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订单班模式分析

2016-02-13 22:53钟雪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订单校企岗位

钟雪丽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63)

高职院校订单班模式分析

钟雪丽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63)

订单班模式作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吸引生源及推进自身发展的有效措施,近些年来受到学校的重视。本文在阐述了订单班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订单班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创新性措施,以期能够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发展订单班模式提供一些借鉴。

高职院校;订单班模式;问题;措施

一、高职院校订单班模式内涵分析

高职院校订单班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为了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吸引生源,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相关企业、用人单位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教学,按照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班”模式的宗旨是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工作的实践进行有机性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在实验实训设备、专业技术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互补及资源共享,最终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订单班培养模式要求学校根据企业用人的标准、岗位要求、工作内容等,与用人单位就招生的专业及数量等进行协商,共同制定考核规则对新生进行考核录取。同时,企业与学校还需要共同制定学生的教学计划及实训实习方案。就目前来讲,我国高职院校在合作办学上,一般采用的是“2+1”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学生需要在学校进行2年的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在第三年则会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且逐岗轮换,对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了解熟悉。订单班模式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相关教材进行协商制定,使教学内容既容易被学生理解,又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校企双方需要对教学任务、监督任务及反馈任务等承担,当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训实习时,学校也要派遣相关教师进行负责监督,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学生的实习事宜,对教学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商解决。

二、高职院校订单班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订单班类型分析

订单班模式是目前我国大中专院校应用的一种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全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方针。用人企业会依据自身对人才的需要与相关的高职院校签订培养协议,学校则会根据企业提出的人才需求的数量及标准要求等进行人才的选拔,共同组建“订单班”,进行人才的培养,相关的企业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很少介入,人才的培养工作一般是由高职院校完全负责。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订单班类型主要有岗位需求型、松散设班型、合作培养型三种。岗位需求型是企业根据自身急需的一些岗位人才,委托高职院校组建“订单班”,快速培养能够适应企业急需岗位的员工,在教学内容上,仅仅讲授一些企业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结束后,学生即可进入企业满足岗位需要。松散设班型是高职院校根据企业向自身提出的一些人才培养标准,提供的一些教材及工作工艺流程等,由学校独立进行学生的选拔组班及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而企业则从毕业的学生中选择合格的,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意愿自由选择职业。合作培养型是校企双方共同进行学生的选拔组建订单班,企业与学校会共同协商学生的教学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质量的评价等,同时,企业也会在专业技术、师资力量、科研及培训等诸多方面全面展开与学校的合作,而学生毕业后,则几乎全部在合作企业就业。近些年来,订单班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仍旧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影响着其发展。

(二)高职院校订单班模式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校企合作理念有待进一步融合

在高职院校订单班人才培养过程中,校方与企业方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影响“订单班”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企业来讲,利益是其追求的最高目标,他们往往要求订单班人才培养周期短,尽可能快地使培养的人才成为能够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员工,导致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高职院校,其追求的目标是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以社会的整体需求及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进行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因此,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这就与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影响“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优势的充分发挥。

2.高职院校“订单班”学生培养与就业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订单班”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如果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在“订单班”学生毕业的时候出现经营不善的状况,那么大量“订单班”学生将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同时,“订单班”也会出现大量学生违约的现象,不愿进入待遇相对较低、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如果校方“订单班”合作企业在学生毕业之际出现人员饱和的现象,就难以再与“订单班”学生签订就业劳动合同,也会对学生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这两种状况的发生都使“订单班”开展的目的难以实现。

3.“订单班”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就是“订单班”人才培养是针对企业某个或者某几个岗位,学校依据合作企业的相关要求及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教学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选择,大部分教学内容是合作企业某个岗位或者某几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知识面相对狭窄,大部分学生仅仅能够满足某个或者某几个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对于学生适应多变的市场具有较多的不利之处,影响了其就业后的再择业,降低了学生对社会大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促进高职院校订单班模式发展的一些创新性措施

(一)校企共同策划制定“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要求学校与企业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及有限的时间内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理论性指导,其策划设计及制定至关重要。企业作为录用“订单班”学生的主体、学校作为学生培养的主体,双方应在人才方案设计时进行紧密的联合策划,在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基础宽、系统性优势的同时,利用企业优势,克服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针对性不强、知识更新速度慢等缺陷。要想使“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必须做好最重要的第一步,策划好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双方共同协商策划,充分融合二者各自的优势。学校有效容纳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文化、技术及工艺流程等,及时对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制定出适合高职院校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订单班”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校企双方共同建设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教师大部分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院校教学,尽管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却对产品生产现场缺乏了解,在技能上相对缺乏,而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对于产品生产现场的工艺流程等比较熟悉,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在教育教学上却缺乏技巧性。高职院校“订单班”模式作为校企合作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应该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建设“订单班”教师队伍,充分融合校方在教育教学上的优势及企业方在生产现场的经验。校方可以通过派遣教师进企业培训学习,增强教师的工作经验及专业技能,而企业定期派遣相关的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到高职院校担当一定的教学任务,并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提高高职院校“订单班”教学团队的师资水平,最终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三)校企双方合作实施双向管理并积极推行现场化教学

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对“订单班”学生实施双向管理制度。一方面,由高职院校选派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教师对“订单班”进行专职管理,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企业选派专职管理人员进校对学生实施管理,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渗透给每一位学生,有效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及岗位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按照培养计划,校企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现场化工作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还能将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等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现场化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与知识,还能有效缩短其在岗位上的适应时间,为企业创造价值,值得被积极推广。校企双方合作共同为学生实习实训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向“订单班”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与设施设备等,企业则为学生提供产品与技术等,共同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认证、科技开发、技术服务及新产品新技术展示为一体的实践教学训练基地,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及专业技能水平。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订单班模式作为现代校企合作育人的一种重要途径,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以“订单班”为桥梁,将企业、产业中最新的产品与技术带进校园,有效补充了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学内容,更新了之后的教学内容,同时通过校园向外界展示企业的产品,使校企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利用。总而言之,有效利用“订单班”模式进行高职院校高素质高质量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加强校企合作、融合双方优势、公共策划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教师队伍等诸多方面出发,真正发挥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最终使高职教育与企业产业达到共赢的良好局面。

[1]陈传端.高职院校“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尝试与实践[J].高职专论,2011(3):34-35.

[2]窦凯旋.高职院校“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山东省某高职院校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162.

[3]邓志辉.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89-91.

[4]郭娟.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81-83.

[5]崔晓琳.论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2):28-30.

G718.5

A

1673-0046(2016)11-0006-02

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高职院校特许经营连锁企业订单班机制研究”,课题编号:GDGZ15Z019

猜你喜欢
订单校企岗位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