚,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4年版)33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2):132-139.

[12]吴嘉瑞,张冰,高鹏.2007-2008年国内期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J].中国执业药师,2009(10):12-15.

[13] 张虹,孟璐.浅谈循证医学在构建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7):71-72.

[1 4] 秦娜,魏立伟.临床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批次决策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2015,19(3):67-68.

[1 5] 郭珈宜,崔宏勋,郭马珑,等.平乐郭氏正骨流派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中医正骨,2015,31(1):71-74.

[16] 马珑.郭维淮经验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

[1 7] 郝军.筋病理论探析[J].中医正骨,2013,29(1):70-73.

[18] 黄韫.循证药学在医院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医药前沿,2012(2):386-387.

[1 9] 朱伟,阮新民,陈可冀.正确认识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中应用的现状[J].中医杂志,2006,56(5):333-335.通信作者

张 虹: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

E-mail:Lyzgzh2008@163.com

The function of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on clinical Chinese pharmacy research

WANG Dandan, ZHANG Hong//Chinese Hospitals.-2016,20(3):68-70

evidence-based pharmacy, clinical Chinese pharmacy, rational drug use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trial, preparation research, drug combination and medicine information of Chinese pharmacy research.By the principle of evidence based, clinical Chinese pharmacy research and practice can be fully improved.A brief introduction of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in Luoyang Orthopedics-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and its functions in guiding preparation research, drug combination and medicine information was discussed.

2013年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基于循证医学理论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考评机制(2013ZY02050);河南省卫生计生委2014年度卫生政策研究课题:循证医学在医院药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YWZY201444)

2015-11-01](责任编辑 鲍文琦)

猜你喜欢
正骨中药学药师
药师“归一”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图说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正骨手法教学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