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测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价值

2016-02-15 17:35蔡胜男丁九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检测

蔡胜男 丁九立



临床检测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价值

蔡胜男 丁九立

【摘要】目的 观察心功能不全患者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价值。方法 选择6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较高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较低者(P<0.05)。结论 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有效诊断、分级心功能不全。

【关键词】心功能不全;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

心功能不全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疾病,是近几年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明确诊断结果对于改善预后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C-反应蛋白水平用于诊断心功能不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本研究选择6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与60例健康体检者,观察心功能不全患者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3.8±2.4)岁;病程:半年~10年,平均病程(3.0±0.6)年;基础疾病:36例冠心病、18例高血压、10例扩张性心肌病;NYHA分级:16例Ⅱ级、33例Ⅲ级、11例Ⅳ级。纽约心脏学会(NYHA) 分级标准:(1)I级:患者日常活动不受影响,可行轻度体力劳动且不会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2)II级:患者日常活动受到轻度影响,但休息时未发现不适感,轻度劳动后可出现乏力、心悸或心绞痛等症状;(3)III级:患者日常活动受到明显影响,患者休息时未发现相关症状;(4)IV级:患者日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休息时仍伴心衰等表现。同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4.0±2.0)岁。排除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者。两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治疗,主要内容有低盐饮食、吸氧及合理训练等方法;同时给予利尿剂、强心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连续治疗2个月。

1.2.2 检测方法 两组均于清晨空腹采集3 ml静脉血,离心后分离取上清液,将其置于-20℃冰箱储存待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专业试剂盒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CRP)。CRP水平标准值:0~8 mg/L。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研究

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13.08±2.67 )mg/dl高于对照组(2.04±0.48)mg/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对比研究

观察组Ⅱ级、Ⅲ级、Ⅳ级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4.94±0.95)mg/dl、(11.20±1.96)mg/dl、(18.55±3.08)mg/dl。提示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CRP则呈升高趋势,三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断变化,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呈升高趋势[4],是目前较为多见的症状,较多出现于心脏病终末时期,是临床中研究的重点和治疗的难点。目前,临床中评价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较多利用NYHA分级标准,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等优点,然而极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无法准确评估患者预后效果,因此在临床中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彩超检查可有效表现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但无法表现神经内分泌等方面。

近年来,有关研究资料报道[5],血流动力学、神经内分泌因子等方面与心功能不全具有重要的关系,且其对疾病发展、预后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血清CRP水平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诊断心功能不全等症状,它属于非特异性高敏反应蛋白,可有效促进细胞吞噬,补体激活等功能,其在正常人体血清中水平较低,然而在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中水平则较高[6]。有关研究资料发现[7],血清CRP可能会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等组织,进而参与了心功能不全的出现及发展过程,最终造成心功能的不断恶化,因此血清CRP可以作为评估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发现,心功能不全患者入院后,体内血清CRP水平较高者,其心功能不全分级标准越高,病情程度越重,提示预后效果较差。有关研究资料报道[8],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衰者往往会存在心肌细胞的凋亡,该凋亡过程常常会促进心肌酶及结构蛋白的形成,同时能够导致细胞坏死,进而引起炎症反应造成血清CRP水平增加,所以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往往伴有心肌细胞凋亡及坏死情况,因此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手段能够防止心功能不全的连续发展与恶化[8]。本研究发现,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较高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高于较低者(P<0.05)。上述结果提示心功能不全病情程度、分级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呈现正相关性。综上所述,心功能不全患者测定血清CRP水平可明显改善诊断准确率,评估病情程度及预后效果,可以将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作为判断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聂凯.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房颤动复律后早期复发的关系[J].药物与人,2014,6(11):63-64.

[2]宋江山.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关系[J].中外医疗,2012,31(18):34,36.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4]李敬.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85-2886.

[5]郭明丽.临床检测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 C-反应蛋自水平[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7):54-55.

[6]韩英,张影,杨柳,等.CysC,CRP 联合检测在诊断心功能不全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432-3433.

[7]郑翔宇,鲁会田,李永伟.高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和B型钠尿肽联合检测对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996-5997.

[8]何慕芝,江亚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脂及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功能关系[J].中国临床医学,2006,13(5):717-718.

作者单位:150036哈尔滨,黑龙江省医院

Clinical Test for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Value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Dysfunction

CAI Shengnan DING Jiuli,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15003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lue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dysfunction.Methods 60 cases with cardiac dysfunctio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hoosed, and 60 cases of healthy subjects (control group), compared C- reactive protein of two groups.Results The C-reactive protein of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observation group (P<0.05), the higher grade of cardiac fun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lower grade (P<0.05).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can be effective in diagnosis and grading of cardiac insufficiency.

[Key words]Cardiac insufficiency,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Detection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7.025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7-0037-02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几何图形”检测题
“角”检测题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肺部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