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训汉语教学中军队文化认知及教学策略浅析

2016-02-15 13:31周宇桢王秋云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3期
关键词:外军军队汉语

◆周 州 周宇桢 王秋云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外训系)

外训汉语教学中军队文化认知及教学策略浅析

◆周 州 周宇桢 王秋云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外训系)

军队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群体的文化,对于丰富对外军事培训(以下简称外训)汉语特色教学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开展好军队文化认知及教学,对于做好外训汉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外训汉语教学中军队文化的认知及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外训汉语教学 军队文化 教学策略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语言学研究的主体是语言本身,教学只注重语言本体。进入六七十年代,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迅速发展,“就语言教语言”模式的严重弊端日益显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外汉语教育学界开始考虑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至今,文化教学尤其是军队文化教学,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训学员的汉语教学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学习地道标准的汉语,了解中国军队文化和生活,开阔自己的视角;另一方面,是学习专业的军事知识,顺利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只有这两方面结合时,外训学员才会感受到培训的价值和培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因此,如何发挥军队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巨大优势和特色,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十分必要。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表明,成功的语言教学往往伴随着成功的文化教学。对于外训学员而言,要深入透彻学习、运用一种语言,也应当同时学习该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

(一)文化与语言的相互联系

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对外汉语界和外语教学界普遍将训练和提高学员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看成是语言教学的基本目的,而忽略了文化的教学内容。实际上,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从内在本质看,语言无论在表达形式还是内在含义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比如,作为中国语言符号的汉字也是我们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是语言教学中不可规避的重要内容。其次,从教学角度看,教授一种语言,同时也在教授一种文化,要想深入理解某一种文化特质,必须要学习这种文化的语言;要想很好的运用一种语言,也必须要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因此,语言与文化互相依托,既不可分又相辅相成。

(二)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现今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不掌握一个国家的语言,很难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不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也不易掌握其语言,例如,在进行汉字教学中讲解汉字文化演变,这十分有助于学员对汉字的识记。另外,在对外汉语教学放在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下,才能更好地培养学员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员跨文化能力。例如,在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开展好中国民俗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等认知与教学,也可以为学员日后进行口语交际打下坚实基础。

二、军队文化的独特性与认知程度

随着文化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地位的不断提升,语言教学本身就是文化教学的观点得到普遍的认可。对于外训学员而言,他们在身份和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更多需要灌输和融入军队文化。

(一)军队文化的独特性

1.军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军队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军队”是条件。“军队文化”包含多种特定文化概念,军队文化主体是军队基层官兵,内容上不具有普遍性,具有特定的思想意识,以文艺和体育为主要载体,方式上主要采取群众性业余活动,目的是为了满足基层官兵自身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官兵士气,提高部队战斗力。军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军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

(1)传播范围不同

军队文化有特定的受众,其传播和使用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军队文化受众主体主要包括基层部队官兵、军事院校学员、科研院所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军队工作人员。传统文化的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不分种族、国籍,范围很广。

(2)包含内容不同

从广义角度来说,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内容包含了军队文化。但由于军事保密性等原因,人民对军事文化了解甚少。一般而言的传统文化主要指传统节日、传统服饰、传统习俗等内容。军队文化则主要包括军队建设、军队文艺、军队精神等内容,这在传统教育中很少涉及。

(二)外训学员对中国军队文化认知

为深入了解在校学习的外军学员对中国军队文化的认知程度,从各个培训阶段的外军学员中随机选取了50名,进行了三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是你对中国军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认知情况;二是你认为对中国军队文化的认知程度会影响到你在军校的学习生活吗;三是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制约了你对中国军队文化的认知。

从调查结果来看,外训学员所了解的中国军队文化大都局限于军队用语、口令口号、军队纪律等表层文化,对于深层次的军队精神、军队意识、军人素养等普遍没有深入的了解。分析后可以得知,外军学员对于加强对中国军队文化认知普遍具有强烈的愿望。但是,当前外军学员对中国军队文化认知程度与学员的认知需求存在矛盾。其中,中外文化差异是最大制约因素,实际上,缺少对中国军队的文化认知,降低了外军学员对中国军队的认同感,进而影响到日常管理的开展和军心士气的凝结,影响教学训练的顺利开展,很大程度制约了外军学员的培训质量。

三、外训汉语教学中军队文化教学策略

1.编修教学适应性较强的对外培训教材

现有汉语课程使用的大多是为普通地方大学留学生所编写的教材,主要内容偏重于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而且仅仅涉及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国情。这与军队生活特点不相适应,也体现不出军校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因此,应该选择或编写与军队文化、军校生活适应的教材,从课本内容、活动安排到作业布置都能与军队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实现汉语教学与军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

2.培养军事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员队伍

作为军事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汉语教学水平,还要具备良好的中国文化功底,更要掌握中国军队文化的基本理论。现有外训汉语教员大多毕业于地方大学,缺乏军队生活和工作阅历,其文化结构、军事素养与对外军事教育存在很大不适应性。因此,在正式上岗之前,有必要对教员进行系统的军队文化教育和相应的军事训练,提高任课教员的军事素养。

3.设置科学合理的军队文化课程体系

在设置军队文化课程时,要以语言技能课为主,军队文化课为辅。根据外军学员语言接受能力,按比例、分阶段开设文化课,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深入探讨如何在传统文化课程中增加军队文化内容。结合外训对外汉语教学现有的初级、中级和高级课程结构,相应开设军队文化专题讲座、选修课以及独立的文化课和军事理论课,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激发学员学习中国军队文化的积极性。

4.开展拓展文化教学的军队文化活动

实践教学法已经证实是现代课堂的有效方式。组织开展军事实践活动,既可以提高学员的军事素养,同时加深学员对军队文化的理解。通过完善课堂教学设计,将汉语课堂与军事训练、参观见学、军事观摩等活动充分融合,在活动中学习,在训练中提高,在感悟中深化理解。

四、结束语

军队文化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如何将军队文化更好的渗透到外训汉语教学中,探索出军队文化认知及教学策略,实现让外训学员在“学语言的同时学文化、学专业的同时学军事”,是日后需要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

[1]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2]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 2010年.

[3]薛强,邓波.中国文化传播对军队院校外训工作的影响.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2,(02).

[4]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所.军队文化工作.国防,2007,(11).

猜你喜欢
外军军队汉语
学汉语
外军军事体育训练“专”化特点及启示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军队的4月1日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增强现实诱导维修在外军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外军飞行训练注重坚持以质量为中心
旧军队的改造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